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三 红香绿玉――皇上吐女
作者:周宗成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880

九十三 红香绿玉――皇上吐女

说秦可卿是雍正的“丢”女,也可以说是“吐”女,“吐”和“丢”音近,都含有“抛弃”之意。秦可卿出场的背景音乐是“荡荡悠悠”,如第五回:

那宝玉刚合上眼, 便惚惚的睡去,犹似秦氏在前,遂悠悠荡荡,随了秦氏,至一所在.

“枉费了意悬半世心,好一似荡荡悠悠三更梦”(“三更梦”就是“三人木”――“秦”的暗喻)

眼睁睁,把万事全抛。荡悠悠,芳魂销耗。

叹芳魂艳魄,一载荡悠悠。

曹雪芹写秦可卿、写元春、写黛玉、写大观园诸女子都是在不同层面刻画吕四娘、竺香玉,所以这些个“荡悠悠”都与秦可卿有关。“荡”和“悠”相切就是“丢”或“吐”。

大观园中的怡红院原来的横额是“红香绿玉”――皇上吐女,绿有两音:lv,lu lu和“吐”的读音相近。说“吐”是为了映衬后面的“纳”(后文专门分析),皇上吐女就是雍正吐女或丢女。

曹雪芹在书中第八回直接点出秦可卿是抱养的,是换的:

他父亲秦业(又说叫秦邦业――清胖爷――清皇爷;雍正谐音臃肿,当然就是胖爷)现任(人)营缮郎(胤生娘――胤?生的姑娘。雍正称皇以后,强令他的兄弟辈改胤为允,只能雍正称“胤” ),年近七十,夫人早亡.因当年无儿女,便向养生堂抱了一个儿子并一个女儿.谁知儿子又死了,只剩女儿, 小名唤可儿(小命换个儿――用秦可卿的小命换个男孩;可儿――过儿,秦可卿――?过陈),长大时,生的形容(幸雍――被雍正收为后妃)袅娜(溺纳:溺――陷入不良的境地,指从皇宫贬入臣家。 纳――被雍正收为后妃。先抛弃,后又丧伦)性格*(姓格空有――空有格格之名).因素与贾家有些瓜葛(换子瓜葛),故结了亲

在“通灵宝玉――雍正抱儿”一章中说道第十回“金寡妇贪利权受辱 张太医论病细穷源”中的“金荣”这个人物只是走了个过场,曹雪芹设计他主要是为倒念“雍正”,曹雪芹用“且说他(金荣――雍正)姑娘”这样一句含糊其词的话暗示秦可卿的雍正姑娘身份。姑娘:有姑妈和女儿两义,表面说金荣――雍正的姑妈,暗示的是说雍正的女儿。第五回中还写道:

贾母素知秦氏是个极妥当的人 , 生的袅娜纤巧,行事又温柔和平,乃重孙媳中第一个得意之人,见他去安置宝玉,自是安稳的.

“极妥当”谐音“鸡落汤”――很容易联想到“凤凰落汤不如鸡”,秦可卿的身份是凤凰――公主。关于“重孙媳妇”,书中只写了秦可卿,不分得意与否,平白冒出“第一个得意之人”。其实,“重孙”就是“雍正”的谐音,雍正后宫佳丽三千,曹雪芹讽刺雍正第一个得意的就是他的女儿。另外,第一――帝裔;得意――代弟,代替弘历。

既然秦可卿、元春、黛玉、香菱及大观园诸女子都有吕四娘、竺香玉的影子,曹雪芹可能为了写作的方便就把香玉的名字也给了她们:在“意绵绵静日玉生香”中曹雪芹就点明黛玉就是香玉,并且暗示是雍正的小姐香玉,第十九回写道:

小耗现形笑道:`我说你们没见世面,只认得这果子是香芋,却不知盐课林老爷的小姐才是真正(雍正)的香玉(上女――秦可卿是雍正之女)呢.\'"

《阎崇年解清宫疑案》载:钱塘九钟主人《清宫词》有一首说:“巨族盐官高渤海,异闻百载每传疑。冕旒汉制终难复,曾向安澜驻翠蕤。”诗的作者还对最后一句诗加了注释:“海宁陈氏有安澜园,高宗南巡时,驻跸园中,流连最久。乾隆中尝议复古衣冠制,不果行。”《清宫词》说“巨族盐官高渤海”,指的就是海宁陈家,这首词原注中指乾隆帝南巡驻陈氏安澜园流连最久为证。

《清宫词》说的“巨族盐官”,指的就是海宁陈家。

曹雪芹说“盐课林老爷”就是“巨族盐官――盐课陈老爷”――儿子被雍正掉包的陈阁老。

宝玉在秦氏房中午睡,“于是众奶母伏侍宝玉卧好,款款散了,只留袭人,媚人,晴雯,麝月四个丫鬟为伴.秦氏便分咐小丫鬟们,好生在廊檐下看着猫儿狗儿打架.” “猫儿狗儿打架.”这一句在宝玉喊“可卿救我”后又重复了一遍:

却说秦氏正在房外嘱咐小丫头们好生看着猫儿狗儿打架…

曹雪芹在此用谐音提醒阅者:宝玉和他梦中的秦可卿就是“猫儿狗儿”――“抱儿(宝玉)、吐儿”,宝玉就是换进皇宫的弘历,秦可卿就是被换出宫的雍正的女儿――香玉。

“猫儿狗儿”还写上了牌匾:“红香绿玉”。前面说了“红香绿玉”谐音“皇上吐女”,如果把四个字按1324的顺序排就是“红绿香玉”――“弘历香玉”弘历是抱儿、猫儿,秦可卿是吐儿、狗儿。这样的排列顺序有依据,曹雪芹在四十回“史太君两宴大观园 金鸳鸯三宣牙牌令”中写道:

贾母笑道:"你能够活了多大,见过几样没处放的东西,就说嘴来了.那个软烟罗只有四样颜色:一样雨过天晴,一样秋香色,一样松绿的,一样就是银红的(以上四色倒过来念:红绿香雨――弘历香玉)曹雪芹把自己情人的名字和弘历并列,还有一层意思,就是“香玉”谐音“像儿”,后文分析。

作者题外话:大家对“雍正的丢女――秦可卿”一文反应很冷淡,我想请诸位帮我记住,说“秦可卿是雍正的丢女”我是第一人,尽管目前无人认同,但它的历史价值将日见显现。雍正和陈阁老换儿,尽管是传说,曹雪芹是可以作为写作素材写进红楼梦的。是雍正不愿意暴露自己,逼秦可卿死,但贾府用诈死保住了秦可卿,后来他进宫为妃,这是曹雪芹在骂雍正以女为妻,我还有后文对此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