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七廷议
咸丰住的当地的一家大院子中,他这次倒是没有占领当地的政府机构――县衙。估计是县衙有点破,咸丰害怕辱没了他这个一国之君的身份。
院落实在是有点大,七转八转的李旭跟在引路太监后面转了好几圈。到这时候还享受。怪不得老天让你早死,真是罪有因得活该。这地方真大累死老爷我了,李旭在心里不停的诅咒咸丰。
李旭白天打了一天的仗,下午和晚上又急匆匆的赶了数十里的来到兴隆。一口饭没吃是又累又渴,现在走个烂院子还要绕好几圈,心里肯定十分窝火,骂骂咸丰也是为了发泄发泄。
“大人到了就是这个院子,皇上和众位大臣就在里面开宴呢”太监恭敬的站在一旁伸手朝里面指去。“哦知道了,谢谢”说完李旭就顺着太监所指方向走了进去,他没看到他身后的小太监正一脸感激的看着他的背影。他不知道对于这些生理上有缺陷的人,一句谢谢有时能胜过无数的黄金。
刚走进院门,就听见里面传来的丝竹音乐声,左右的侧门则不停走进主厅端菜的宫女。看着宫女们手上端着的色香味俱全的佳肴,李旭不由得咽了一下口水,自己实在是太饿了。
就在李旭咽口水的时节,站在门口的太监发现了站在院落口的李旭。“步军统领李旭觐见”太监的一声尖细的吼声让李旭清醒过来,也让充满音乐的大厅一下安静了下来。
昂首挺胸、李旭迈步走进大厅。大厅中央的主座上脸色苍白有气无力的咸丰看见走进来的李旭,脸上竟然显现出激动的红润之色。
李旭走到大厅中央用力单膝跪地高声说道:“臣李旭奉命阻击叛军,经过生死鏖战。上呈皇上英明能武,下赖三军将士用命。我军一举歼灭叛军,除了匪首生死不明外,叛军全军五千余人无一人逃脱。”
“好好好不愧是我大清的英武郡王,替朕剿灭了这些心腹大患。”对于李旭带来的消息,咸丰显得很高兴。
“哼,皇上老臣有事要奏”列席中走去一位黑白色头发的老头跪在李旭的前面大声叫道。
“又是一个找茬的,这帮人自己闲着不干事,怎么就好给别人找麻烦”李旭看着这位跪在自己前头的老头,心中不由得腹徘到。老头确实实在找茬,从老头那充满悲痛的声音中就能听得出来。“皇上这次回京安全本来就是由步军统领李旭所负责,沿路的县令也是全体要听从李旭的管辖的。如今皇上在回京路上遇袭,这难道不是李旭应该负责的吗?李旭他没有阻止叛军对皇上的袭击,幸好皇上福大命大,这才化险为夷。但如果皇上惨遭不测,那到时大清该怎么办、大清的基业就有可能毁于一旦啊皇上。所以老臣认为,李旭不但无功反而有罪啊”老头悲痛的语调让大厅的气氛稍稍有点凝重。
该怎么办、凉拌呗直接让同治上去做皇帝不就行了。大清基业哼、南有曾国藩,北有我李旭。大清基业还会有问题,简直是危言耸听吗。李旭在心里很无耻的把自己和曾国藩并列在了一起。
“倭爱卿这里不是朝堂,你和李旭就不必在跪在地上了。来人给倭老爱卿赐座。”咸丰的话让大厅的气氛为之一松。
倭?这世界上尽然有人和倭寇的倭字是一个姓,和倭寇一个姓怪不得不是好东西。恩等等那老家伙不会是倭仁吧,倭姓很少全国都没几个估计就是那老家伙了。李旭还记得自己在高中时学的中国历史中就提到过倭仁这个人,倭仁当时就是一个极其保守的反面的形象出现在了史书上。当时由于倭仁的名字比较奇特,李旭就记住了这个反面大坏人。后来上了大学接触网络时间长了后,找到了其他一些史料,李旭才慢慢了解到。其实倭仁这个人不光只有保守这个缺点,他身上还有许多的闪光点。
倭仁阿乌齐格里氏字艮峰。蒙古正红旗人。是道光九年的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历中允、侍讲、侍读、庶子、侍讲学士、侍读学士。同治帝之师。任副都统、工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也算是资历丰富,一步步的从下层爬到了大清的权力中心。像李旭这样一步登天的人,倭仁一直是很看不过眼的。倭仁为官清廉、刚正不阿,人品也没的说。最尤为称道的是,倭仁是为国家殉难而死的。从子福润,安徽巡抚。光绪年间,外国兵入京师,阖家死焉。算起来也是满门忠烈。
知道了眼前这个老头是倭仁后,李旭到是熄灭了心中怒气。人家是满门的忠烈,说说自己的坏话也是应当的。公生明廉生威,李旭也就没了和老头争执的想法。
接过太监送来的椅子,倭仁也就顺势从地上站了起来坐了上去。今天又不是要和皇帝死磕,没必要扫了皇上的面子,忠诚不等于白痴。看到倭仁坐下了,咸丰很高兴。倭仁以前可是狠狠的进谏过几回,让咸丰很没面子。奈何倭仁行的端走得正、资历又老,所以咸丰也拿倭仁没办法。这次能这么给面子,如何不让咸丰感到高兴?
