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章开头的理论物理内容,如果读者大大看得懂,咱们拍拍手做个好朋友。如果因为我的文笔,导致读者大大有疑问,那也很正常。类似超弘,超膜,十一维以及相对论之类的说明本来就很艰难,难免有地方说不清楚,问题在我。
------------
相对论有很多矛盾(也许是错误的)地方,所以爱因斯坦不止一次进行过理论修正。
比如为了解释静止宇宙而加入宇宙常数,然后又自己否决了它(我一生中最大的错误,爱因斯坦这样说这件事)。但最后我们又发现,还是需要这个‘数’。最著名的自然是(光速)C速度下的,‘钟慢尺缩’效益,但是为了不出现‘回到过去干掉自己,以防止自己回到过去干掉自己’的矛盾,E=MC2出现了。时空旅行本来能够成立的基础,就这样被否定。
但不是每个人都同意这个观点,于是多重宇宙,平行宇宙,正反宇宙,高维度空间等等想法出现了。理论物理就这样纠结。
起因是由于爱因斯坦坚定的认为:创造这个世界时,一切都是确定的,上帝不抛骰子。(与此相对的,霍金认为‘上帝抛骰子’。)
爱因斯坦也许是最了解‘神’的人,排在他后面的就是霍金(不是因为他对黑洞的描述,而是因为霍金第一位在一定程度上,成功的将相对论与量子力学融合的理论物理学家)。但不管是谁,都无法清楚说明属于‘神’的那一秒到底发生了什么。---也就是我们这个宇宙产生的第一秒。
我们通过相对论很容易理解:物质(质量)等同于能量,并且可以相互转换。那么,在宇宙产生的那一刻,是先有能量还是先有物质呢?(哲学里讨论的: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呢?---是哲学,所以别用生物学解释。这里谈的是因果问题,当然也别去想宗教的内容。)
我们现在的答案,更倾向先有能量,后有物质。---如果先有物质,那么必然的就要有容纳这个物质的空间(不管多小),以及伴随着的时间(这里不仅是因为时空不可分,还有一个很明显的时间点--宇宙诞生的那一刻,必然的是在这个神奇的物质存在以后发生的事情,所以时间必需在此之前就有了。)
但是,如果已经有了空间和时间以及物质,那么一个老问题出现了:这个神奇的物质,是遵循什么客观规律而爆发产生宇宙的呢?并且由此衍生下去的问题是:在此(宇宙诞生)之前的物质形态与之后的物质形态保持不变吗?(也就是所有的客观规律能否一直维持下去。)
我们当然可以很自豪的说:“我们不知道,但这不代表规律不存在!”---很标准的唯物主义者的答案。
而实际上,如果真有那么一个神奇的规律导致神奇的物质产生了神奇的结局---我们的宇宙诞生。那,为什么在最少一百二十亿年,最长两百五十亿年宇宙已经存在的时间里,我们没有机会再碰上一次呢?
我们可以继续很自豪的说:“那是因为,时机未到!”---很标准的唯心主义者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