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县城概况(上)
作者:明显很猛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329

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一把火该怎么烧,韩猛一开始还真没主意,但是经过了这一天的观察,韩猛大体想通了。

第一件事,剿匪,没有一个安宁的环境,什么计划都实现不了。

第二件事,开办军事学院,韩猛的设想是通过军事学院培养大批的军事人才,作为建立一支强大的新式军队的基础。

第三件事,开办出租车行和公交车行,一方面是推行现代化的交通方式,一方面是要由此盈利。

军事学院这种敏感的东西,必须由官府来办,但是又要逃避朝廷的审查,因此只能把它算作县学的下属,好比是后世大学的一个工程学院,医学院的那种下属性质。

出租车公司和公交车公司则是完全的官督商办了,这个东西简单,因为他的性质很简单,就是古代的骡马车行的性质,只是操作方式的转变,朝廷也不好说什么,这不是归官府管制的行业。

而这个出租车公司和公交车公司当然是交给韩续宾去做了,这大大的扩大了韩家的产业,同时也把这个便利的交通方式带给了明朝。

韩猛凭借着输入的记忆,按照路线回到了自己的书房,让丫鬟叫来了主薄和师爷,幕僚,典史等众官员心腹,叫他们把本县详细的资料都给呈了上来。

书房本来面积不算小,在这个年代,也够配得上自己的档次,但是人一多了,就显得有点狭小,创业时代要艰苦一些,等以后咱们有钱了,把县衙给好好的修修!

后世的东海县县政府大楼之豪华,让许多地级市自叹不如,因此还光荣的登上各大晚报的首页,被口诛笔伐,韩猛进去过县政府大楼的内部,感慨不已,这么多钱啊,这么大的规模,是不是有点……

如今,自己总算是能够体会到了这份快乐了,在不同的位置上,人的想法和感觉也就是不同的,韩猛在作为一个普通村官的时候,对这样的现象深痛恶觉,但是如今自己作为县令了,就期盼着自己也能有一个如斯豪华的县衙。

虽然古代的字体很多韩猛能看懂,剩下的蒙一蒙也能知道,但是古代的书籍爱用文言文,读起来十分绕口,颇有韵味,韩猛可没那个心思仔细研究汉语言文学,于是便直接让师爷李长泰读给自己听。

“南直隶淮安府海州东海县,计有人口二十六万七千四百五十三人,城内居民三万六千二百一十五人。有贡院一所,县学一所,官府存粮六万石,驿站一个。城内守军五百六十三人,衙门内衙役四十二人,捕快八十六人,狱内差役十七人……”

韩猛听着李长泰阅读资料,心里在慢慢盘算着如何发展好本县的宏图大计。

从资料上来看,东海县的现状还是很让韩猛满意的,官府的存粮也好,存铁也好,还是什么兵器,火器,火药,乃至于军马,驿马等储备都相当的丰富,超过了许多的州(地级市),在县里面,算是明朝的超级强县了,当列入明朝强县第一阵容里。

东海县的现状比韩猛想象中的要好处许多,这让韩猛很是欣慰,自己不怕种田,起点再低也不怕,但是他实在是不想在初级阶段浪费过多的时间。何况经营一个大城市不是一日两日的事情,明朝的寿命不长了,别等不及自己经营完毕,就给人家端了,那可就说什么都来不及了。

在后世,东海县在全国两千多个县里只能排到两百名左右,距离百强县都有一步之遥,没想到在明朝的时候,东海县确实全国最强的那几十个县份之一了。

仔细想想,凭借着曾经在政界有过几个月的经历,韩猛很快的就得出了自己的结论,后世看地方经济实力主要是看工业和第三产业,而古代确实主要看农业生产力。

东海县千里平原,那可真是沃野一片,加上交通便利,风调雨顺,没有任何的灾荒威胁,在农业社会的背景下,这样的地区想不富裕起来,都有点难度。

在后世的时候,韩猛就经常的感叹东海县是个好地方啊,什么灾荒都没有,还是千里沃野,真是个风水宝地,如今看来这个感慨是感慨对了。

富不富,先修路,这条道理韩猛还是很清楚的,想起自己和张其买瓶水还要到杨力的村上去,心里就窝火。

因此,虽然是初步接手县内的事物,但是韩猛已经有了自己的一些打算。

“把衙门里的大小官吏都给我叫来,本官有要事交代!”

“是!”徐岳领命退出门外。

李长泰见韩猛不说话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又想着把衙门里的官员都找来,想必也是要做大事了,心里不免犯起了嘀咕。

很快,衙门里大大小小的官员能来的就都来了。

典史,县丞,主薄,教谕,典吏,刀笔师爷,刑名师爷,牢长,捕头,驿丞包括千户所里的大小官员们也都悉数到场。

“千户大人高姓大名?”韩猛看着左侧一个身穿戎装的大个子问道,虽然明朝文贵武贱,但是在韩猛的心中,一个武官的地位是远远超过手不能提,肩不能抗的文官的。

别的就不说了,好歹人家手里有兵,说话也就有分量不是?唐朝的时候,节度使算是声势滔天的文官了吧?但是还不是给牙将想杀就杀?还不是天天需要宴请人家,还不是跟供神一样的哄着?

这是韩猛没有适应明朝官制的表现,唐朝的武人地位确实很突出,奈何到了明朝,在和平年代里,武官真是比狗还贱,也就是能欺负一下自己管辖的军户,文官是个人都能把鄙视死。

连带着军户也是没有任何的地位可言,在民户面前,就算是奴隶级别的水平了。

“在下段千里,见过大人。”

“段大人,你我互不统属,况且你品级高于我之上,怎么能让你站着呢?快快请坐。”韩猛别的不说,上大学和中学的时候历史方面可是罕逢对手的,对明朝的卫所制度多少有一点了解。

千户所里的人是军户,韩猛所管辖的是民户,大家是没有统属关系的,而且千户所里的千户大人,论品级是五品,比自己还高出两品呢。

“这,大人,多谢大人抬爱,段某确实不能从命!”

段千里受宠若惊之下,感觉到周围的同僚们有的似乎在冷笑着等着自己出丑,似乎有的在咬牙切齿,愤恨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