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起去洗澡,啊~好舒服“噜啦噜啦噜啦咧我爱洗澡皮肤好好”当然这种歌只能在心里唱了。看见旁边一个小胖子,被爸爸带来洗澡。用娇滴滴声音说:“不要啦……讨厌……你弄疼我了……烦人……恩~……你要整死呀?~~你这叫轻轻的吗?啊~轻点。……”听着声音小女孩跟男友撒娇。看着这个小胖子,实在看不什么可爱,从他的体型就能看出来,他食欲旺盛,贪得无厌,好吃懒做,不怎么运动,还长着一张实在不怎么吸引人的脸。真是……在心里感叹着,上帝真是公平啊,人无论美丑善恶,这辈子都有撒娇耍横的机会。当然,长大后只有有这权利。丑女撒娇娇蛮横,蛮横是可爱。我愉快地洗澡被打扰,而且吵吵嚷嚷了一个早上,真是讨厌的小胖子。但忽然想起来,自己小时候也不愿意洗澡,反复跟爸爸据理力争,“我自己洗,大人劲大,小孩劲小,你觉得你没使劲,我已经都很疼了”甚至自己小时候也算个小胖子,自己肯定比这家伙更能吃,更好逸恶劳。那我是不是该讨厌自己?小时候觉得自己说的挺有道理的,怎么现在却讨厌起那个孩子了呢?看来我站在不同角度,思考问题不一样。我免不了思考时受所处角度的局限,不够客观,有失偏颇。这是一个喜欢想事的人不希望看到的。记得小时候,觉得大人总欺负小孩,欺骗小孩,命令小孩。小孩没有权利,没有自由。当时立誓要为小孩的自由和平等奋斗终生,争取小孩的权利。当时也考虑过,我将来长大了,会不会把现在的志向给忘了。就给将来的自己写了下了:“你若是忘记了今天的誓言,你就是出卖了你自己。”但等到我长大后偶尔翻日记看到这段话的时候,我已经是经过了青春期,争取到了自己的权利。我对小时候的志向丝毫没有兴趣,儿童的权利即便争取到了?和我有关系吗?费那么大劲争取别人的权利干嘛?估计人人都有这样的想法,所以现在小孩们还是没有争取到自己的权利。而且,现在我也像小时候讨厌的大人们那样,认为小孩子思考能力弱,应该受到大人的监管和教育。但是小时候从来没有这样觉得过,我6岁的时候的事情我还能清晰地记着,大人们的烦恼,我都能思考明白。我还记得我老爷生病了,脑血栓,一家子人都很上火,我当时就跟我妈说,既然是脑袋血管堵塞了,那找到溶解堵塞的药物不就可以了,事实上道理就这么简单,医生们和科学家也就是这样么做的。但是我妈却说:“懂什么?大人的事小孩少掺合。”后来老爷(为什么老是我老爷——说别人都不合适)瘫痪了,卧床时间长,容易得褥疮。我妈兄弟姐妹几个愁眉苦脸,我有没忍住嘴,插嘴了“做一个能转动的床,老爷就可以自己翻身。”“去上一边玩去,净扯淡,你能想到的事,大人还想不到吗?”最后老爷因为褥疮去世了。我说的那套可能100块就能做出来的装置,却因为是我小孩子,只能是想想。直到前一段时间去医院,才发现已经有这样的设备了。小时候,我有自己的女友,说要将来娶她。我们小伙伴内部有自己的等级关系,老大说话,绝对好使。小时候也会面临和现在类似的烦恼,长得不够高,学习/工作成绩不好,钱不够花,地位不高,别人拿冷眼瞧我。长得不够漂亮,有个我很喜欢的小女孩不喜欢我……小孩的思考能力往往超乎大人想象,我甚至在学象棋后,连赢一些大人,看着他们愤怒地满脸通红地脸,考虑下自己的身高和他们的身高,估计了一下战斗力,我只好故意输上几局平息他们的怒火。(当然,还是下不过的人多,可能就能下过那个几个臭棋篓子,太久了记不清了。)但是,现在我作为一个青年(某些同龄人已经做了孩子的爹了),看着那些留着大鼻涕的小孩,怎么看都感觉他们傻乎乎的,“小妹妹,让叔叔亲一口吧,叔叔给你买棒棒糖吃。”“好”仰起脸让我亲了亲,“叔叔我想再要一根”说完把裙子掀了起来……晕“小妹妹,小屁股不能随便让人看,以后记住了哦。……”“那你为什么眼睛还在看?”……就是这样,感觉小孩子很傻很好骗。站在不同的立场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人总是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价值标准。