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洛阳后,董卓心中还是觉得恐怖,被人追着到处跑,而且跑到哪儿都不安全,人家一直在屁股后边儿喊打喊杀,真是要了亲命了。这种经历是他这一生都没办法忘记的恶梦。
喘息刚定,董卓也想起了之前李儒所说的话。潼关、函谷关,是连接洛阳与长安的两座雄关,素来有天险之称。两座关口都建在两山之间,城墙高厚,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更要命的是关前空地狭小,根本不适合大军展开,就算是你有百万大军也没辙,一次最多投入攻城的,不会超过五千人。
如今两座雄关都在人家手里,想打你就打你,半夜起来上厕所了,突然想起来要弄你一下,也成。你还不能还击,天险的名头不是吹出来的,那是用无数士兵的血喊出来的,每座关口只要有个两三千人把守,你就只能干瞪眼。去再多人也是白搭。
从那儿路过也不是一回两回了,对两地的情况,董卓还是非常熟的。这种感觉不好受啊,总有人在背后惦记着你。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这确实是一句至理名言啊。
“贤婿,如今天两座关口怕是已落入了尹天手中了,从函谷关往东直到洛阳,这一路都无险可守,如何是好啊?”董卓坐在堂上,一副蛋疼的表情,望着下首站着的李儒。
李儒叹了一口气,摇头道:“如今,也是没有办法了。强攻肯定不行,损失太大不说,还很难攻下。若是之前能够一鼓作气,追击尹天,他未必能到得了函谷关。将他消灭在关外,才是上策啊。唉。。。。。。”
手下第一谋士,一向以足智多谋而著称的李儒都没有办法了,董卓现在才明白,当初的决定是多么愚蠢。
但从这次战斗中,董卓也明白了一件事,朝庭的兵马,虽说已受自己控制了,但毕竟是新入伙的,军心不稳。就拿这次战斗来说,要是他们肯拼死命,尹天哪里能跑得掉,何至于自己被追得满天跑那么狼狈。
如今,剩下的,只能是叹息。出了这件事,董卓更加疯狂的加强了对朝庭众人以及军队的控制。稍有不从,便要杀人全家,强/奸人家妻女,相当恐怖。整个洛阳一片乌烟瘴气,人心惶惶。
。。。。。。
再说尹天率部终于到达了函谷关。高顺和守关大将张任连忙出迎。
“四弟,长安情况如何?”刚停下脚,尹天就急忙问道,长安是他现在唯一的寄托啊,要是出了事,可就玩儿大发了。
“五弟已带着你的印绶去了,昨天传来消息,皇甫嵩并未有不当举动,而是乖乖的交出了兵权。但皇甫嵩本人如何处置还要大哥你回去决定。另外,潼关也已拿下,目前由刘辟、龚都率一千人把守。”
听着张任的话,尹天点了点头,心里对这个战果还是很满意的。
“函谷关原有守军三千,在我军突袭下,有过短暂抵抗便全部投降,还有潼关原有守军三千,也是全部投降,这降兵如何处置?还要大哥定夺。”
“嗯,先说说你们怎么做的?竟能如此轻易拿下两座雄关。”
“这也要得益于大哥的印绶,这是朝庭发下来的,守关将领不敢不放行,我们进入关内,一次突袭,就得手了。”
“长安方面难道没有得到消息?”
“我们事先派了一小队人马过了关在当口要道设下了埋伏,在大军到达长安之前,不许任何人通过。在五弟到长安之时,皇甫嵩还不知道这些事情呢,所以只能听由我们安排。”
“呵呵,好啊。你跟五弟都是智勇双全的人,凡事能多考虑,我何愁大事不成。”
顿了一顿,尹天又道:“函谷关原来的守将是谁?”
“徐义,在我们突袭之时,被我给杀了。潼关守将丁忧,也被五弟杀了。”
“嗯,办得好,这两个人留下来反倒增加麻烦。你领了多少人马守函谷关?”
“一千五百人。我跟五弟商议了,这一关关系着大哥的退路,若这一关丢了,大哥的性命堪忧,故而我亲自率了重兵防守,交给别人,我不放心。”
有兄弟就是好啊,看着张任,尹天心里涌起一股温暖。
在函谷关休整了三天,尹天率部准备再度上路。当然,在出发前,有件事情,还是必须先解决了。
“丁大人,如今已经安全了,董卓短期之内绝不敢攻关。不知大人作何打算呢?”尹天笑吟吟的望着丁原问道。
丁原沉思片刻,叹了口气道:“并州是回不去了,如今洛阳被董卓所据,我再想回并州已不可能了,想来,现在并州也换了别人作主了。我想从今以后,跟随你,不知意下如何?”
尹天扭头一看,原来是丁原。笑问道:“丁大人,你我同为一州刺史,这谁听谁的啊?这样,怕是不妥吧?”
