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调查
作者:楚心斋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799

雨一直下,丝毫没有要停止的意思,车子在雨中艰难地行进,前前后后全是白花花的雨水,象海里的巨浪一样,“哗哗”的堆云卷雪,扑打着车子。

薄荷蜷缩在座位上。因为是组长,她只能坐在驾驶座旁。司机很高兴,不时偏头看她,想和她说话,可是她一直紧闭着眼,睡着了一样,一动不动,他只好作罢。

薄荷的心里,也和外面这世界一样,巨浪滔天,大雨如注。她决绝地分手,却斩不断回忆,两年的恩恩爱爱,缠绵缱倦,他的音容笑貌,一举一动,千丝万缕,千刀万刻,把她的心划得伤痕累累,血迹斑斑。她不敢想象没有他的日子,他却千真万确抛弃了她,抛弃了他和她的孩子。她的世界毁灭了,她没有继续活下去的勇气。

司机百无聊赖,打开了音响,车厢里立刻充满一个哀伤的男中音和他如诉如泣的歌声:

“是否爱就是忍耐不问该不该都怪我没能耐转身走开难道牺牲才精彩伤痛才实在要为你流下泪来才证明是爱你的感情太易割爱把未来转眼就删改我的心却为你空白了一块如果这都不算爱我有什么好悲哀谢谢你的慷慨是我自己活该如果这都不算爱我有什么好悲哀你只要被期待不要真正去爱”

薄荷泪流满面,是啊,是她活该。她铁了心思要来这个江南小城,不惜把年迈的父母孤零零丢在北方寒冷的小镇,就是为了受这样的伤;她把爱了她十几年、无怨无悔跟着她抛家别舍来这个江南小城的男人逼去了另一个世界,就是为了这个结局。她真的是活该啊。

她扭过脸,面朝车窗,任凭泪水狂拥而下,瞬间打湿了椅背。

黄昏时,调查组终于赶到了县城。下车时,迎接他们的县干部赶过来帮薄荷拎行李,惊讶地看着她说:“薄科,你的眼睛怎么肿得这么厉害。不知道的人,会以为你大哭过呢。”

连着几天,薄荷象行尸走肉一样,浑浑噩噩,任县里拖着看这里看那里。在一大片一望无垠、蓊蓊郁郁的果园前,县里干部冲着她手一挥,说:“这就是我们扶助的两百亩桔园项目。”她被果园的气势镇住了。在另一个县,她被拖到一座高山上,绵延不绝的一大座山,满山遍野种的全是金银花。而第三个县,带她看的却是一个产值上亿的私营企业,说扶贫款投到了这个企业里,企业安排村里人工作,从而帮助他们脱贫致富了。

到了第五天,因为连日的应酬,以及天天流连在田间地头、深山果园等世外桃源般的环境里,分手的伤口象打了一针麻药,变得有些钝痛,有些麻木,薄荷的精神终于集中到了工作上,发现项目点是一个不大的养猪场,由一家人经营。

调查情况汇总时,一直没发言的薄荷终于说话了。她按照惯例,首先用大量的篇幅,肯定了最后这个扶贫项目点资金管理规范、扶助了一户人脱贫致富等成绩,末尾,才指出项目存在着辐射面不广、帮扶成效不大的问题,希望县里好好研究改正。

薄荷话音刚落,县里的杨局长坐不住了,咄咄逼人的反驳薄荷说:“我们这个项目搞得非常好,省里的程副厅长来检查过几次,每次都夸我们做得好。”

“我没有说项目做得不好。是做的很好,只是还有需要改善和进一步完善的地方。”薄荷耐心地解释说。

“程副厅长检查了很多次,次次都夸好,还说要全省推广,让大家都学习我们的做法。杨局长非常不服气的反驳说。调查组所以成员都看着薄荷。

“项目确实做的很好,有值得学习推广的地方。但是,也存在着可以更加完善的地方。”薄荷说,心底的火开始往上冒。

“前不久,诸厅长也来检查了,竖着大拇指夸我们做的好呢!”杨局长搬出更高的领导,压薄荷说。

薄荷终于生气了。她压住怒火,看着得意洋洋地杨局长,用一种平静而略带挖苦的语气,很不客气地说:“如果我回去向诸厅长和程副厅长汇报:你这个项目点,十万元资金,整整八年,却只扶助了一户人家脱贫致富,你认为他们谁还会夸你做得好?谁还认为值得学习推广?!我倒想看看,了解了这个情况后,他们谁还会树大拇指!”

杨局长的脸变得雪白,哑口无言地低下了头。

晚饭时,薄荷得到通知,诸厅长到县里来了。其实这几天,他也一直在各个调查组之间巡查,了解情况。不知谁多嘴,把下午薄荷和县里开会的情况,一五一十地学给了他听。所以,晚饭时,他让薄荷坐在他旁边,以示支持和关爱,并且,当着薄荷的面,频频对满桌市里、县里的干部夸奖她说:“这是我们厅里最优秀的干部,名牌大学文学硕士。前途无量的。”一桌子人“啧啧”羡慕着,纷纷端着杯子来给薄荷敬酒,满口夸赞她奉承她的话,让薄荷应接不暇。

晚饭后,薄荷和调查组副组长一起,到诸厅长房间里汇报这几天的调查情况。

薄荷简单介绍了各个项目点的情况后,总结说:“我认为项目远没有我们以前评估的那么好。有几大硬伤,一是资金有挪用的情况。比如县里说投给私营企业,实际上,产值几千万上亿的企业,根本不需要区区几万元的项目资金。而且,没有这点项目资金,企业一样就近要从村里招工。二是项目效益被盲目夸大。每个项目,资金都只有十万元左右,但县里给我们看的项目点都是投资几千万元、规模无比宏大。三是管理方式和评估办法有待改进。”

薄荷滔滔不绝地说了两个多小时。诸厅长一直认真听着,不时慎重的点点头。

第二天,薄荷带着调查组赶去另一个项目点,还在半路上,就陆续接到很多同事的电话,说诸厅长走到哪都表扬她,说她调查仔细认真,能敏锐地发现问题,有思想,有深度,让大家向她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