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十八 风云起(九)
作者:建戎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5027

赵信友这些日子的心情本就很糟糕,那个叫陈宏的小混混是混得越来越风生水起,眼看着在这县城老百姓只认陈宏不知县令为谁了,自己却是因为太守的缘故不敢多动,憋屈的心情就算是有漂亮的夫人日夜陪伴,也是难以消解。

这已经够让他头疼了,现在又从洪县的外面来了一帮难民,难民这种事是年年都有的,但是一般都是十几、几十的就算不错的了,官府基本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那些有钱的商户救济下,也就过去了。

但是这次不同,这次来的是一两千人的阵势,而且从邻县得到的消息,还有不少人在往这边赶来,这次怎么着官府都要出面的。

“诶!”叹了口气,赵信友在客厅的椅子上,皱着眉仰躺在了上去,正在客厅指使着丫鬟整理卫生的夫人梁氏立刻走上前,来到他的身后伸出纤手在赵信友的额头两侧,慢慢的帮他按摩起来。

梁氏伺候赵信友的时候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当然是对他很了解,知道他在为事情苦恼,她边帮赵信友按摩边道:“老爷,什么事情这么劳神,您不会还在为洪帮的事情苦恼吧?”

“嗯!”在梁氏的按摩下,赵信友闭着眼睛,舒服的呻吟了一声,道:“诶!比起现在这事,那个叫陈宏的小子的事情,根本算不上事。”

梁氏抿嘴一笑,露出两个酒窝,道:“哦,老爷,您这话可是让我不解了,现在还有什么事情比那陈宏的事情大的。”梁氏可是知道赵信友为了陈宏的事情,整宿的睡不好觉,每听到一次陈宏的消息,他都要砸东西,家中的瓷器被他砸了好些。

赵信友道:“还真有,一直担心的南边的难民,已经过来了,城外就有一两千的难民在等着呢。”

“难民?”梁氏想了下道,“难民就难民了,又不是没有过,这些人估计是要往京师汴梁去的,您就安排下让他们过去不就好了。”

抬手让梁氏停下来,赵信友睁开眼坐起来道:“话不是这么简单的,如果他们只是路过一下,我也就不会这么苦恼了,直接打发那些商户救济下就好,但是现在他们想要留下来。”

“留下来!”梁氏惊道,县令所辖县里人口增长,这是县令教化有道之功,按说是要高兴的,但是这些是逃难的难民,不安定因素太多。

“是啊!”赵信友站起身捋了下他的胡须,点头道,“刚刚就在接到报告说有大批的难民过来后不久,就来了个难民的代表,说想在我们洪县定住下来。”

“老爷是怎么回的?”梁氏问。

“我当然是不允许了。”赵信友道,“但是这些难民既然决定留下来,肯定不会那么简单的,一次不行,我想他们还会再来的。”

一帮难民接受了吧,太危险;不接受吧,又怕被人给参上一本,“啪!”赵信友猛的拍了下桌子,狠狠道:“娘的,这帮难民怎么都往这边跑来。”

梁氏站在后面凝眉想了下道:“老爷,太守那边您上报了么?”

赵信友脸色一愣道:“还没有!”

“那您快点啊!”梁氏道,“再晚可就来不及了。”

赵信友立刻参透,面露喜色一把抓住梁氏的手道:“夫人高见,现在把消息递出去,那责任就由太守那边担着,要是迟了被有心人参上,可就是我处置不力了。”

赶紧对外喊道:“来人,去叫赵广过来。”

“老爷,我就在呢!”赵广躬身从外面走了进来,禀道。

赵信友快步走向客厅旁的房间的书桌上,摊开一张纸,夫人帮着他磨墨,赵信友提笔写了起来,口中说道:“我这里有封信,你等下出去,快马送到太守那里。”

“是!”赵广想要上前接过梁氏磨墨,却被梁氏止住。

不一会儿,信写好,赵信友将信用信封装好,沾上蜡,递给赵广:“快点送出去,这事很紧急。”

“是,小的一定吩咐他们快马加鞭送过去。”接过去赵广退步走了出去。

赵广一出去,后面就紧跟着走进一个下人,那下人进来禀道:“老爷,县丞、主簿两位大人以及宁捕头,还有商行的寇掌柜的和洪帮的陈帮主,都已在前衙等候。”

“他们怎么来了?”梁氏诧异的问道。

赵信友知道他问的不是县城和主簿,而是寇德清和陈宏,从丫鬟手中接过布擦拭了手,道:“外面那么多的难民,寇德清的商行这次当然是要出大头了,至于那个陈宏,哼!现在他在洪县可是比我这县令威风多了,外面的那些难民想要稳住,还得靠着他的。”

梁氏上前帮着赵信友整理好衣服,赵信友向外走去:“那我过去了。”

