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北上长江(8)
作者:缥缈儿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723

有时候我也觉得很奇怪,有些人并不算低能,可怎么就把一个用脚后跟都能想明白的问题总是弄不明白呢?

孙可望同学就是这一类人。

这个前几年还打了不少胜仗,连清军都有些招架不住的“一堵墙”将军,也不想想,现在清军云集兵力,就是和李定国他们合兵一处,能不能在西南站稳脚跟,挡住清军进攻,都是一个巨大的未知数,何况与李定国他们完全分裂,兵戈相向?就是战胜了李定国他们,经过一番厮杀,自己还能打退清军,重现辉煌吗?

孙可望考虑了这些没有,是没有考虑,还是考虑过了,抱着我死也要抱个垫背的心态,与李定国他们大干一场,我不得而知,但是,孙可望这个曾经的“秦王”、南明的主要抗清将领,却立志扮演一个小丑的角色,并对此怀有极大的热情。

孙同学极其自信,自己有兵力20万,而李定国、刘文秀他们加起来也不到5万,只要自己率领大军一到云南,马上就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现在只是一个敢不敢干的问题。

就这么干!

孙可望踌躇满志的拍了一下发着高烧的脑袋,向云南进发了,并异想天开的打造了300多副刑具,打算获胜以后给永历和李定国等人戴上。

南明最大的一场悲剧开始上演了!

我也实在弄不明白,从南京的弘光朝廷,负责长江防线的左良玉带着本来应该抗清的主力军队,从武昌乘船直攻南京,要求惩罚马士英等奸臣,从而放弃长江天险,让满清不费吹灰之力渡过长江开始,到现在孙可望不顾满清已经调集重兵,将置南明于死地,依然掉转马头,带着手下杀向同一阵营,其中好象是有什么遗传怪病一样,让这些将领一个个为了拣芝麻,却扔掉西瓜,误人误己,最终身败名裂。

算了,也查不出来这叫什么病,只有一个病兆,那就是“混”!

1657年,也就是我在北上攻取浙江,李率泰趁隙偷袭闽安这会儿,脑门已经越来越烫的孙可望请风水先生仔细掐了掐黄道吉日后,于8月1日在贵阳举行了隆重的出征仪式,抱着必胜的信念,孙可望同志兴高采烈的率领14万大军,向着他错误的人生误区大踏步的迈去。

双方的军队在云南的曲靖相遇了,互相间隔10里左右安营扎寨。孙可望的大营一望无际,人欢马叫,而李定国这边的大营却相对显得有些孤零零。但是,这只是表面现象而已。*说过,事物总是在向着相反的方向运动。可惜,孙同学没有看到过这句话。

孙可望看着两边的阵营对比,心头一阵欣喜,他满当当的部署了作战计划,命令手下的几个将领带领7000铁骑,抄小道连夜赶到昆明,里面有他以前的部下接应。一旦进入昆明,把城头旗子一换,那么李定国他们还能白忙活什么?他们所剩的就只有赶快逃命,亡命天涯了!

可惜,这道命令的听众,也就是执行者,却早就做了李定国他们的内应。

本来孙可望也不算什么太坏,可是他放着清军不打,却反过头来跟自己人过不去,这引起了不少将领的反感和不满,孙可望带的人马越多,就给李定国他们做了内应的也越多。

可怜的孙可望同学,依旧沉醉于他自己的兵力优势,想着李定国他们将会跪在面前向自己怎样求饶,永历皇帝又该怎样承认错误,什么时候才能踢掉永历,皇袍加身,过一把皇帝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