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咒语的作用
作者:南宫俊熙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848

“林凌天?林学员,您要借阅的书籍《魔法咒语解密》已经帮您找到。请您确认领取。嘀嘀嘀……”一阵伴随着嘀嘀响的合成声音打破了林凌天与本源之心之间的沉默。

林凌天朝声音传来的地方望去,发现那借阅证上使用须知描述的小傀儡导读员正慢吞吞地移动过来。它的结构很简单,整个身躯设计得仿佛地球上随处可见的垃圾桶。底部是由轮子构成的复合式小转盘。身躯接着四只可以伸缩的肢臂。它的头部呈半圆状,可以三百六十度转动。一颗巨大的圆滑的湛蓝宝石镶嵌在里面,这里作为对外界的感悟视窗,也就是模拟生物眼睛的存在。

这位失踪已久的小傀儡导读员的突然出现使林凌天有点惊讶,更令他惊讶的是它还带来了“他要借阅的书籍”。他根本没有拜托它查找过什么书。他刚来的时候连导读员的影子都没找着呢。

“哎呀,小傀儡跟我心有灵犀一点通?”林凌天无视旁人投来的鄙视,“呵,那明显是扯谈。”如果真是那样的话,它带来的应该是一本魔法理论基础,而不是什么劳什子的魔法咒语解密。“难道是它的系统出了问题?或者是有人恰好和我同名同姓。”林凌天摇了摇头把这些几乎不可能的荒谬想法从头脑中甩出去。最有可能的是,有人借了他的名义帮他使用了导读员。

“嘀嘀嘀,请确认领取,嘀嘀嘀……”已经移动到他跟前的小傀儡丝毫没有不耐烦地重复着最后一句话。林凌天也给它嘀烦了,还是领取了再作打算。他把学生卡(借阅证)掏了出来,对准导读员蓝色的眼睛。只见蓝色晶石射出一道小光芒,落到卡上。“确认完毕,请收好书籍。”它那邮筒口式的“嘴巴”吐出一本书,用“手”接过之后递给眼前的借阅者。它的任务完成转身回到工作岗位——待命处那里。

接过书籍的林凌天傻了眼。只要是读过借阅须知的人都知道,这本书很明显不是放置在图书馆第一层的书籍。而且很可能来自图书馆的禁区地下一层。原因很简单,它那古朴的造型跟四周摆放的书记格格不入,更重要的是,它的载体材质不是普通的尹松纸而是现在大陆已经灭绝的一种魔兽的兽皮。

林凌天犯难了,他知道自己根本没有权限借阅这本莫名其妙的的书。但他刚才进行借阅时程序却没有被制止或驳回。系统这个bug也太离谱了吧。

但凡借阅程序完成,借阅的结果都是合法的。如果出现什么问题,借阅者不用负相关责任。再次仔细地浏览了一遍借阅须知,其中的这一条款让林凌天悬着的心彻底放了下来。要知道破坏借阅规矩的责罚可大可小,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罚金百分百会让你咋舌。对于林凌天这种穷光蛋来说无疑是噩梦。他可不想毕业后一辈子卖身给学院。

借来的书不看就吃亏了,更何况这种可能一般学员、教员一辈子都不可能接触到的古文献。

为了不引起别人的注意,林凌天特地找了个偏僻的角落,暂且不管帮他借书的人是谁,有什么企图用意,他把注意力都放在这本令他感到万分好奇的古籍上。

书开篇的第一页就把林凌天牢牢地吸引住了。和所有魔法理论书籍的开头一样,它阐述了魔法的定义。可是,它对魔法的阐释却跟现在所有魔法理论教材上书写的以及教师授课时传达的完全不一样。

“魔法是法则的局部具现。它以人为的方式利用一定媒介促使外界游离元素按照有意义的局部法则运行。”如果一般的学生看到这句话会云里雾里,那么林凌天看到这句话,心底却彻底震撼了。

他学过唯物辩证主义哲学。如果把元素类比为物质,把法则看做是事物内部业已存在的规律的话。那么一切就能解释得通。

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都是受规律的暗中控制的。相比较来说,元素的运动和变化也离不开背后法则的操控。就像人类不能创造规律、改变规律、控制规律一样,异界的智慧生物(包括人类)也不能创造法则、改变法则和完全掌控法则。

