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猛完全能够理解徐岳的想法,在这个时期的人,怎么会有他的经济理念,更不会知道用城市化建设地方,这是个农业社会,而他要建设的是一个工商业城市,促进产业整合,产业升级等以此来激发民力,汇聚商贾。
而在这个时期,发展地方无非是开垦农田,关心民生,最多修桥铺路,再剿匪也就算是好事做绝了,目光是很短浅的,也正是由于如此,发展了几千年之久整个社会仍然是停滞不前,只是在最近两百年人类才走上了现代化的文明道路。
韩猛对徐岳的真心关怀大为感动,没想到后世的人与人之间,充满了隔阂,但是在明朝,这个所谓的封建时期,倒是让韩猛找到了一丝丝的人间真情。
韩猛微笑着问道:“徐岳,为什么你认为我几年时间就建设不了这个城市呢?”
徐岳笑着说道:“巴掌大的县城,就这么几户人家,也没那么大的需求呀!您把城市建大了,也得有人住不是,小县城有必要搞出这么大的规模吗?”
韩猛不禁的感叹,2009年的东海县,如果放在这个朝代,那也是第一大城市了,那个时候东海县已经有了一百二十多万人口,县城人口也有接近二十万,而如今全县的总人口才二十多万,县城人口才三万,几乎是2009年的东海县县城人口十分之一。
历史上的明朝末年人口有一亿多人,加上自己的出现,有点蝴蝶效应,此时明朝的人口数量可能已经接近了两亿,也就是后世的大约七分之一的人口数量。
加上东海县农业发达,千里平原,没有灾荒,人口的数量还是比较可观的,这倒是为自己建设大都市提供了必要的前提。
韩猛笑着问道:“徐先生,现在城内有三万居民,你觉得县城够用了,要是有十万人要住在县城内,那还够不够呢?”
徐岳被韩猛的话吓了一跳,随即问道:“十万人?哪里来的这么多人啊?这十万人都比海州还多了,快能追上徐州了啊!”
韩猛呵呵笑道:“全县有二十六万人,说真的,有几个人不想进城的?又有几个人想在乡下做一辈子的农民呢?”
其实按照韩猛的想法,自己的城市居民那可是要奔几百万去的,北宋的时候首都开封就有了接近两百万的城市居民,区区十万人放到人家面前可能都不如人家的军队数量多。
“大人想让乡下人都进城,建设好城市,是个好想法,但是大人想过没有,他们都进城了,那么谁来种田呢?这么多的人口,谁来种粮食养活他们呢?”韩猛的想法确实让徐岳感到精神一振,但是很快就觉得这个想法只是天马行空。(手机阅读本章节请登陆 wap.shouda8.com)
在这个时期基本上还是小农工商业,粮食要靠自己种植,否则就没东西吃,至于说一大批人不种田,做别的工作,依靠别人种田,然后去买粮食的循环模式还没有形成。
“一个人照料几亩田完全不是问题,一个人种的粮食就能养活好几个人,十六万人养活十万人,难道有问题吗?再说了,我们这十万人不是白吃饭的,他们是来做工的,或者做布匹,或者做瓷器,或者做铁器,这些东西不也能卖钱吗?”
徐岳被韩猛这么一提点有些开了窍,他虽然是读书人,但毕竟不是书呆子,书呆子也干不了他这个活。
徐岳当即击节道:“大人说的是,在苏州到处是这样的小纺织户,也是靠的手工业养活地方,我看这个办法可行。”
韩猛感慨的笑了笑:“人家泰西人早就如此了,我们要是还活在种田的水平上,就要落后于人家了,江浙千里沃野,根本不愁没粮食吃。所谓苏州熟,天下足,这鱼米之乡,完全不该来为吃饭问题发愁。这江南江北的粮田一熟,大明的粮食也就够吃了,我们应该在别人想到这些问题之前,自己先建设好地方。”
徐岳被韩猛的奇思妙想所吸引,一时之间对韩猛充满了敬意,心想着对方虽然比自己年轻一些,但是论见识,可比自己强多了。
然而,徐岳这几年做官员的幕僚可是得心应手的,他已经养成了事事冷静分析的好习惯,韩猛的话虽然令人赞叹,但是毕竟是个年轻人,说话总是想得多做得少,很多地方都不切合实际。
很快,徐岳就从韩猛的话里发掘出了问题,想着自己要在县令大人面前保住面子才可以,千万不能沦为可有可无的人,不然的话,自己的饭碗就很难说能不能保得住了。
想到了这层关系上,徐岳便笑呵呵的说道:“大人的想法确实值得肯定,只是这事情做起来可不是如此的容易。大人,你想靠着十六万人养活十万人,可想过这件事情有多难吗?忽然多了七万张嘴,真的那么容易解决他们吃饭的问题吗?如果大人打算从外地运粮,那么这道路崎岖,运输粮食又该是多么的困难呢?”