前衙的大堂内,陈宏和寇德清已经坐在那里和几位衙门的人聊着天,宁武没话说,大家是老交情了,基本每天都会遇上,县丞程科章则是个老油条,见到陈宏这个先下洪县最当势的人,立刻就是一口一个老弟的叫了起来,他那已经可当陈宏爷爷的年龄,老弟二字叫的陈宏直发憷。

倒是主簿乌惠民,他原本是个落榜秀才,因为中举无望而到洪县做了算账了,混了些年后现在当上了主簿,不过他的身上读书人的气势却在,对于陈宏这个混混,可是很看不上眼,只是闷头喝着茶,对于陈宏的打招呼也只是看了眼点了下。

就在陈宏和其他几人聊着事,而主簿乌惠民则在一旁喝着茶的时候,赵信友迈着大步从后面走了出来。

众人赶紧起身迎候:“草民(属下、下官)拜见县太爷。”

“都坐下,都坐下!”赵信友抬手示意他们坐下,自己也在位置上坐了下去,抬眼看了下四周的人,他道:“这次叫大家来,为什么事情,我想大家也知道的差不多了。”

“是!”众人回道,刚刚几个人围着谈的也就是这事,县丞程科章可是对这个的消息很灵通。

“那就好!那我就简单直接的说吧!”赵信友道,“这些难民想要在咱们洪县住下来,如果按照往常呢,我们也不是不可以答应,毕竟也是一两千的人,对于我们洪县的人口增长是很有力的。

但是现在这个时候却不行,一个是今年收上来的粮食大部分都已经被朝廷收了上去,县衙根本没有留多少,二个是这些难民也不是一群不安定的因素,他们都是从南边的乱地而来,很可能对我们洪县的安定造成威胁。”

众人点头,乌惠民道:“那我们就把他们赶出去么?虽然南边的那些县都是这么做的,但是毕竟这么做有违人道,县尊您看?”

娘的,刚刚我说他们的坏处,你也点头,现在却又说什么有违人道,这是让我接受他们了,像是深思一般道:“乌主簿这话在理,却是有违人道,所以本官在为难着,不知如何处理,答应吧,这么些人对于洪县是很重的负担,而且得到消息还有人在往这边来,不答应吧,又有违圣人教诲。难啊!”

众人禁默,程科章又是一副闭目养神的样子,宁武则是脑袋往外看去,不知道外面院中那巴掌大的都是石头铺筑的地面有什么东西吸引着他,而陈宏和寇德清则都是二目平视不发一言。

寇德清在一听说难民的事,就知道这是赵信友又要敲诈自己了,此时他已经做好了让赵信友要价的准备,陈宏则是在心中考虑着这么多的难民,看来乱局已经波及到了这里,太平日子看来是到头了。

众人的沉默让赵信友一阵皱眉,想找个配合自己的都没有,这县令当的可真窝囊,只好“一言堂”了:“此事关系到我洪县上下百姓的安慰,也关系到外面难民的生存,关系是在重大,因此本官已经命人将此事上报给太守,由太守决断此事。”

直接说就是将葫芦踢出去了,话音刚落,那个一直昏昏欲睡的程科章,立刻赞道:“县尊所言甚是,这样重大的事情我等实在是不能很好的做出决断,还是有太守大人代为裁决的好。”

乌惠民对于赵信友的踢皮球,看得清楚,却也清楚洪县此时的余粮根本不够支撑这些难民到明年的,坐在那里没有说话。

“寇掌柜!”赵信友对寇德清道。

“是!”寇德清起身回道。

“坐坐!”赵信友抬手让寇德清坐下,一副爱民的官样,“这次一下子来了如此多的难民,对于县衙是个很不小的负担,却也不能不管,那么就需要你们商行的帮助了。”

赵信友轻声轻气的说着,不知道他贪的人,还以为是在为民请愿的,寇德清是被他敲惯了,这个时侯要立刻配合,不然还有动作:“县尊,您这是折杀小人了,县尊为民办事,咱们这些从商之人帮上一帮,也是应该的,小人回去,立刻通知各家商户,各家合起来开粥棚,救济外面的难民。”

“那就有劳寇掌柜的了。”赵信友满意的点了下头,又转头看向陈宏道,“陈帮主,可也要请你帮忙了。”

陈宏赶紧站起身道:“县尊何敢一个请字,您直接吩咐就可。”心中却是骂起赵信友的祖宗来,我一个混帮会的,能要我帮什么忙,你这不是闲的蛋疼么?

“县衙的捕快,人数实在是有限,外面的难民又多,肯定是比较繁忙,因此县城……”赵信友道。

“没事!”陈宏一副大大咧咧的抢话道,“您放心,难民在的这些天,我洪帮给您看着县城,我看他们谁敢乱来,包您绝对不会发生什么乱事。”

赵信友本来是想要陈宏派帮中的人出去帮着衙役维持着那些难民的秩序,没想到却被陈宏打了茬,人家都已经拍着胸膛说了,自己也不好说什么,只好露着笑脸道:“那就有劳陈帮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