但是人类具有主观能动性。他可以借助外物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环境,让规律表达的结果为自己所用。例如想要水变成冰,就要人为降低温度,而不是提升温度。异界的智慧生物可以通过外界的能量体或施法材料例如魔晶石等,使用精神力作为媒介以一定的方式(吟唱咒语、刻画激活魔法阵等)使得游离的元素表达出一定的法则,或者说让游离的元素按有意义的局部法则运行变化。

当中说的有意义指的是产生的效果对施法者有意义,得到的变化结果是他所期待的。并不是所有的法则或法则的全部的表达结果都对施法者有意义。于是便有了各种各样不同形式,不同形态,不同效果的魔法产生。

精神力是一种相当特殊的存在。它似能量而非能量。它以一种波动的形态存在,类似于自然界的声波和光波。既然作为拟态波的一种,精神力的波动也有相应的频率。而且这种频率不是固定的,它时时刻刻发生改变。任何本体的思考、行为和语言都会引起精神力的波动极其变化,正确地讲应该是引起精神力波动频率的变化。

在这个世界里,人的精神力不仅可以在人体内部传递,还可以外放,作用于体外。精神力会随着距离逐渐减弱。至于释放的范围在于本体(精神源)精神力的强度。

精神力除了可以感知外物,还可以作用于外物,不过这个限制条件很苛刻。它能直接作用的外物只有两类:第一种是外界精神力;另外一种是外界的元素(一般指游离状态下的)。

书上主要讲述了精神力是如何作用于元素的。它认为,引起元素发生变化的是精神力的波动频率。元素虽然平时是粒子状态的,但它和绝大多数能量一样具有波粒二重性。在某种情况下表现出波的特性。精神力的波动促使游离元素聚集以一定的方式重新排列并变化运动,产生“共振”或“共鸣”。

如果元素的这种被引发的波动符合一定的法则,那么它的结果将会被表达出来,形成相应的魔法。若与法则不符,那么表达出来的仅仅是元素的无序混乱。正如林凌天释放的那团“小火球”那样。而且逆法则而行,往往会大量消耗精神力。举个简单的例子,在地球上,热传递的规律是热量从高温传到低温。自然状态下,逆规律行事是不可能的。但我们可以花相当的代价实现这个可能,比如消耗大量能量的空调和冰箱。逆法则而行还有个严重的后果。既然精神力可以影响元素,那么反之也成立,违背法则强行施法的后果很可能造成魔法反噬(也称精神力反噬)。

看到这里,林凌天冒了一身冷汗。如果不是他精神力够强。恐怕他胡乱施法也要面临这个恶果。精神力反噬轻则头痛一两天,重则造成灵魂的永久性损伤甚至使精神本体成为痴呆。

既然精神力的波动频率可以作用于元素。那么人类就可以通过调节控制精神力波动频率而操控元素。上面提到过何本体的思考、行为和语言都会引起精神力的波动极其变化。魔法咒语作为一组特殊的音节,它通过语言方式表达出来时,精神力的波动频率也随之发生某种特定的、规则的变化。而这种频率恰好是引发元素表达法则所需的,所以魔法形成。

如果人类可以记住形成魔法所需要的精神力波动频率,并能够自主精确地把自身的精神力波动调节控制为该频率。那么他发动魔法就根本不用借助魔法咒语,从而瞬发或默发。实际上,做得这一点的很很少。所以魔法咒语便成为了释放魔法必不可少的工具。

林凌天之所以释放魔法失败,是因为他施法时太注重用他那特殊精神力吸附元素,分心二用的同时,吟唱咒语所产生的精神力波动频率被干扰所致。当然光念咒语也不管用。单纯的念咒对精神波动影响很弱。他的精神力应该放在扩大咒语对精神波动频率的影响上。

魔法咒语是元素法则的一种另类的编码。就像单纯的0和1的组合构成千千万万种程序乃至整个系统那样。如果0和1是程序语言,那魔法咒语就是法则语言。这本书上没有记载当今所使用的魔法咒语的来源。可能是人类在一代又一代的探索中流传下来的,也可能是某些“神灵”创造的。总之魔法咒语在远古时代已经存在,并作为一种力量瑰宝和知识财富传承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