一个人,为了方便说明叫“楚门”。他小时候很讨厌被管着,贪玩,不爱学习,长到一定年龄觉得自己够大了,应该能享有大人的权利,就开始向父母要求自己的合法权益,被父母说叛逆。穿有个性的衣服,拍出年轻的自己。再大一点之后,有了一定的地位,回头一瞅,这帮傻孩子。奇装异服,还玩自拍?!“脑残”“90后”。上班后,在公司受着“老不死”的管,进入到下一个循环,一番拼杀后,自己也老了,回头看那帮年轻人,“年轻轻地一点都不懂事,不知道尊重长辈。”结婚后,看别人生孩子很可爱,互相讨论,“咱俩是不是也该要一个?”十月怀胎,生了孩子。母亲开始后悔了,生孩子真痛苦。但是好在,确立我在家中的地位,稳定了家庭。两年轻人,守着时不时啼哭的孩子,望着堆积如山的尿布,痛苦不已,有些后悔要孩子了。但是看着孩子可爱的笑脸(孩子为什么笑?其实baby不想笑,笑只是为了让自己看起来更可爱,6岁前的记忆一般人都忘记了,有些特殊的人还能回忆起那段本该空白的回忆,发现满是对死亡的恐惧,和对生命奋斗,努力去笑,努力多吃东西,争抢食物……)看着孩子的可爱,心里略微感到平衡,自己没白挨累。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反复强调要“听话,做个乖宝宝”楚门前不久还是孩子,还在讨厌大人强加的约束,甚至想着,等我长大了,我一定像你们(他的父母)管我一样管着你们。但是现在,却出现了选择性失忆,“你要听话!”甚至在外面受了气,回到家里看孩子怎么看怎么讨厌,根据受教育程度和修养不同,分别选择以下几种对待孩子的方式,1,努力克制心中的怨气,顶多不给好脸色,不给孩子弄好东西吃,你煮包快餐面吧(快餐面?给孩子简直是犯罪。大人吃快餐面对身体都会有伤害)2,骂几句,然后发现找不着骂的词了,“学习去!”事后一想,我今天火气怎么这么大。过去跟孩子道歉,还不好意思开口,怕伤害自己做家长的威严,就说“我这也是为你好。”孩子在想,“我也想为你好好!”孩子继续想了想,想明白了父母今天是怎么了,原因不过是:领导安排在节假日值班了,扣工资了,看别人赚钱了,别人孩子长个了,别人家里装修得好……。3,“孩子,你要努力啊,你看人家老张的孩子……你要向人家学习,你看老王家的孩子,……人家咋就那么争气呢,你看老李家的孩子……老李还不如我呢,你看老赵家的孩子……长得真好看,你要向她学习啊(好看怎么学习?要说长相是父母给的,又得挨批评,因为妈妈们大多喜欢听“世上只有懒女人,没有丑女人”孩子要说美貌天生论,后果不堪设想……)4,孩子你要争气啊,不要丢了爸爸妈妈的脸。你看看你爸妈,我俩小时候……长篇累牍地说一大堆,鸡毛蒜皮的小事也拿出来说,比如一次平时小测验中考了班级第十,班上总共19个人……比如某某次被老师表扬了,可能老师根本就没记。……父母说:“我小时候可听话了,门门功课都是第一名。”其实那时候闹文革,根本不上课,天天拣粪球,哪来的第一?第一也是粪球拣得多……孩子表面上听得呆若木鸡,其实肚子里早笑得翻江倒海,父母强迫孩子听自己吹牛,吹得很爽。5,“你居然在外边和别人打架?还给人家孩子打坏了?好小子看我不收拾你。(太棒了,这才是我养的儿子)6,有些有暴力倾向的人的方法就比较文明,什么也不说,直接上手:“让你赢老子的钱,让你比我能喝,让你赚的比我多,让你长的比我帅,让你偷我老婆……”打完了孩子,心中这个舒爽,到外面接着受气去。孩子对他们来说太重要了,没孩子谁来缓解压力呢。……总之,诸如此类,到楚门再大一点,他的孩子早恋了(我个人认为能恋爱就说明不早了),他就教育说:“男人要负责人,不能确定将来结婚就不要追。养不起女人就不要追,……”全然忘记了自己年轻的时候也是风流过的,而且结婚了也不是没风流。哪个男孩追女生之前确定自己完全爱这个女孩?能确定的话,说明这人肤浅;不能确定却追女孩子,又是不负责任,成了坏人。