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 访签(10)
作者:洞隐楼主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728

左秋明故意要引他说话,问道:“那店门外的对联可是这位老先生写的吗?”那老头许久才抬起头来,眯着眼睛说道:“正是不才,请问有何指教?”只见左秋明适才听了那老板和几名茶客的一番对话,本以为他会是一个浑浑噩噩的老糊涂,却不料这老者眉目精神,竟然很有些仙风道骨之气,不由一怔,又听这老者说话文邹得体,心下好生奇怪,只觉他并不像是个放浪形骸之人,连忙说道:“不敢不敢,指教哪里谈得上,只是觉得那对联的口气未免太大了些。(手机阅读本章节请登陆 wap.shouda8.com)”那老者清朗的笑了起来,说道:“你以为那是我在自夸吗?我那联是劝人读书之意,却不知学海无涯,若是能通读诸书,又岂止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而已?”左秋明心中顿时升起“惭愧”二字,说道:“老先生见识渊博,高瞻远瞩,令人佩服。”那老者点点头道:“这位先生与老朽很是谈得来,不妨坐下长叙。”说完指了指身旁的一张空椅。

左秋明忽然心意一动,暗想:“且不管这老头行为举止有多怪,但他的见识与文学造诣却是不浅。陈兄的那诗谜尚未找到答案,虽然不能和这老头明说,倒也可以旁敲侧击的问一下,或许还能问出个眉目。”心下主意既定,当下走过去,欣然坐定,问道:“不知这位老先生如何称呼?”那老者简短地答道:“我姓唐。”三字出口,再无他话。左秋明心下奇怪何以这老者不问自己的来历,口上却不好讲什么,说道:“原来是唐老伯,幸会幸会!”停顿了一下,单刀直入:“请问唐老伯对诗词可有研究?”

唐老伯点头道:“平日也略有研读,但可惜根骨不佳,拙作几篇,都浮于皮毛,始终摸不到精髓。”左秋明笑道:“唐老伯未免太过自谦了!那可曾有听说过诗谜么?”唐老伯转头望着他,道:“你说诗谜?”左秋明点头道:“不错,便是一则谜语隐藏在诗中,全诗便是一道谜题。” 唐老伯捋弄着胡须,说道:“类似此等东西那是不少的,只不过老夫年迈,已经没有许多脑力来赏玩,故而多是看过便罢,不曾细究。”左秋明心道:“果然不出我所料。”面上却是不动声色,继续问道:“晚生平时倒是很喜好此类诗文,不知唐老伯是否可以指教一二?”

唐老伯摇头道:“我已经说过,虽然见过不少,却未曾拾起,又何从指教呢?”顿了一顿,又道:“不过你这一问,倒让我想起一则关于诗谜的故事。”左秋明靠近了些,说道:“哦?是什么故事,还请唐老伯给我说一说?”

唐老伯道:“这故事说的是诗仙李白,那年他正途经金陵,忽然在道旁看见一家卖醋的人家,那铺子上挂了一张招牌,上书‘佳醋’二字。李白便走入铺子,那老板见有人进来,忙上前招呼道:‘不知客官要些什么?’李白忽然兴起,便说了一篇诗谜:‘一人一口又一丁,竹林有寺没有僧。女人怀中抱一子,二十一日酉时生。’”说完,拿起桌上的毛笔,将这诗写在白纸之上交于左秋明。左秋明接过,端详半日,不明所以,问道:“这却是在说什么意思?”唐老伯笑道:“哈哈,故事中那卖醋的老板一听便晓得了,心想原来他是问我‘何等好醋?’”左秋明奇道:“‘何等好醋’?那老板是如何解出来的?”

唐老伯又拿出一张纸,边说边写:“那诗的第一句‘一人一口又一丁’”在纸上写了一个“何”字,说道:“这‘何’字拆开岂不就是一‘人’、一‘口’和一个‘丁’吗?”又写下一个“等”字,道:“‘竹林有寺没有僧’,‘竹’下一个‘寺’字、又再无其他,可不就是一个‘等’字?”写下一个“好”字,道:“‘女人怀中抱一子’,一女一子,合二为‘好’。”写下一个“醋”字,道:“‘二十一日酉时生’,最后这一字虽有些复杂,但也不脱规矩,‘二十一日’是个‘昔’字,旁边再加一个‘酉’,可不就是一个‘醋’字?”左秋明听罢,不由连连称奇,心下想:“每一句话便是所指一字,这果然是一个解法,回去不妨试验试验。若不是这唐老伯指教,恐怕永远也想不到这一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