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串户斗殴
作者:兆平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624

串户斗殴是特殊时期时期知青集体户的专用名词,顾名思义,串户就是知青集体户之间的知青人员往来,可是这种往来多数都是不正常的。比如某个知青干坏事了,他就跑到别的集体户去躲一躲;也有时听说某个集体户杀猪了,别的集体户个别知青跑来蹭顿饭吃;还有就是去泡女知青;甚至就是两个集体户闹矛盾找茬打架斗殴,甚至发展为打群架。总之串户都是一些不务正业的知青所干的事情,后来这些知青多数都成了流氓,成为当时农村的一大祸害。

王高生领着一伙小青年来到刘丽英的集体户来寻衅闹事,刘丽英当着大家的面前说明自己并不爱王高生,而且又说明,赵玉祥就是自己的对象。刘丽英的声明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王高生和赵玉祥的情绪立刻都激动起来了,集体户的小青年们的情绪也都激动起来了,还有看热闹的村民们都开始起哄了,有人叫着说:

“人家不爱你,真是自找没趣!”

“快走吧,别在这里陷眼啦!”

突然有人大吼一声:

“打人怎么办?打人的站出来!”这显然是王高生的人在挑衅。

赵玉祥也站出来大声吼着:

“你说咋办?!”

那个青年人不容分说照着赵玉祥就是一拳,赵玉祥立刻还手,接着两伙人都动起手来,打在一起,一些人站在一边起哄,高声喊打,一场混战就这样爆发了。虽然王高生的人少,可是这几个小伙子来者不善,都有两下子,王高生这伙人并没吃大亏;可刘丽英集体户的有几个小青年也不是善茬,多数小青年们都很喜欢打架,他们人多势众占了上风。过了不一会儿,赵玉祥和王高生,还有几个人脸上就带血了,小队的马书记和几个老农过来拉架,一场武斗终于停息下来。好在当时知青们刚刚开始走邪路,打架也是只用拳头,而且也不会往死里打,受伤者都不很重,一经有人拉架就不打了。王高生那伙人并没有沾着便宜,临走时还悻悻地声称:

“你们等着!过两天就来砸你们集体户!”

在打扫战场时,有人眼尖,把王高生脚下的那封情书捡起来了,大家饶有兴趣地传看了这封情书,之后就将这封情书交到小队马书记手里,马书记看了情书很生气,他说:

“这个知青纠缠人家姑娘、串户打架,他还在读毛著时想人家姑娘,这就是对**的不忠!他还让**保佑他搞对象,这简直就是侮辱**,这就是阶级斗争的新动向!应该受到批判!”

马书记向大队吴书记汇报,说另一伙知青调戏我们小队的一个女知青,已经来到我们小队打群架了,并且声称还要继续来打砸我们小队的集体户,马书记还找到公社军代表说明情况,还将这封情书交到公社的军代表手里。这下子王高生就惹了大祸,这王高生被群专队抓起来,开大会进行批斗,王高生的罪状是:

不好好劳动;

不好好学习毛著;

不好好接受贫下中农在教育;

带头打架斗殴;

调戏女知青,严重干扰女知青的正常劳动和生活;

让**保佑他搞对象,就是侮辱**;

王高生被民兵关押起来,这不仅急坏了王高生的父母,就连刘丽英也很着急,刘丽英觉得王高生受到了很大的伤害,这是由于自己引起的,刘丽英觉得过意不去。正在这时王高生的父母到集体户来找刘丽英,要求刘丽英帮助他们去解救王高生。

王高生父母都是老工人,所以他们敢于出头露面找军代表,他们夫妇和刘丽英一起来到公社,找到军代表,王高生的父母立刻就给军代表跪下了,痛哭流涕地要求饶恕王高生是初犯。接待他们的是一位三十多岁的秦教导员,公社领导和秦教导员对这次知青集体户打群架的事情都很重视,对事件的前后过程都作一番调查和了解。秦教导员仔细地看着刘丽英,心里想,难怪小青年儿们为这个姑娘打群架,我还从没见过长得这么漂亮的姑娘;刘丽英凭着直觉,她觉得这个军代表的目光直勾勾地看着自己,姑娘觉得有些紧张。经过一番谈话之后,秦教导员对刘丽英说:

“刘丽英同志,你是受害者,你说说,提出你的看法和意见吧。”这位秦教导员拉着河南人的腔调。

刘丽英很镇静地说:

“王高生和我是邻居,在过去我们经常见面,在平时王高生表现得很老实。这次打架斗殴事件都是因为一时冲动而起,他这次是初犯,我认为对王高生应该以教育为主,我的意见是从轻处理,让他回集体户参加劳动,继续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秦教导员和王高生的父母,都在心里连连称赞这位姑娘,她不只是有美丽的外表,而且心地善良,特别是她所说的话简洁明了,而且句句在理。这时刘丽英还在继续说:

“王高生在信中祈求**,让**他老人家保佑他搞对象,特别是在学毛著时间想别的事情,这都是很不应该的,应该对他进行批评教育。可是我认为王高生对**还是一片忠心,对**他老人家无比信任和尊重,可以看出他本质上还是信任和热爱**的。总之我认为王高生并没有犯立场上大错误,打架斗殴也是初犯,毕竟是年幼缺乏生活经验,我的意见就请领导对他进行批评教育,从轻处理吧!”

第二天王高生就被释放,回集体户劳动,王高生的父母对刘丽英真是千恩万谢,刘丽英则委托王高生的父母照看自己的父亲,以后两家人果然就相处得很好。

因为父亲病重,刘丽英每月都要回家一次,不到两个月的时间,父亲的病情越加严重,刘丽英就只好在家里护理父亲。这一天下了厚厚的大雪,刘丽英的父亲早晨还好好的,到了下午就昏迷不省人事了。在王高生父母的帮助下,将父亲送到医院,医院立刻就下达病危通知,刘丽英既悲哀又绝望。父亲已经骨瘦如柴,腹部和下肢肿胀,虽然醒来了却是两眼无光,当父亲看到女儿,父亲还是露出了亲切的笑容,女儿拉住了父亲的手,坐在父亲的床前,两眼流泪,悲哀地抽泣着。父亲竟然安详地,也是很用力地说:

“孩子,不要哭泣!爸走了!这对我们父女都是解脱,你一定要好好生活下去!要有勇气生活下去!”

父亲又安详地闭上了眼睛,女儿绝望地放声大哭,……。

可怜的父亲去世了,女孩儿哭得死去活来,痛不欲生,可怜的女孩儿真想牵着父亲的手,一起共赴那冥冥世界,脱离这充满痛苦的现实人生。女孩儿的内心极为痛苦,这个世界对她很不公正,幼小的女孩儿没有得到母亲的疼爱,反而受到后母的虐待。可是女孩懂事之后就更加明白,原来自己天生就要低人一等,自己是黑五类子女。女孩儿很小就学会了逆来顺受、吃苦耐劳,可是自己的命运越发悲苦,眼看着自己唯一的亲人、自己的父亲受到疾病的折磨而亡,女孩儿孤苦伶仃没有其他亲人了,心里的苦闷没有亲人可以述说了。

女孩儿并没有怨天尤人,只是承认自己命苦,幸好现在有赵玉祥的关怀和照顾,在赵玉祥的帮助之下,刘丽英将父亲的遗体火化,将父亲的骨灰寄存在长春东郊的一个公墓里,然后女孩儿锁上家门,她和赵玉祥又回到他们的知青集体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