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长江派引经据典,说大明老号的创始人朱元璋当初因为在元朝比较中心的安徽地区起义,才吸引了四面八方的能人纷纷投送简历前来应聘,致使朱元璋同志挑选储备了大量杰出人才,利用人才优势,最终得以沿长江而下,攻克南京,彻底占有了整个富庶的江南地区,最后直捣北京城,取得完全胜利。-=手打吧会员手打 www.shouDa8.com=*
而福建是个小地方,又一面靠海,三面被清军包围,怎么能够吸引全国人才?再说福建沿海经过我和清军的反复拉锯战,已经满目苍夷,难以继续折腾下去了。
甘辉派依旧不愿妥协,他们继续阐述自己的见解,认为以我们现在的人力物力财力,根本无法支撑长途跋涉到长江一带去进行大规模的战役,还是巩固根本,放弃军事冒险主义,建设好厦门、金门两个根据地,进可攻,退可守,稳扎稳打的好一些。
北上长江派依旧毫不松口,他们争辩道,现在清军因为分兵和西南永历皇帝手下的孙可望、李定国等军队作战,所以厦门、金门才能够保住,一旦清军在西南取胜,必然会大举进攻金门、厦门,到那时再怎么巩固和建设,都难以抵挡清军攻击,还不如以攻为守,大举攻入长江,解放江南的一半国土,彻底扭转局势,消弱满清力量,那么我们才会有大片巩固的后方了。
在辩论会如火如荼的展开时,陈近南的人物原型,我的参谋陈永华发言了,他虽然年轻,才只有30来岁,但是却见解不凡。
“如果只在福建和清军纠缠,那么想要完成反清复明的目标,困难相当大,但是攻入长江,占据江南,号召天下,确实是打开局面的一招妙棋。只要占有江南地区,金门、厦门两岛必然安全,相反,如果只是偏安于这两个小岛,那么一旦清军合围攻击,就是诸葛亮再世,恐怕也无济于事了!”
陈永华的发言,算是为这场口水战画上了句号。我赞同高参陈永华的意见,于是站起身来,清了清嗓子,拍板道:“就按永华同志说的办!”
攻入长江的战略部署开始了!
为了取得更为理想的成绩,我派遣使者前往广西朝见永历,请求李定国、孙可望能够团结一致,共同出兵北伐,以在长江上实现顺利会师。同时打造船只,准备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