韩猛听的眼前一亮,这个家伙,看样子是想和我斗斗法了,韩猛指着书桌上的地图说道:“道路崎岖,那自然是要修建大路的,我让城里有这么多的居民,让他们生产那么多东西,那不是为了生产出东西来自己看的,而是要对外售卖的。既然要对外售卖,我当然要修路,花再多的钱修路也是值得的,有的出才有的进。多出七万张嘴,完全不是问题,这不是种不种粮食的问题,而是眼光的问题。”
“眼光的问题?”徐岳的双眉为之一簇,疑惑的看着韩猛。
韩猛微笑着点了点头,说道:“徐先生你请看,这是我们淮安府的地图,我们东海县在此,西面是新沂县,邳州县,南面是沭阳县,东面是海州和灌云县,北面是赣榆县和山东。如果我们把眼光放大一些,把眼光放到周围的州县去,就会发现,解决几万人的吃饭问题,根本不难!我们其实完全不必从江南运粮,周边十余个州县,难道还没有养活我们十万人吃饭的能力吗?”
“我不是淮安知府,不能随心所欲的调任各方官员,但是现在不是在官场上做事,而是要从地方的营生角度做事,这地方的营生和官场无关。因此,我虽然不是淮安知府,却照样可以让四周的州县为我作用。”
“我让他们种粮食给我们吃,我们就生产布匹,瓷器,铜器,金银,家具等物品贩卖给他们,也可以从外地进货,成为周围最大的集市,让他们到我们这里购买货品。以后,我们负责经营工坊,买办货物,他们负责种田,供应我们的吃食,这不就轻轻松松的解决了问题了吗?淮安府位置偏南,对于北面的州县一向缺乏掌控,北面的州县也没几个人会去淮安府买办货品的,这就是为我们提供了基础。如果今天我们不做这件事情,那么明天就会有其他的州县来做这件事情,那就是换成了我们种田养活他们吃香的喝辣的了,所以,此事,我们一定要做,而且丝毫不用担心吃饭的问题!”
“为了能够把优势牢牢的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我们就需要建设一个繁华的大城市,这其中的关键就是人才!为什么我要办军事学院?那是为了我办更好的学堂做准备,我们要着手做两件事情,巩固我们的优势。第一件事情,就是建设一个繁华的都市,为人才提供做事的地方,第二件事情,就是要能够做到自己培养人才,所以我们要办一所能够吸引各地才子的书院。只要做好了这两件事情,我们就可以确定自己在淮安府的地位,而不怕别的州县和我们抢饭碗了!”
韩猛在做村官的时候,难免要接触到这些地方发展的资料文献,看得多了,也就懂的多了,眼下便是照搬的一套资料模板,把徐岳给说的服服帖帖。
徐岳虽然有文人相轻,死不服输的性子,但是他毕竟也算的上是个君子,听韩猛说的头头是道,驳的自己哑口无言,他也不多?嗦,当下作揖说道:“韩大人见识卓绝,学生佩服!”
韩猛微笑着点了点头,韩猛清楚,这是徐岳真正的被自己说收服了,而且是心服口服,以后再也不会质疑自己的任何能力。
“呵呵,本官也就是随便那么一说,其实本官初到任上,什么都不懂,很多地方还是要请教徐先生才行的。”
徐岳连忙说道:“大人这一席话,真是让学生茅塞顿开,佩服,佩服。大人虽然是初到任上,但是此番见识,确实不输给那些为官多年的前辈了。”
韩猛接着说:“不仅如此,学堂从来都是吸纳人气的地方,你看着吧,海陵军事学院这么一开工,以后周围必然是商贾汇聚,也必然会认许多人在附近定居,城门外从此就会繁华起来了。”
“大人所言极是!”徐岳忽然发现,短短的几天,这位书呆子大人,彷佛一瞬间开窍了,总是有着出人意料的想法,并且远远的胜过了自己,真不知道他请自己来做什么的,不过这么个天才一般的人物找自己打下手,也算是没埋没自己吧。
以繁华的都市吸引人才,以恢弘的书院繁荣地方,两者相互依存,真是妙极妙极,正是阴阳存合之道,相互依存,相互扶持,虽然是年轻的县令,做事确是如此的老辣,年轻的县令大人前程似锦啊!
韩猛站起身来,伸了个懒腰向徐岳说道:“走,我们到外面走走去,给海陵军事学院选选地方。”
好几天了,哥终于要出关了,再不出关,身体也就要散架了。
韩猛来到了这个时期之后,忽然想起自己还是一个单身,不过他这个时候倒是不着急了,反正自己是个县令,大姑娘都排成队的等着自己选,还怕找不到美女吗?慢慢来,要找就找适合自己的。
……………………………………………………………………………………………………
放一章3000字的嘿嘿
鼓舞一下士气,昨天爆发了,码字码的顺了,就多发点,自己也开心
也顺便拉点推荐票
大伙把推荐票集群的砸来吧,决不嫌多哈哈
不管怎么说,这收藏数量是推荐数量的2倍。。。。有点……对吧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