“泽民高义,救我及数千将士性命,原感激不尽。我情愿为一郡太守,不知肯收留否?”丁原颇有些沉重的说着。
跟着我?尹天看了看丁原身后的两千余骑,打了败仗能够跑出来的,都是强人啊,这群人也是个个膘悍,若是能收了这支军队,当然是好事一桩了。还有吕布那小子,牛人啊,以后要是跟着老子混,感觉还是挺不错的。至于这小子反复无常,那个以后再看呗。
不过,要想跟着老子,就得听老子的,才子可不收像刘备那孙子一样的人物,每次投靠人总是惦记着人家的家业,老子没那么傻。
心里想得明白,尹天道:“丁大人,明人不说暗话,你想率部跟着我,可以,但我有一个条件。若是能答应,我就同意。若是不答应,我也没办法。”
“请讲。”丁原睁大了眼,等待着决定他命运的话。
“要跟着我,必须以我的部下的身分。”
这句话的意思,相当明白了,投靠过去,意味着失去了兵权,失去了自由,从今往后就得听人家的了,丁原以耐人寻味的眼光看了看尹天,最终落寞道:“但凭大人作主。”
“好,我要的就是你这句话。我以雍州刺史的名义,封你为校尉,你的部队,我不动你的,仍由你率领着把守函谷关。如何?”尹天直盯着丁原的眼睛,那是最能表现一个人心里的窗口。
丁原愣了一下,既而又道:“原岂敢有违,愿为主公把守函谷关。”
说着,拜了下去。人家说得明白了,要在这儿避难,只能以部下的身分,不认主公,是不干的。丁原也曾是一州刺史,如今却要屈于人下,心中虽有不愿意,但谁叫自己败了呢,败得没有本钱了,只能如此了。他也只好认了。
尹天快步上前扶起,道:“好,从今以后,你便是我的部下,只要你不背叛我,我绝不亏待你。”
“多谢主公。”丁原站起身来,心里也不知道是什么滋味。
尹天心里是很高兴的,丁原虽说也是四十好几了,可仍然算得上一员猛将啊,史书上也记载过,此人武猛,善骑射,能上史书的,怎么也有几把刷子。再都还有个吕布,这是个让人恨,却又让人爱的主儿,不知道能不能最终降伏他,为自己所用。
尹天颇有些兴奋的想着。然而他却不知道,正是由于他今天的这一举措,会最终导致他丢掉函谷关。
。。。。。。
“出发。”尹天一声喝令,率着大军往潼关而去。留下丁原及所部两千余人镇守函谷关。
他把降兵也带走了。
到了潼关,刘辟、龚都出迎。
尹天又下发了一道命令,从两关的六千降兵中,选出三千精壮,以张任为将,镇守潼关,刘辟、龚都二人为副。
其余降兵统统安置在关内附近种地。
带着部队,经过了数天的奔波,尹天一路,终于到了长安。
长安,作为西汉的首都,确是有着它的优点。虽然经历了王莽之乱,长安遭到过破坏,但主体并未动摇,只是毁了宫殿而已。高厚的城墙依然挺立着,其规模之巨大,甚至比洛阳也不差分毫。大城市就是大城市啊。
坐在大堂中,看着手下众将,尹天很高兴。当土匪,讨黄巾,斗刘备,败董卓,一路起来,有过迷惑,困苦,但现在好了,自己成了一州刺史,争霸天下的本钱,到手了。
袁绍、曹操等人如今还没有一块自己的地盘,以后,他们还能跟我拼吗?
长安下辖陇西、南安、天水、扶风、冯翊、京兆、安定、新平、北地、广魏数郡。而尹天现在实际控制的,也仅仅有长安到两关之间的一片土地,他这个刺史目前仅仅相当于一个郡守。
大乱将至,必须快速的控制雍州境内其它郡县,这成了当前首要的任务。
第一步,彻底控制长安。
原皇甫嵩所部的三万士兵,尹天从中挑选了一万人,编入自己军中。再从剩下的士兵当中挑了五千人,划归皇甫嵩。其余人,就地安排兵转农。
关于皇甫嵩本人,这个人还是有点军事能力的,也还算正直,杀了可惜,但留在身边很麻烦,故而尹天让刘辩降旨,封皇甫嵩为北地太守。
这是娄圭这老小子出的主意。
北地郡是雍州最北边的一个郡,此地长年遭受外族的侵扰,连续几个无能的太守,几乎都快把郡城给丢了。
要是得知整个事件的经过,皇甫嵩虽然肯定会不满意尹天挟持皇帝的做法,但当他到了北地,会一心一意的抗击鲜卑人,就因为他的正直,他纵然不愿意受“奸臣”尹天的指派,但他更不愿意看到大汉百姓受外族屠杀。
把他安在这个位置是绝对很合适的,从地理位置来看,北地郡离长安也比较远,基本威胁不到长安。
既发挥了皇甫嵩的军事才能,又解决了鲜卑的侵扰,巩固了长安以北的防卫,还把皇甫嵩给调开了,这一计,确实是一举数得。娄圭这老小子的确很有些道道。
皇甫嵩带着他的五千人前去赴任了,直到走出长安的那一刻,他也没弄明白,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