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九、知青李建国
作者:7天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882

戴斌回忆起当代课教师的日子,自然想起了李建国,这个他一生都无法忘记的人,某种意义上来说,他教化了戴斌,为戴斌打开一扇权力的窗户,虽然,他只比戴斌大四岁,只不过是一个下放知青。

大队一共来了六个下放知青,四男两女,都被大队安排在村里小学里住着,其它人的名字戴斌都记不起来了,只记得李建国。

知青刚开始下放的时候,还是很守规矩的,但是时间一长和农村里的人熟了,在城市里惯下的毛病也就出来了,吃不得苦,年青人嘴还馋,经常会发现附近生产队种的东西和村民家的鸡不见了,多半是进了他们的肚里,村上人一开始还不好意思怀疑他们,时间一长,东西少了就上他们这里找,多半能发现点痕迹,但是后来知青们也学乖了,鸡毛、骨头都能在晚上埋出两里地远,让人拿着没辙。还有一些臭讲究的毛病,女知青每天都擦着雪花膏,男知青的球鞋用鞋粉擦得雪白,漂亮倒是漂亮,但是不是农村人能学的,农村的孩子闺女最后都是要下地插秧的。大队书记先是指望着让这些知青顶替着代课,但时间一长,听了村民反映,怕这些知青教坏了自家的孩子,也为了响应知青接受劳动教育的号召,都让他们下地劳动,这才有了戴斌来当代课教师的缘由。\本章节贞操手打 shouda8.coM\

李建国是知青小组的组长,十几岁的戴斌刚到学校第一天,李建国就找上门来,很有范儿的伸出手找戴斌握手,然后介绍了自己的身份。戴斌这个没见过世面的农村青年顿时被这个城里的小伙儿的气质折服了,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戴斌观察着李建国如领导一般安排着另外几个知青干这干哪,不禁对李建国充满了崇拜,于是戴斌有事没事的就去找李建国聊天。

李建国出身本省一个市里的小干部家庭,是家里的长子,对官场和权力的领悟因为家庭的关系要比其他几个来自于一般家庭的知青要高许多,下放之后很快就和公社里分管知青的领导以及大队书记搞好了关系,顺利的当上了知青小组的组长。李建国对各种关系的处理也十分擅长,几个知青也十分信服他,包括偷鸡打牙祭的事情都由他一手策划,而他总是在村民找上门来时以一副知青领导的面孔做最后的调停者,提出用肥皂什么的来赔偿村民,不至于让事情闹到大队乃至公社里去。

有些年头之后,戴斌才明白,李建国一开始并不是认为自己是有和他交朋友的资格的,而是在当时的环境下,李建国需要戴斌这个朋友,因为年轻的李建国深谙官场的一套,刻意保持着与其他知青的距离,而学校另外两个只有高小文化的教师除了对工分感兴趣之外就是想着法儿把家里娃儿的肚子弄饱,也没闲工夫和李建国扯淡。人是需要和别人交流的,特别是戴斌这样白纸一般的青年摆在李建国面面,恰好满足了李建国这种需要,而戴斌那种农村青年的谦虚和对他小小的崇拜恰好的满足了他的虚荣心。

1977年初秋的那个下午,22岁的李建国和18岁的戴斌两个人坐在小学校后面的小山上,看着遮掩在绿荫里的村庄,李建国又像是自言自语,又向是对戴斌说:“我一定要离开这里”。戴斌看了看李建国不知所云。

这个时候的李建国在知青里面已经没有以前的地位了,他的父亲在*中始终摇摆不定,到了打到四人帮的时候,最后落个两面不是人,已经没有能力把李建国通过当兵或者招工从农村里弄回去,反而倒是其他知青中,有两个知青通过别的途径回了城,一个知青当了兵,这对李建国是一个严重的打击,剩下的几个知青也都在各想各的办法,或者就是昏昏度日,谁也理不上李建国这个小组长了。1977年恢复高考的消息悄悄的通过各种渠道传来了,李建国的父亲能为儿子做的就是高价买了一套复习资料寄给儿子,让他通过高考这个方法离开农村,李建国看了父亲寄来的学习资料和信,一个人默默的来到了学校后面的小山上,而恰巧这个时候戴斌想去找李建国玩,也就找到小山上来了。

李建国明白父亲的苦心和难处,他是不甘于现在环境的一个人,经过短暂的思考,他决定要认真进行复习,争取冬季在高考中一次通过,看着眼前这农村,他觉得自己一刻也呆不下去,有感而发的说出一定要离开这里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