这样教育后,孩子要是够聪明不信还好;要是偏偏信了,那他在追女孩的问题上,永远有个心结。因为那套逻辑是个死胡同,不存在任何允许追女生的条件。直到某一天,那孩子被自己的生理**折磨地受不了了,昧着良心追女生。在享受鱼水之欢的同时,他心里还在暗骂自己真畜生,没道德……楚门又长大了一些,他的孩子也开始征求自己的权利,“能给我钱让我自己买衣服吗?(同学都说你买的衣服土)”“我能自己选发型吗?(我不想留着西瓜太郎的头型)”……诸如此类的要求。楚门气哼哼地想,这还反了不成?你是我生的,你就是我的,你得听我的!我的品味历来都是最好的(品味这东西,很主观,只能说品味大众不大众,没有好不好)但是孩子不断地提这样的要求,甚至骂他他还敢顶嘴。楚门愤怒了,“你这个反教的死孩子。太逆反了。”于是有了“叛逆期”这回事。楚门全然忘记了,自己争取自己权利的斗争,就在昨天。甚至看见孩子闹独立的事情越来越严重,开始运用“棍棒出孝子”这条原则教育孩子。最后孩子还是长大了,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有了自己的关于人生世界的看法。楚门一看,事有不能为,干脆让着孩子,别让孩子生自己气。楚门越来越老,还指望着孩子将来给自己养老。等到楚门渐渐老去,孩子有了自己的生活,楚门渐渐觉得人生的寂寞,养一只小狗陪伴自己。以前楚门很讨厌狗的,因为满大街都是狗安全成问题,现在却爱上了自己的小狗,当然还是不喜欢别人的狗,尤其是和自己的“小宝贝”打架的狗。对方的狗要是有人养的还则罢了,要是条野狗,不论对错,上去就踹那狗两脚。“讨厌,滚一边去”等到楚门老了,老到耳聋眼花,也就开始明白人间冷暖,世态炎凉。耍一些小聪明,来让儿女更加孝顺自己,忽悠年轻人“你真强壮”让年轻人帮他干活。但儿女已经不常来看自己,觉得很凄凉。全然忘记了孩子是自己一手教育起来的,楚门的今天,就是楚门父母的昨天。如果楚门的榜样作用再差一点的话,儿女们就开始冷冷地对待他,眼睛里像是说着“老不死,咋还不死?你都活了这么大岁数了,还有什么想不开呢?得让我们年轻人过得好一点吧?……”(本以为在闭塞的农村,传统的道德能得到保存。但我说的这样的事,却就是发生在农村,甚至比我说的还过分,儿女直接当着老人的面这么说。老人老泪纵横,默默不语。有些不孝的子女把老人关在仓房里,每天就给老人一个馒头,一点粥,却在儿子身上大把大把地花钱,期望孩子长大了能好好赡养自己。呵,这号人,我可怜他们胜过气愤,他们的下场早晚得和他们受委屈的父母一样)。又过了些日子,楚门的老伴死了,楚门一个个孤零零的没人照顾,就请了一个保姆。保姆家里很穷,想嫁给楚门,分点财产。楚门心里也很清楚,但楚门太寂寞了,人生快走到了尽头,再不好好享受生活就再没了机会。至于遗产,生不带来死不带走,管他呢。楚门的儿女们却不同意了,说“你老糊涂了啊?她是想要咱家的钱。”儿女不希望属于自己的财产再分别人一份。保姆和儿女就在楚门面前骂了起来,骂得毫不保留,高水平发挥。楚门一边欣赏着儿女们的谩骂,“恩,不错,不愧是我的孩子,嘴皮子太厉害了,颇有我当年的风范”一边暗暗伤心,两边都没人真心关心自己,自己还没死就开始相互争夺,就像一群豺狼撕咬着自己的身体。要是没有法律保护,儿女可能早把自己关到小黑屋里了。其实楚门计算失误,要是没有法律保护,儿女们没准会像古人那样,找个山崖把他扔了。人生远比电视剧来的精彩,生活中天天上演着万象纷呈的悲喜剧。实在不好意思,又说了这么废话。(这里有一个矛盾,能看到的这的朋友,说明想看(因为文字又臭又长),我不用跟这一些书友们说抱歉。我该对不起的是那些不想看,看了一点就被恶心跑了的人,他们又看不到我的道歉……所以干脆不道歉了,道歉又得另加废话。至于看得恶心,又看完了的人,那哥们你就比较搞笑了~能给我留个言说下心得体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