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历,简历,还是简历
十一月份的一天,小B电话告诉我他进了一个颇具名气的财务公司,是他梦寐以求的。我由衷地为他高兴。助人的快感和成就感油然而生,这更坚定了我要以己之力帮助那些有需要的朋友的想法。
按面试中程序的重要性考虑,我确定在讲座中具体分析的第一个着眼点就是简历。
第十讲:失败简历五宗罪
这两个月来,有一百多位网友发来简历让我帮忙提建议或者修改。很客观地说,很多网友就其本人的资历而言都很不错,有硕士甚至是留洋的博士,而且多数简历在形式上感觉都还不错,只是在内容的罗列上,多多少少有一些缺憾。比如,内容太过具体,或者太过笼统;缺乏条理性;主次不分,没有重点;主观性的判断多,客观性的例证少;无清晰的求职目标等等。一些面试官在简历海选的时候,往往容易被一些厉害的简历所“谋杀”。
如果把求职者本人看作是企业制造的产品,简历就好比是企业推销产品的时候最常使用的推销手段――广告,广告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产品销售的效果。{手.打/吧 Shouda8.Com首发}这里想表达的好坏不是指是否是很好或者很差,而是指是否能够吸引大众的眼球。其实很多鲜明的事例已经证明好东西不一定就代表一定会有市场吸引力,或者市场前景看好;稍差的也就不能完全代表没有市场需求。能否成功地将自己推荐给企业,成功进入企业搜索的范围,简历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成败。
在这里我想简单评列一下,我看到过的最具杀伤力的简历“五宗罪”。
格式混乱(或者说格式过分复杂花哨)。很多朋友为了追求简历的格式美观、样式新颖,往往在格式、字体和美工上花了很大的工夫。使用多种艺术字体和漂亮的格式,软件也相对先进,如果招聘方使用的软件有限,很可能会导致格式乱七八糟甚至打不开,我就曾碰到过这样的情形。当然也有碰到过分花哨,让人很难接受的简历。曾见过应届毕业生的简历,硕大名字占据页面的左上角,排版非常花哨和繁杂,至少用了不下十种字体,而且整整一本有十多页。我第一眼的感觉,就是只看到了他的名字和花哨复杂的格式,如果在平时我会有耐性认真的阅读,但在筛选的过程中,由于时间和阅读量的原因,肯定会产生一点点情绪或者说是成见。因此,整洁的简历可以给阅读者提供舒适的阅读感觉,进而增加自己晋级的可能性。
缺乏条理。有些求职者往往不太注重简历的条理和顺序,仅仅把自己相关的内容“放”到简历上,导致简历在被阅读的时候产生困难。有一份简历让我印象非常深刻。最上方是名字和手机,然后按顺序是个人评价、特长、证书、学习经历、培训经历、技能、工作经历、个性。光看这些段落标题,这位仁兄的简历给人的感觉只剩“紊乱”二字。古语说的好,见字如见人,文章写的如此,人也就大概如此吧。因此,形象不光体现在求职者的外表上,有时一份简历就是最好的工作形象说明。有条理的简历,很可能会给人留下工作思路清晰的好印象。
空洞无物。很多简历非常清晰亮丽。但是仔细阅读起来总觉得信息不全,空洞了一点。我曾见过这样的简历,一位在某跨国大公司工作两年的副总裁秘书,让我很惊异的是,她的工作经验里只写了一条,协助副总裁处理各项公司业务。尽管简历形象上非常专业,但关键内容实在空洞,缺乏说服力,很难让阅读者产生共鸣。所以在注重形象的同时更需要注重内涵的充实。
缺乏针对性。这是很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看到过很多简历,不但格式清晰、条理顺畅,而且文字简练同时又内容充实。但是相对于应聘职位来说,根本上缺乏针对性。碰到过这样一位女性朋友的简历,有很好的学历和专业背景,有著名跨国企业的工作经历,但是简历上工作背景的介绍主要是基于日常行政事务性的工作,而和我们招聘的分析性工作职位,尽管同属一个部门,但是工作性质和职能完全不同。就好比给需要干衣机的客户提供一台优质洗衣机是一个道理。因为一般企业都希望找到得是能够尽快进入角色的、有匹配工作经历、专业和学历的人才,所以简历更需要反映的是与应聘职位相匹配的经历、专长和学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