一 知识青年到农村去
作者:兆平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989

1968年我们最最伟大的领袖、伟大的导师、伟大的统帅、伟大的舵手、我们心中最最敬爱的**,他老人家亲自发动和领导的无产阶级特殊时期,已经进入了决定性的胜利阶段。党内头号最大的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叛徒、内奸、工贼**被永远清除出党,各地方各部门的旧党政机关被砸烂之后,新的革命委员会纷纷成立,终于实现了祖国山河一片红。这时期经常有的单位成立了三结合革命委员会,于是敲锣打鼓放鞭炮的声音震耳欲聋,几乎天天不断,那时候人们真是心情振奋,情绪高昂。为了庆祝革命委员会的诞生,举办各种文艺表演,人们热情地围着看热闹,孩子们欢快地跑动着,真是比节日的气氛还要热烈。

省和市级的革命委员会诞生的时候,除了敲锣打鼓放鞭炮之外还要组织革命群众大游行和进行各种大规模的庆祝活动。去年举行国庆大游行时还要分成两拨,就是对立的两大派革命组织分别自己组织大游行。现在已经实现了大联合,于是在3月6日,吉林省革命委员会就成立了,就举行了更为盛大的庆祝和大游行。

庆祝省和市革命委员会成立的大游行活动,当然是一支大联合的队伍了!游行队伍浩浩荡荡、彩旗飘扬,巨大的横幅标语,口号声此起彼伏,广播车不断地播出震耳欲聋的革命歌曲,时而又带领革命群众高喊口号,激动的革命群众们挥起手臂奋力高呼着:

热烈庆祝吉林省三结合革命委员会成立!

革命委员会好!

热烈欢呼祖国山河一片红!

将无产阶级特殊时期进行到底!

中国**万岁!

**万岁!万万岁!

省和市革命委员会诞生了,为了增加喜庆气氛,用半年时间储备了一些供应食品,准备了较为丰盛的一些副食和水果之类的商品,每人可以领到半斤猪肉票,还有每人多供应一块豆腐,人们都拿着供应票证欢天喜地地去排队卖各类食品。孩子和大人们都可以在晚饭时美美地吃上一顿,饭桌上就会出现稀罕的荤腥食品了。那时候每家都有几个孩子,孩子们会争抢着打起来,大人只好给孩子们每人分一份,大人和孩子们都是喜形于色的样子了。

可是刘丽英的家里还是高兴不起来,刘丽英的父亲重病在身,只有后母的微薄工资养活一家四口,刘丽英还有一个弟弟。那时学校并不正经上课,师生们主要是参加特殊时期的各种活动,刘丽英的父亲在解放前是国民党军官,刘丽英是黑五类子女,各个革命组织对她都是不屑一顾,实质就是排斥她。女孩儿刘丽英经常不去学校,经常在家里照顾父亲、弟弟和作些家务,经常受到后母的训斥,甚至打骂,可怜的女孩儿在身心方面都经受着巨大的压力。

1968年十月**又发出最高指示:

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

**在1955年就已经指出:

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在1968年的报刊上,又将**的这两句话当作最高指示来发表,显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了。根据伟大领袖**的最高指示,全国从中央到地方都是闻风而动、雷厉风行,立即轰轰烈烈地开展了城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

这年刘丽英十六岁刚上高中一年,就立刻投入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对刘丽英来说,脱离了颇为阴暗的家,这也许是件好事,可是父亲没人照顾了,他们父女关系真可说是相依为命。原本只有他们父女一起生活,可是后来父亲娶进了后母,还带来一个小弟弟,刚开始后母对待他们父女都很好,可是随着父亲生病和挣钱越来越少,后母的脾气也就越来越大。少女刘丽英的日子就很难过了,刘丽英失去了一部分父爱,还要受到后母的虐待。那时代人民的生活都很困难,基本生活用品十分短缺,粮食定量供应,人们经常吃不饱饭,女孩儿经常饿着肚子去上学。那时期爸爸是烧锅炉的临时工,爸爸上夜班时要在早晨九点多钟才回家,后母就经常以各种借口,就不给女孩带饭盒了。后来爸爸的病情加重,不能上班了,刘丽英就更是经常饿着肚子去上学,那时刘丽英的同桌是一个男生,这个同桌男生赵玉祥和其他一些同学都发现,刘丽英经常不带午饭,赵玉祥带的饭盒就经常要分给刘丽英吃一些。那时在班里刘丽英显然是个很贫穷的同学,可她是个学习很好的学生,和同学们的关系也不错,她从来就没有和其他同学闹矛盾,甚至有一部分同学很同情刘丽瑛,其中就有她的同桌男生赵玉祥。

在表面上看刘丽英是个柔弱的女孩子,可是这个女孩子的内心是很刚强的,在诸多的困难面前,甚至就是受到后母的打骂,女孩儿也很少哭泣过。女孩儿只会在父亲面前流露真情,女孩儿只有单独和父亲在一起时才会哭泣,女孩看到父亲病得很重,又没有钱去医治,女孩就会伤心地哭泣。父亲是女孩儿的唯一亲人,父亲会安慰女儿,会很关切地和她谈心,劝导她,病重的父亲还能够开导女儿,使得女儿在困难的生活中还能感到一丝温暖和希望。

1968年快到年末的时候,长春市热烈的锣鼓声几乎就是从不间断,长春市各个中学都在热烈欢送学生们上山下乡,刘丽英的父亲忍着病痛,将女儿送上火车。在这个世界上女儿是他的唯一亲人,他心中最宝贵和最担心的就是女儿,他们父女相依为命。可是现在就要分离了,问题是这样一个单纯年幼的少女离开父母,孤身闯世界,哪个父母不会担心?!何况对刘丽英和父亲来说,也许这就是生离死别。女儿在车厢里,看到窗下站台上父亲的脸上尽是泪水,他的悲哀的面孔扭曲着,父亲向女儿深情的招手告别,女儿的心里也是充满悲哀。在当时有许多家长都在偷偷地流泪了,可在当时的场合,孩子们并不完全理解,而少女刘丽英的泪水也是只能流淌在心里。

在震耳欲聋的锣鼓声中,火车启动了,列车快速地向郊外驶去,学生们的心情都很激动,在**思想军宣队的军代表们组织下,学生们手捧红宝书,高声唱起了革命歌曲,一时间革命歌曲声此起彼伏,气氛非常热烈。学生们都是满怀信心,响应**的伟大号召,听党的话,要扎根儿在广阔天地的农村,接收贫下中农的再教育,要在农村大干一番事业,为社会主义革命事业奉献自己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