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赴宫宴才能大展 失颜面心…
作者:水慕荧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495

殿内众人皆跪地拜道:“万岁万岁万万岁。”

太宗携长孙皇后、杨妃等来至。上面太宗与长孙皇后一席,两边坐的是妃子、皇子与公主一干人等。下面就坐着的是文武大臣及其家眷。而绮妍,太宗特意安排在了公主席上,与太子承乾坐了个对面,也是离太宗席位最近的位置。

长孙皇后看到绮妍,果然是倾国之色,仪态万千,深有名门风范,眉宇间流露出的气质更是显得与众不同。

太宗问皇后如何,皇后则笑言:“常人所不及,就是不知道她性情德才怎么样。”

“不如殿前一试。”说着,太宗便唤绮妍一声。

绮妍立即起身,只听太宗又道:“坐下,坐下,不要拘束。”

绮妍点头应了声,便安坐于席上。

太宗道:“朕前日从书中看到一句成语,叫‘白驹过隙’,一时想不起来它语出何处,你能否为朕解释一番?”

绮妍当然知道太宗是有意考她的,此时若是装作不知,以太宗的聪明,定会猜得到她是有意隐藏才能。不如既来之则安之。

“‘白驹过隙’是说时光飞快,语出《庄子 知北游》。”

“那‘买椟还珠’呢?”皇后问。

“回皇后娘娘,这是一个典故,楚国人去郑国买珍珠,将珍珠装在华贵的匣子里,郑国人就买了匣子而退了珍珠,指的是人无眼界,取舍不当。语出《韩非子 外储说左上》。”

皇后赞道:“小姐果然博学多才。”

“皇后谬赞了,绮妍不过是多读了几本书罢了,博学还不敢当。”

承乾在来之前,就听太宗提过绮妍的事,本来不在意,多一个妃子,对他来讲,没什么损失,但看自己的母后这样夸赞这个女子,而对自己平日又及其严格,心下不服,便对绮妍道:“敢不敢当得比试一下才知道,本太子想与小姐切磋切磋,如何?”

“好啊!”太宗看承乾主动交结绮妍,心中欢喜道。

“不知太子要怎么切磋?”绮妍镇定自若道。

“父皇昨日命我读一本书,书中有一段我记忆犹新,我开个头,请绮妍小姐接下去,怎么样?”

“大皇兄,你读的都是父皇指定的皇子必读本,绮妍姐姐怎么会去读?你分明是故意的!”李恪在一旁为绮妍鸣不平。

绮妍知太子有意刁难,依旧道:“太子请说。”

承乾得意一笑,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听好了啊,‘仆窃不逊,近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

听承乾声音停下,绮妍接口道:“‘稽其成,败兴坏之理,凡百计篇,亦欲以究天下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是司马迁《史记》的自序。”

承乾还是不服,又道:“汉刺史乘传周所行郡国,无适所治”。

绮妍接道:“‘中兴所治有定处,旧常以八月巡行所部,录囚徒,考殿最。初岁尽诣京师奏事。中兴但因计吏,不复自诣京师’,这是引自《通典 职官》。”

承乾心中一急,随口拈来一句就说:“从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再欲往下说时,竟记不起书中的话。

绮妍见承乾面有难色,立即接道:“‘大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出自《庄子 无论篇第十七》。”

承乾原本是想让绮妍当众失了颜面,一来可以彰显自己学富五车,二来即使日后娶了绮妍也能将她牢牢控制在手。如今只恨自己才疏志大,明知刚才绮妍是有意为他圆场,但他心中却更加对绮妍有怨气。想他堂堂一个太子,怎能输给一个民女?

长孙无忌等人又岂看不出承乾的实力略逊绮妍?但为顾及太宗颜面,都纷纷称赞承乾与绮妍两个同样学识渊博。

羡素来不喜欢这样的场面,一个人闷闷的在那喝酒。绮妍坐在席间,余光飘向君羡,看他那样闷烦,心中也随之升起一番愁绪。而李恪既无兴趣跟皇子们喝酒,也无心听大臣们的议论,呆坐在承乾旁边,痴痴望着绮妍。

不只他们三人,连同太宗、皇后、杨妃等,都各怀有各的心思。太宗是一心想撮合太子跟绮妍,杨妃注视着李恪,担心着他那双含情目会被太宗注意到。而皇后,自刚才绮妍与太子切磋后,就一直低头沉思,眉间深锁,她深知自己的儿子才能一般,没有绮妍那样的睿智,连心胸气魄也比不了这个女子,日后若是进了东宫,恐怕东宫会不得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