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开学以后,我就是高三了,季林真的到南方某城市打工去了。对季林的思念不仅没有影响到我的学习,反倒让我在感到学习枯燥乏味的时候有了学习动力。我不想让他为我担心,我要为他去上一个好大学。填高考志愿的时候,我选择了季林以前就选定的C大,而且最终如愿以偿考了进来。开学那天,季林还专门从南方某城市回来,送我来C大。大学的沉静氛围,大学生脸上那充满朝气的笑容,还有整个校园所散发出的书香气息都让他沉醉,更让他伤心。当我们在C大校园到处闲逛的时候,他一直就没怎么说话。我和他走到从清水湖边出来的那条偏僻小道上的时候,我才又安慰他:
“命运对你不公了,不是你自己不行……这世上没有读过大学的人多的是,并不是一定要上大学才能在世上生活。再说了,我又不是非要嫁给大学生,你是我未来的老公,不管你是大学生,还是什么中学生,小学生,我都要永远和你在一起……”
“宛亦,你真的不再喜欢‘才子’那样的人了吗?”
“什么狗屁‘才子’啊?”我几乎想不起季林说的是谁。“是那位披着羊皮的狼吗?怎么还提起他来?”
“怎么说他是狼呢?”季林也忍不住对我一笑。
“他看起来文弱得像羊,可是他看女生的眼神却像是粗野的狼……”我也跟着他一起笑。“我后来就没给过他好脸色……他的什么诗才、文笔,我根本就看不上了!我觉得自己的水平都比他好……”
“宛亦,我是说,你上大学以后,会遇到各种各样优秀的人。再说,你成了大学生,我们的距离会不会越来越远?”
“那你说,我上了大学,会不会觉得和父亲的距离越来越远呢?他可是连初中都没有念完……”
“可是我们之间和你与父母之间应该不同……”
“放心吧!我们的缘分开始于我们记事时,它也一定会伴随着我们走向坟墓!我们要永远在一起!我大学毕业了,你也从外面回来,我们就在家里结婚。我们还可以在村里享受世外桃源一样的生活。我们一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就算很辛苦,也是最最幸福的事情……”看到季林只是茫然地摇头,我又说:“你不相信我可以为了你去干农活吗?我原本就是农民的女儿,我父亲原本就是一个农民……”
“难道我们还真的可以那样生活下去吗?你也知道我们待在农村不会有什么‘钱途’。我有两个妹妹,还有那疯了的妈妈……我在外面虽然辛苦,有不少辛酸,但也比待在农村好。要是你家那个厂还在多好,我就可以在那里干着……”
“不管我们将来的生活怎么样,只要我们俩是在一起的,我就会满足!我就是想说,即使我们俩将来落魄到只能回老家干农活的地步,我也愿意陪你一起去!”
“嗯,宛亦……”季林眼里似乎充满了希望。“其实你也知道,我最在意的不是自己上没上大学。只要你不嫌弃我‘没文化’,无论我在外面有多苦多累,多孤单,只要我还有你,我就觉得生活很美好,生命值得珍惜……”
“季林,我们的感情要地老天荒,海枯石烂……”我抱着他对着天空说――我几乎是要天地来鉴证我和季林之间的感情了。那时,我向他保证我永远都不会离开他,而且也坚信我一定能对他痴心不改。
初进C大时,我对大学生活一时不能适应,经常感到很迷茫,几乎提不起专业学习方面的兴趣。我常常一个人孤孤单单地走在C大校园里闲逛,每当看到一对对学生情侣在我面前甜蜜欢笑的时候,我就很失落。很多时候都有男生主动来找我搭讪,以一种很露骨的方式向我表白他对我的心思。这种情形起初还让我兴奋,甚至又挑起了我虚荣的满足,可是这种情况多了之后,我就感到乏味,感到自己缺少安全感。
大一下学期,我硬下心来跟父亲要钱买了一台电脑。有一段时间,我迷上了泡论坛。我曾去过国内某著名高校的BBS,就是在那里,我经受了一场意想不到的“精神洗礼”。我对从小到大被灌输的意识形态教条由怀疑,否定,再到痛恨,这个过程就是我所经受的那场精神洗礼的“见证”。从小到大因为要应付考试,我也曾简单地相信我们所学习到的信条就是“真理”,也曾经天真地相信凡是不与我们在书本上所学习的理论相合的就一定是错谬的。(请原谅,岑佳,现在我说的这些东西,可能于你有些晦涩。但是要把我自己的心灵状况讲清楚,我不能不提这些看起来有点难懂的东西。)当有一天,论坛上有人大声疾呼“我们被愚弄了”的时候,我也好奇地静下心来仔细“聆听”他们的声音。结果我发现自己听到的是一种振聋发聩的声音。那个时候,我的心情真是难以形容。当我的理性面对更广阔的历史和现实背景之后,我好像真的感到一种自己被愚弄的“愤怒”,这种“愤怒”好像让我自己觉得受苦,但我却不愿意远离它,因为我不愿意远离这种仿佛可以让我感受非凡的自我价值的精神状态。
我一直都在疑惑自己这种原本不学无术、自我中心的人为什么会对一些与“社会良心”相关的思想产生了浓厚兴趣,并深陷其中,难以自拔,仿佛我的心真在为历史与现实中弱势群体的苦难而痛不欲生一样。或许,我理性和心理上的震撼是真的,但是我却在自己的这种理性认同和心理震撼之上赋予了一层道德意义,结果为我带来了一场真正让我痛不欲生的精神危机。
这场因为理性上变得开阔而有的心理震撼,导致我一段时间不仅忘记了课业,也忘记了季林。对季林的思念原本掏空了我的心,让我走在学校里也是失魂落魄,可是自从我对一些政治、历史和哲学之类的东西产生浓厚兴趣之后,我对“自己作为一个女生还能对这些东西感兴趣”这个事实也感到了浓厚的兴趣――看来,我终究是和别人不一样的,我不仅相貌出众,连内在精神也是超凡脱俗的。当我再回想起高中时代那些看不惯我的女生给我的那个带有侮辱意味的“花瓶”称号,想起那个看起来也有天下情怀的少年“才子”的时候,我终于感到了一种扬眉吐气的快 感――我不仅有你们所艳羡的外貌,还有你们永远都不可能理解,也不可能到达的“精神境界”。
为了让自己对他们的鄙夷来到更理直气壮一些,我开始如饥似渴地钻研起那些被我所关注的“真理”来。有时候我在对专业课感到乏味的时候,也会偷偷在下面看这些书。对待这些书,我很怕自己有一天会留下遍求不得的遗憾,所以只要在现实书店或是网络上能买到的,即使价格不菲,我也终会掏钱买下来。(岑佳,你也知道,我现在寝室也堆积着很多书。恐怕你难以相信,我休学以前在寝室里堆的书是现在的好几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