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可悲的我爹
作者:缥缈儿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971

我彻底对我爹失望了,站起身子想去追上他,却碰见了我的叔叔郑鸿逵。他见我满脸的鼻涕眼泪,惊讶不已,我只好告诉他前因后果。我的这位叔叔非常少有的这时坚决的对我表示支持,说不能投降。

我见我爹已经是吃了秤跎,铁了心要投降,我这个汉奸儿子的称号看来是背定了。我该怎么办呢?

臣从君,妻从夫,子从父,这个被奉为金科玉律的三从条例,从我8岁离开日本,来到中国后就一直被不停的灌输在脑海里。我的启蒙老师给我讲过,我的恩师、一代名士钱谦益也给我讲过。我能违背这套基本的立身之基,与我爹决裂吗?

我可以能,也可以不能!最终我选择了违背,没有为什么,因为我是郑成功。

隆武皇帝曾把他复兴明朝的梦想殷切的托付给了我,在跟着这位最后遇难的雄才大略的明君相处的两年里,我更进一步的理解了究竟应该用什么标准来衡量这个世界里的种种假象和是非。

我不能跟随我爹,我不选择那简单的遵守三从。因为很简单,我爹是个叛徒,明朝的叛徒,我能遵从叛徒吗?

我搽干眼泪,即使我爹投降了,我也坚决不投降,我曾有一个姓,有一个皇帝给的名,合起来叫朱成功,我不能辱没了我的名字。

我悄悄的离开了我爹,带着一股听从我的小部队,到了金门岛。自此之后,我就再也没有再见到我爹。

该死的海盗爹,我们永别了!

我爹又和我叔叔吵起来了,他大骂我少不懂事,打乱他的完美的投降计划。我叔叔嘲笑他说:“别人投降倒没什么,不就是为了混个饱肚子,活下去而已。可是你的部队有几十万人,粮饷充足,战船无数,正当这个乱世,不号召天下,干点事情出来,却轻易投降,寄人篱下,真不知道怎么想的?”

我爹摇摇头,又散布他那失败主义的论调,说那么多人都没挡住清军,咱们何必去拿本钱赌那个输赢,现在满州哥们给大价钱,我们弃暗投明,那边怎么着也不会亏待了我们啊!

我爹和我叔也都吵不出个什么结果来,最后我叔还是建议我爹不要去清军那里,可是我爹现在脑袋里只有那颗闽粤总督的大印,他什么也听不进去了。

抱着领官讨赏的心态,我爹兴高采烈的只带了500名兵丁去见贝勒博洛。在走之前,他又派人到金门来找我和他同行。

我对我爹又是愤怒又是无奈,只好写了一封信,斥责他的这一愚蠢行动,我料想,我爹这一去八成可能是回不来了。他这是自个把自个绑架给清军,也把难题出给了我。要是清军拿我爹来要挟我,我能听吗?我不会,我的眼里只有正义,没有别的。我珍惜亲情,如果正义和亲情不能两全,我毫不犹豫的还是选择正义,甚至还会大义灭清,因为我是郑成功!

我爹看到我的回信,上面我的意思很明显。

自古以来父亲都是教子女尽忠孝之道,而没有听说教子女当叛徒的。既然不听我的话,将来有个三长两短,我就提前披麻戴孝了!

我爹对我上面的这一态度嗤之以鼻,认为我无知而已狂妄。他太自信了,在他17岁去澳门闯荡,18岁到日本的海盗总部谋生,然后又继承大海盗李旦的遗产,21岁获得了革命领袖颜思齐的接班地位,打退了几次荷兰人的侵扰,最后一步登天,当上了明朝政府的高级公务员,官商一体,控制了东南沿海的经济命脉,他太成功了,也导致他太自信了!

他为他的不切实际的自信必将付出沉重的代价。

我爹见我不来,就带上我的弟弟春风得意,大摇大摆的来到了那位贝勒博洛的军营。

我爹这位历经风浪、九死一生,最终功成名就的海盗,就这样兴奋异常的一步步向陷阱迈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