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水晶雕刻业
作者:剑之晶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653

水晶行业前景如此不明,水晶节的停办也在情理之中,一九九三年的第三届水晶节没有如往常一样被提到县委的议程上来。廖志开的水晶城门可罗雀,他整日唉声叹气,贺芹的水晶发展大计成了笑柄,她表面上坚强如初,内心里也对自己开始了怀疑。

正当愁云惨雾目渐弥漫之时,一个叫霍如春的水晶商贩通过自救式的水晶雕刻件行动挽救了自己也挽救了整个水晶行业。

水晶的大气候不好,商贩的小生意自然不好做。霍如春经营水晶生意近十年。之前水晶行业虽然发展缓慢,但由于政府没有刻意宣传,从事得人较少,因此霍如春尽管发不了大财,还是能保持一日三餐不愁。后来政府大力推广水晶,懂行的不懂行的,全约好式地往水晶行业猛扎。这里面鱼龙混杂,有的人诚信经营,有的人则坑蒙拐骗,一时间泥沙俱下,让政府好不容易喊出的口号“晶都水晶甲天下”成了“假天下”。后来的从事人员游击队式的,一击不中,赶快化整为零变为老行当,或种地或上班,继续生存。先前的从事人员如霍如春,则是雇佣军,除了经营水晶别的什么也不会。面对日期渐惨淡的经营状况,霍如春干脆收了摊位,回家闭门苦思。思则变,变则通,机会就这么来了。

霍如春带上几块水晶原石,骑了半天自行车来到晶都南部的沭阳县乌有镇,他要做些水晶雕刻件,以提高水晶的文化艺术含量。乌有镇盛产石材,当地碑刻堪称一绝,从事人员已从政府延伸到民间,制作工具也从传统的锤头、钢錾发展为机床、小型电动工具。如春找到一家碑刻加工厂说明来意,厂长一口回绝,理由是水晶珍贵若有损坏赔偿不起,另外水晶硬度高、脆性大,稍有一慎就分崩离析,自己也不想坏了东西折了自己的名头。如春怎么不知道水晶这些品性。他对厂长说,水晶真要损坏他无怨无悔,制作时可如切割水晶眼镜那样,刚錾边旋转边浇水降温。坊主坚辞不允。如春见没法说动厂长,只得告辞退出。如此找了几家,直到一家新开的碑刻小作坊为了开张,才接下他的活。

作坊只是街尾的一间小平房,正中摆放着一张斑驳的桌子,桌子上摆放着一只陈旧的小电动机,电动机一头装着螺旋状的钢錾,整体看起来和钻墙打孔的电钻没有什么分别。坊主年约二十,刚从碑刻老师傅那学成自立门户,他剃着坚硬如刺的平头,嘴角上的绒毛还没有完全退去。

年轻坊主将一小块水晶石固定在桌子上,起动电动机,“嗡――嗡”地向水晶靠近。如春端着一碗水,稍微倾斜着往水晶上浇流,以期降温。“嚓――嚓”连响过后,除了四下而溅的水珠,水晶毫发无损。坊主有些慌乱,他看了一眼如春,将马力将大,“嗡嗡”地往水晶顶去,只听夸差一声,水晶散成几瓣,有数块细小的水晶裂边嘣射到脸上,幸亏两人带着防护镜,要不然保护眼睛的水晶倒成了伤害眼睛的罪魁祸首。

坊主惊慌地看着如春,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如春微笑着说,没事,水晶有的是。说着他从又随身带的背包里摸出一块水晶原石。如此一周过后,坊主将电动机换小,钢錾变细,雕刻出一只稍显粗糙的水晶烟缸。烟缸并非四平八稳,大小近一个巴掌,围着中间椭圆形的小烟膛,周边缸槽厚薄不均、高低不平。在缸槽最高边沿,槽厚近两指处,浮雕着一只翘首待春栩栩如生的梅花。

如春带着这只烟缸返回晶都水晶城,第三天高价卖了出去。除去所损水晶、打磨花费及吃喝等必需费用,如春一不到两周的时间就赚了三千元。这在当时工人人均工资三百,且有大批人员被迫停薪留职、厂内待业的情况下,无疑是笔巨大的财富。如春往返几次沭阳后,就将年轻的坊主请到晶都,帮他租了房子,在晶都开始水晶的雕刻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