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县城概况(下)
作者:明显很猛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085

韩猛看的心里发笑,这人长大了之后,都想极力的摆脱幼稚长不大的形象,但是在很多的时候,自己所表现出来的样子,那可真就是幼稚至极。眼前的哥哥彷佛是个长不大的孩子一样,虽然是有点不识抬举,倒是天真的可爱。

“好了,段千户的千户所里有多少能打仗的兵,有多少军械,是什么军种?”

段千里说道:“千户所有兵员一千八百二十二人,其中七百六十三人在县内五个百户所驻防,而剩下的兵员有骑兵一百六十五人,火器兵三百二十七人,剩余皆为一般步卒。马匹二百六十七匹,火药四千九百斤,生铁三千七百五十斤……”

韩猛心想这千户所说起来不大,倒是有不少的兵员,就是不知道战斗力如何了。韩猛对历史有的地方虽然是一知半解,但是他还是明白明朝的卫所制度的,可谓是笑料百出,军户们忙着逃亡,千户百户们忙着剥削。平日里有点时间也都是晒盐,种粮去了,一年也没有几天能够拿出来练兵的,战斗力就别指望了,一百个千户所里有一个能打仗的,就算是皇帝老儿烧高香了。

此番千户所里先不论兵员战斗力如何,单单看他的马匹,火药,生铁,粮草,铠甲,兵器等储量,还是比较让人满意的,这样的储备额在县里面,也不能算少了。

但是营盘里的正规军就不一样了,不管他属于募兵制还是府兵制,总归是只负责打仗只负责练武的。不比千户所里的卫所兵,大部分的精力都拿去种田了,他们的战斗力取决于头上官员们对他们的重视与否,只要重视,天天操练,无论如何也不会比千户所里的军队差。

“这位防守官大人,还未曾请教尊姓大名呢,也请防守大人说说防守大人的兵,是个什么情况吧!”

听着韩猛点到了自己的名,早就跃跃欲试的防守大人,当即霍然站起,抱拳说道:“俺叫高福清,大人就叫俺老高就成了。俺老高的部下,个个都是精锐,人人善用刀盾,长矛作战,人人都能引弓搭箭,还有一百人的火铳部队。骑兵确实没有,但是咱是本县防守官,负责的就是防守,要骑兵做什么?能守卫住县城,保得住大人和百姓,那就够了,嘿嘿!”

韩猛听着高福清的话,不由得笑了,这位哥哥可真是天真的可爱,对比起段千里的处处小心,成熟稳重,他就像是一个长不大的孩子一般。

历史上有一个人就是高福清这类人的杰出代表,猛将张飞。那可真是一个胆大心细,天真烂漫,在为人处世和政治方面表现的憨厚可爱,率直纯真。但是在打仗的时候行军的时候,你可千万不能这样想他了,那可就真是一个胆大心细,有勇有谋的好将领。这样的一个没有城府却敢于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的智勇双全之猛将,正是当官的人人所求的良将。

看着高福清大大咧咧的样子,不仅仅是韩猛,现场的人也都是忍俊不禁,心想这个高福清防守官,还真是个没心没肺的蠢货。

韩猛看着典史问道:“冯冉冯典史是吗?本县可有贼匪水寇?”

典史冯冉说道:“本县境内有两股贼匪势力较大,其余皆为小股,难以计数,此两股一为天门营,盘踞温泉乡羽山附近。一为猛虎寨,漂浮不定,游离于本县去海州的官道两侧,见到防备薄弱的车队,便截取货物。”

韩猛点点头说道:“一个地方想要富裕安康,必然要保证平安,贼匪不除不行,而如果无法做到道路畅通,与外界就无法交流,一样无法取得发展,所以我们现在首要的任务,就是剿匪!”

一听说韩猛要剿匪,众人顿时面面相觑,这大老爷怎么刚上任就想着剿匪呢,有这么大的干劲?到底是年轻人。

“段千户,对剿匪的事情你有什么看法?”

段千里应声答道:“卑职以为,对于天门营,必须诛杀殆尽,一个不留,对于猛虎寨,当以招抚为主。”

韩猛听了段千里的话眼前一亮,顿知有戏了,这就是行家,一两句话就看出专业水平,“段千户为何这么说?”

“启禀大人,天门营杀人越货,烧杀抢掠是无恶不作,而猛虎寨则不同,只对品行不好的大户下手,从不劫掠贫苦人家,若是一般非品行不好的大户,也是留下三成钱财,而且经常施舍贫苦人家,并非是什么穷凶极恶之徒。而且,猛虎寨招安,一来可以增强本县的防卫力量,二来猛虎寨和天门营不同,人数虽少,但却是流动作案,对县内乃至县外大大小小的贼寇,无所不知。如果我们招安了猛虎寨,这些小股贼匪,也就算是走到了尽头,这样才是真正的澄清玉宇,还东海县一个平安。”

韩猛拍案道:“讲的好!段大人非但善于用兵,对于地方发展也是颇有见地,本官有段大人协助,做起事来也就方便了许多。”

段千里慌忙说道:“卑职不敢,只是尽心为大人分忧!”

“??嗦嗦个什么劲啊?大人,你就在衙门里等着,俺老高带着五百健儿,三天之内帮你把这县内大大小小的贼匪给扫个一干二净,这些个乌龟王八蛋,也就是欺负老百姓能,跟我打,嘿嘿,找死!”

高福清原本是跟着李如松参加过抗日援朝战争的,在战争中作战英勇,因此升职为小旗官,被派遣到了东海县内任职。

本来他还想再进一步,可惜的是,十几年来,东海县一点战争的影子都没有,他的升迁之路也就慢了下来,十几年的时间,缓慢的升了两级。从小旗升职为总旗,然后升迁为管队,熬到了顶头上司退休之后,他终于接替了防守一职,也算是在武官里有了一点点的面子。

两年前,朝廷给了他一个选择的机会,让去山西边关任操守,这就是升了一级,但是他却因为年纪增长,没有了那份雄心,只想在东海县平平安安的过日子了。

如果是十年前他肯定慨然赴任,争取搞个游击将军做做,现在,他只想着在东海县内依仗着自己的势力,以及对儿子的严苛教育,希望可以把儿子带出来,以后也能做个防守官,他就满足了。

这就是营盘里武官和千户所里武官不能比的地方,人家可是世袭的,你却只是一朝天子一朝臣,虽然平日里瞧不起人家千户所的武官,但是你想要你的后代也如此威风,确是不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