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 盗信
作者:一见双凋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957

第三十二章盗信

屋外的王日斜大吃一惊,没想到隐藏了许久,终于还是被发现。正准备开溜,只听张峰的老婆道:“能有什么事?咱们村一共加起来也没几个活人了,就算是活着的,也是饿的不能动弹的。肯定是刮大风刮下来什么东西。下那么大雨,别出去了,小心冻得感冒了。”

张峰应了一声什么话,王日斜没有听清,再继续偷听人家谈话,明显是不可能的了。只好蹑手蹑脚的退了出来,还好一直注意,没有再次惊动张峰两口子。

出了院门,王日斜撒丫子就跑。八十老娘倒绷孩儿,多少大风大浪都挺过来了,别在阴沟里翻船。一直跑到王家老宅,开门进屋之后,王日斜才长长地松了一口气。雨水和汗水夹杂,王日斜胡乱抹了一把,一头扎在炕上。这里曾经是幼年王日斜与母亲居住的屋子,跑进来之后他才发现。原来潜意识里,他对这间屋子还是充满留恋的。

师傅改过名字,曾经就是自己的族人之中犯下了杀父弑母大罪的叛逆,师弟张思朝,是张峰的孙子,也是张峰派进来的“卧底”。张峰这么做有什么目的?师傅手里有什么是张峰志在必得的东西?难道是看中了师傅多年来积攒下的财产?看张峰的反应,又实在是不像。那师傅手里还有什么?脑中灵光一闪,王日斜记起了前几日回村时张峰讲过的故事。师傅逃出王家村之前,躲藏在家族祠堂里。张峰称之为“宗庙”是不准确的,也是他没什么文化的体现。就在祠堂里,师傅顺手盗走了供奉在那里的家族至宝。这件至宝究竟是什么,王日斜也说不清楚。不过这件事除了王氏家族当年的几个老人之外,只有张峰知道这件事。家族里的长辈们自然是信奉“家丑不可外扬”的,连对家族里的晚辈都闭口不言,只是说“一把火烧了个精光”。至于王日斜这一辈儿,知道这件事的都很少。

王日斜把头枕在右臂上之上。这几日发生的所有事情,看似杂乱无章,但隐约之中似乎有一条线把它们一点一点的串联起来。这条线究竟是什么?王日斜一时还想不明白。但是他心底确切的知道,一定是这个样子。已经有一些疑问,比如说自己买粮食时遇到的一些怀疑,偶然之间已经得到了解答。虽然因此引来许多新的问题,但是任何一件事情都是在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渐露端倪的。

张峰的话到底有几分可信?师傅是否真的如他所说的那般不堪?张峰早就知道,全鹤翔就是王鹤翔,而且有张思朝这个师弟在替他打探消息,这么说来,自己作为张思朝的师兄,张峰一定是早就知道自己的身份了。啊!王日斜脑海中突然记起前几日回到家乡的时候,张峰给自己讲的有关王鹤翔的故事,现在回想起来张峰应该是有意为之,不过张峰这么做,到底还有什么目的呢?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而现实的情况是,这个知己知彼的是张峰,而张峰和张思朝的的具体情况,王日斜搜索记忆之中,竟然几乎是一片空白!莫不是这几年平淡的生活,让自己如同村口那块巨石一样,变得圆滑而毫无棱角?不行,不能这样。长此以往,岂不沉沦?

张峰说“米面粮食”是孙子“用性命换来的”,那这样说来,张思朝怕是已经凶多吉少了。不过这样的话,自己也不是全然没有优势。至少在今后的日子里,王日斜要把主动权牢牢地抓在自己手里。现在最要紧的,就是把那封张思朝寄回来的信盗取出来,才能掌握更为详尽的资料。

雨已经停了。王日斜贪婪的呼吸了一口新鲜的空气。于是王日斜飘然起身,正大光明的找到张峰。告诉他自己运了一些粮食来,就放在王家老宅内。虽然不多,但也是一份心意,希望张峰作为村长,能给大伙分发一下,好歹能多挺些日子。张峰对王日斜的到来深感意外,没想到他还真的践行了自己的诺言。于是也不疑有他,欣然答应。于是张峰与妻子走家串户,告诉仍然幸存的十几户人家。村里的大喇叭广播早在一年前就坏掉了,至今未见修缮。唯有这样现时分派,王日斜才不会担心又被张峰私吞截留。

王日斜在老宅里等了不多时候,就陆续有人拿着盆盆罐罐来领粮食了。看着曾经的父老乡亲一个个面黄肌瘦,走路摇摇晃晃,临风欲倒的状态,王日斜有些哽咽。还好除了粮食,细心地王日斜也带了不少盐巴回来。

王日斜站在一个高台之上,道:“这一次我回来,能带来的东西真的不多,只能是略表心意。希望能让大伙多挺些日子。上面来的调查组已经到了梅市,大概很快就能到咱们王家村来。现在大伙由村长主持分发一下,我去村南的小河边走走,毕竟很多年没有回来了。”

村里人依稀还记得王日斜的模样,见有东西可吃,使尽了剩余的力气轰然叫好,村里的人现实得很,对即将到来的调查组并不抱有太大的希望。只是眼前便有粮食可供分配,在村民的心目中,王日斜的形象几乎高大无比,隐隐有追平开国大帝的趋势。于是十斤八斤的分派起来。王日斜径直来到张峰家。农村的围墙比不得城里的高楼大厦,王日斜连助跑也没有用,稍一提气纵身,便跃上墙头。四下打量,突然听到一阵咯吱吱的声音,一阵风吹过,大门洞开。王日斜功夫虽然不错,但还是粗心大意了一些,只顾得家里没人,就能翻墙而入,殊不知人家大门并没有上锁,简直是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闲话少叙。王日斜施施然进了屋子,从里间屋的炕席底下,轻而易举的就找的了那封信。信封之上,是一行漂亮的蝇头小楷,王日斜认出是老五张思朝的笔迹。写的是,张峰(爷爷启)。就是它了。王日斜迅速的把这封信揣进怀里,原路返回。

村南的小河边是幼时王日斜的天堂,捕鱼抓泥鳅的事,是儿时一种不可多得的乐趣。抓累了,就在河边的树荫下歇一歇,凉爽异常。王日斜此时看着有些干枯见底的河床和河边近乎枯死的柳树,一时间默然无语。

如果这场席卷整个梅市,造成无数老百姓流离失所,命丧黄泉的瘟疫真的是人为的话,不论那个人是谁,王日斜心中暗自发誓,一定会让他或者他们今后活的提心吊胆,一辈子不得安生。就算那个人真的是师傅全鹤翔也不行。

王日斜虽然不是悲天悯人的侠之大者,这几日来接触的一些人和事却让他屡屡感到揪心似地疼痛。希望今天得到的这封信,能给我带来更多有用的信息,王日斜心中暗自祈祷。

于是从怀里仔细的取出这封本来是张思朝寄给张峰的信件,慢慢的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