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仁基带来大量士兵的同时,还带来了秦叔宝和罗士信两员悍将,因为张须陀兵败以后,其余部就在副将贾务本的带领下久投奔了裴仁基。
李密早就听闻两人的大名,顿时喜出望外,甚是厚待。
这样一来就弄得郝效德、王博、孟让等起义将领很是紧张,因为他们和秦叔宝、罗士信之间曾长期是你死我活的对手,张须陀带着二人几乎打遍各路反王,战无不胜,比方说章丘之战张虚脱大败郝、王联军,二人至今仍心有余悸,不免有些心里隔阂和其他想法;但是在李密的掌控之下各方还是相安无事。
李密素来爱才,因为他自己就是人才。
李密任命秦叔宝和新来投奔的程咬金(不久后改名为程知节)为“骠骑”大将。将军中特别挑选的八千骁勇士兵,交与他们四位“骠骑”大将统领,作为自已的侍卫亲队,号称“内军”,足见李密用人不疑,对二人的很是信任和看重。
对于这只亲军的战斗力,李密也非常得意,常说:八千精兵足以抵挡百万敌军。
裴仁基所部均是训练有数的正规军,装备精良,对瓦岗军来说可谓如虎添翼;李密更是信心爆棚,一心要拿下东都。
不过,他并没有强攻,而是“釜底抽薪”。
四月十三日,李密派遣裴仁基、孟让率领二万余人攻取了洛阳东面德回洛仓,这下杨侗彻底急了!
隋朝一共三大粮仓;黎阳仓、回洛仓、洛口仓(兴洛仓),其中回洛仓离东都很近。)
回洛仓是东都的粮仓,没有这里的粮食,东都城内最多敖不过半月,东都官员自然知道其中利害,于是隋军发动了疯狂地反扑。
隋军出城作战,裴仁基等不敌败走 ;李密闻报后亲自率军夺回洛仓,并驻扎于此;隋军只好退回洛阳城内死守。
粮仓是占领了,但短时间内洛阳还是难以攻克,因为东都兵力还有二十余万,而且城内官员在大敌面前摒弃私怨,在段达、元文都的带领下众志成城;守城士兵昼夜不解铠甲,和衣而眠;轮流在城上敲击梆子进行巡逻,完全是一决死战的姿态。
李密受到挫折后,便转攻洛阳附近的偃师、金墉,此二城虽不大,但与洛阳成掎角之势;若攻取便可扫清外围,不想守军极其顽强,未能攻克。
既然不能速战而胜,而回洛仓又无险可守,只好先退兵休整军马,再作打算。
四月十五日,李密在失落中返回洛口城。
洛阳终于迎来了机会!
这几日,洛阳城内已经缺粮,但是布帛堆积如山,已经到了用布绢作打水的绳子,用布烧火作饭的地步。
越王杨侗和段达等人商议后,当机立断决定冒险出兵,运粮进城;为了防止运粮过程中李密突然袭击,段达部署五千士兵驻扎在丰都市,五千兵驻扎在上春门,五千兵驻扎在北邙山,分为九营,首尾相应,驻扎在洛阳到回洛仓的途中,终于一把部分粮草安全的运回到城内。
古时作战,很大程度打的是打粮草和补给,有了这些粮食,杨侗就能死守洛阳,和瓦岗军进行持久战,然后等待隋炀帝的援军。
四月十七,河北起义军房献伯攻陷汝阴,曾经追捕李密,并杀了王季才一家的淮阳太守赵坨以郡投降,李密还是既往不咎,命他带领本部人马。
但是这些利好都不能平息李密的怒火,因为隋军在眼皮底下运回了粮食,城内战斗力又得到了补充,就意味着自己的围困战略失败了,李密怎能不恼怒。、
他不禁在恨自己,为什么不在回洛仓驻守一军,为什么不在周围设置伏兵,为什么自己没想到隋军敢出城取粮,答案只有一个:骄傲自大。
在李密心中从来没有把杨侗、段达、元文都等人作为对手,他们这些人本应该不堪一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