倭仁坐下了,就剩李旭光溜溜的独自一个人站在大厅中央,好像在接受审判一样。咸丰也感觉到李旭站那有点怪,正准备吩咐太监再取一把椅子时,面对李旭的审判就已经开始了。
“皇上臣有本奏”这次出来的是一位中年男子。“准奏”看了一眼趴在地上的中年人,咸丰想了想还是准了。“臣奏李旭玩忽职守,令皇上生危,置国家安危于不顾。理应处置”中年人倒也够狠的一下子就抬到了国家安危的高度了。“臣附议”“臣附议”还没等咸丰说话,底下就哗啦一阵响。一群官员就从宴席上走了出来跪在后面。李旭一看大惊,心想我没得罪过这么多人啊,怎么今天组团弹劾我。
咸丰看着底下跪成一片的官员倒是没生气。心平气和的说道:“都起来吧,这次叛军来攻李旭失察是为有过,但李旭又力挽狂澜击败叛军是为有功。功过相抵,不赏不罚。”咸丰这句话算是给这件事点下了基调。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皇上的处置,臣心悦诚服”又是一个中年人站出来说话了,不过这次说的不是李旭的坏话。看着站在左面的这位充满风霜和肃杀之气的中年人,李旭心中激动,终于遇见好心人了。
咸丰眼睛眯了一下,显然对眼前这人的出现感到有点突然。刚才那群清流官员对李旭展开攻击,咸丰到没有什么意见。但凡有点低位的重臣,就没有没被攻击过的。这也是清流派能在朝堂上立足的根本。但这位可不同了他可是自己六弟奕?心腹,如果不是战事危机。自己也不会把这人从边疆调到身边使用。这次出逃把他带上,也是为了防止奕?趁自己不在,在京城培养势力。现在他出来为李旭说话,是就事论事呢还是另有目的。李旭被奕?在北京宴请的事他也知道。但咸丰却不会相信一次宴请就能把李旭拉过来,所以咸丰估计景廉就事论事。毕竟都是带过兵的人,文人相轻,武人相惜吗。
就在咸丰打算口头奖励一下景廉时,坐在肃顺下首的怡亲王载垣却突然发话了:“皇上臣也有事要奏”。今天怎么了,让我说句话都不行吗。怎么载垣也要为李旭说话吗?“准奏”
载垣从席位上走了出来:“皇上臣得人举报,步军统领李旭在京城大肆收受贿赂。而且家中藏有一位西洋女子,准备娶为正妻。”“糊涂”载垣话刚一落,肃顺心里就暗叫糟糕。显然景廉的话刺激了载垣,载垣以为李旭已经投靠了恭亲王奕?,现在跳出来就是为了扳倒李旭。唉也不找自己商量一下就胡乱开炮,这不是把李旭推向奕?吗。
肃顺想到了咸丰当然也想到了,咸丰在心中暗骂不已,爱新觉罗家族什么时候多了这么个傻蛋。咸丰本来的意愿是要扶起李旭让他成为独立于朝臣势力和帝胤势力之外,忠于皇室的将领。没想到现在被载垣这么来一下,李旭不可避免的要超奕?那面倾斜过去。
“哼,无凭无据就敢随意污蔑大臣。谁给你的权力。”咸丰口气十分愤怒,主要是被载垣这老小子气的不行。肃顺一看皇上发怒,赶紧上前劝道“请皇上赎罪载垣他也是忠于大清,至于李旭是不是大肆收受贿赂,我看可以派人去调查。”既然已经得罪那就趁势整垮此人。
忠于大清哼、载垣这家伙贪污的比李旭还多。就是李旭收受的贿赂当中也有一些是载垣这家话指示富商送的,就是为了抓住李旭的把柄。咸丰心中把载垣在心中狂骂一顿,然而看在肃顺的面子上也不好再向载垣发火。
咸丰转头看向李旭,见到李旭脸上流淌着几滴冷汗,想了想还是先问问这家伙。如果他连这关都过不去,那就证明自己看错人了“李旭他们所说可是属实?”
擦了一把头上的冷汗,幸好李旭早有准备。预料到会有今天,否则今天还不死翘翘。“启禀圣上,微臣的确收到富商捐赠的银两。但是微臣将大部分银两分给麾下,剩下的也已步军统冷衙门的官方身份存进了山西票号以备不时只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