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都是打仗的,算是同行吧!我对这些憔悴不堪,满脸菜色的荷兰人非常够意思,好吃好喝好管待,只要没事,就跟这些不远万里,远渡重洋来到亚洲的荷兰人拉拉家常。
有一个名叫汉斯•哲根•拉迪斯的荷兰军官,在欧洲打过很多仗,看起来是个作战经验丰富、军事素质很优秀的军人。
我聘用了这位很有几下子的军官作我的军事顾问,而这位国际友人为了感谢我对他的尊重,愉快的接受了这一职务。
汉斯•哲根•拉迪斯的确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告诉我说城里的物资和粮食极度短缺,军心早已动摇,所以在保持封锁的同时,还应该继续加强攻势,以彻底瓦解城内守军的意志。而且,他以一位专业军官的眼光,告诉我应该占领热兰遮城外的一座名叫乌特利支堡的小山头。因为站在这座山头上,就可以俯瞰热兰遮城,如果把大炮再搬上去,居高临下开炮,那效果就完全不用说了。
欧洲军官的作战眼光确实不一般。我听从这个极为重要的建议,组织军队,集中炮火,开始猛轰乌特利支堡。
在这位欧洲顾问的指导下,我不像上一次攻城那样把火炮平摆在地面上了,而是在乌特利支堡周围挖了许多战壕,把士兵埋伏在里面,同时设置了一些掩体,保护大炮免受荷兰人的猛轰。
荷兰人看到了这一切,可他们就只有不到600名士兵,根本无法冲击,而且面对我们的工事,他们威力巨大的火炮也无法准确摧毁我们的士兵和大炮。
攻击开始了,我一声令下,集中在这里28门巨炮万火齐鸣,一发接一发的在乌特利支堡内炸响,我觉得我好像是在玩小时候的焰火游戏,光芒闪烁,辉煌无比。两个钟头后,城堡被轰开了,我组织士兵冲锋,可是荷兰人的火器确实厉害,冲了几次,都被打退回来了。
他娘的!为了少死士兵,我再次下令,轰死这帮王八蛋!
这下子热闹了,28门大炮喷着火舌,从早上一直轰击到了晚上,直到乌特利支堡成了一座冒烟的废墟。
乌特利支堡里的荷兰士兵终于扛不住了,抱着头跑回了热兰遮的内城。我正要指挥士兵加紧冲锋进去,可是汉斯•哲根•拉迪斯却阻止了我,说那里面有地雷和炸药。
我听从了这位顾问的建议,下达停止冲锋的命令时,还是有一部分士兵冲进了废墟。他们不知道,这帮可恶的荷兰鬼子,在逃跑前,埋了4大桶的火药在地下,结果这些英勇的士兵,全部被这些火药给炸成了碎片。
跟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打仗太惨了,完全和满清不是一个样!但是不管怎么说,我们已经快要接近最后的胜利了!
我们的军队彻底占据了乌特利支外堡,并在这座制高点上,建起了大型炮台,摆上了几门巨炮,炮口正对着城里的荷兰士兵,打死这帮龟儿子!
1661年,中国第一场完全现代化的高科技军事行动上演了!
在欧洲顾问汉斯•哲根•拉迪斯的指导下,我第一次打了一场那个年代里的高科技战争,所有的一切都是新的!战法也好,工事也好,武器也好,都达到了最先进的水平!
我指挥士兵,在乌特利支外堡面对热兰遮城的斜坡上,修造了一道道的战壕,与热兰遮城外的工事网连接在一起,不断发起进攻。乌特利支外堡上的几门巨炮,也惊雷似的把一发发炸弹倾泻在热兰遮城中。
热兰遮城中的荷兰兵死命的抵抗,他们用手榴弹、来福枪、大炮来阻止我们的进攻。小小的热兰遮城完全被密集的炮火和枪弹所笼罩,火光耀眼,五彩缤纷,好象正在举办一场盛大的焰火晚会。
荷兰人彻底绝望了,他们临死不忘*精神,要求总督揆一召开会议,赶快讨论决定热兰遮城的去向问题。
会议形成了3个基本意见:
1.死命顽抗,与热兰遮城共存亡。
2.先打着,过一阵子再说。
3.赶快投降,献出热兰遮城。
没有几个人拥护第1条,所以拥护第一条的人寥寥无几,被自然否决。
坚定的殖*义者揆一死命的坚持第2条,认为援军很快就会到来,先顶一阵子再说,并自告奋勇去前线指挥,毕竟靠物资弹药还能支持一阵子。
可是经过激烈的辩论,揆一的同事们认为热兰遮城的陷落只是时间问题,趁现在还有点本钱,就讨个好价码,免得到时鸡飞蛋打,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连个全尸都留不下。
死硬派揆一对这一意见坚决拒绝,但是在几乎被同事们按倒在地围殴,差点给打得头青面肿的情形下,只好退一步表示,可以进行谈判,看看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