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三丰正为真武洞年久失修番薯烂了一堆又一堆心痛,听到宋青书主动请缨,更加高兴,当下便道:“青书啊,你真长大了,真武洞是当年我清修之处,如今,更是我派储量基地,俗话说的好,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你愿翻修真武洞,当真是好极。”
宋青书听到太师父支持,心中暗暗叫了一声好,道:“是,太师父,弟子一定竭尽所能,修好番薯,哦不,真武洞。”
张三丰满意的点了点头,道:“好极好极,你去吧。”
宋青书告辞了出来,自下山去找水泥匠石匠,又花了一夜的时间精打细算,利用了二次函数、微积分等等数学知识,算出了修好真武洞所需的最小花费。
当然,宋青书更用心的还是那几大箱子的陈年账本,趁着装修的混乱,将箱子拖进了自己的房间,自此,更是认真细致的翻阅起账簿来。
自从得了这两箱宝贝,宋青书更是废寝忘食,昼夜研究,渐渐的,当年的往事在宋青书的眼前大致有了一个模糊的轮廓。
若不是因为后来小混混张无忌的突然出现改变了宋青书的整个计划,只怕这会儿,宋青书已经成为著名的郭襄与张三丰研究专家了。
但是小混混张无忌的突然出现改变了宋青书的整个计划。
我们知道,张三丰特别想念张无忌。
张无忌之父张翠山是张三丰最为得意的弟子,又在娱乐圈混得如鱼得水,为武当派的发扬光大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后来张翠山与妻子殷素素双双自杀,儿子张无忌也流落江湖,音讯全无,张三丰是以特别想念张无忌。
而在张无忌那边呢,有两个原因使得他特别想念武当山。
第一个原因是毕竟曾经在武当山呆过,好歹也算是个故乡了,又有张三丰宋远桥等长辈在。
第二个原因是明教现在正在走灰道,所以也需要白道的朋友,而武当自然也就成了张无忌结交的首选。
就这么着,毫无征兆的,武林红人张无忌就这么突然的空降武当山了。
当时,宋青书正在后山修番薯洞,为了节约经费,宋青书也亲身参加到了劳动之中,搬砖头拌水泥,搞得灰头土脸。
前山的人声喧哗,并没有引起宋青书多大的兴趣,他只是拿起一把水泥刀,轻轻敲了敲一块砖头。
在宋青书想来,前山的喧哗不过是又有想不开的人找来了,有师叔们在,还轮不到他这个修番薯洞的出去围观。
但是,当喧哗持续了两个小时的时候,宋青书再也呆不住了,手提一把水泥刀,脚穿一双解放鞋,灰头土脸的冲到了前山,就算不能替师叔们料理来敌,好歹也能帮上点什么忙。
为了让帮忙更加有效,宋青书还特地抓了两把水泥装进口袋里,想了想,又伸手操起了一块砖头。
所以,出现在张无忌接风酒宴上的宋青书就变成了这个样子:头戴半个破斗笠,右手提着一把水泥刀,左手操着一块板砖,脚踏一双开了口的解放鞋。
当宋青书火急火燎的冲进来的时候,正在举着酒杯致辞的张无忌吓了一跳,手一抖,将酒洒出了半杯。
这等情况,等在一边的娱乐记者又哪里会放过,当时,至少就有二十多部长枪短炮对准宋青书与张无忌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