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看不见的那一半宇宙。
作者:大明星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5074

宇宙很大。。。(读者:最近作者的废话挺多啊!)

在宇宙中,任何条件下,我们都无法观察到宇宙整体。甚至,在经过任意时间的科技发展之后,我们依旧做不到。

我们要面对现实:宇宙只让我们看到他全貌的一个部分。对于我们而言,宇宙始终会有一个隐藏的,无法探知的,神秘所在(我们的微波辐射宇宙全景,仅仅是我们观测到的部分而已)。

这种无可奈何的现实,来源于我们对宇宙开端的设想:宇宙爆发式的起源(宇宙三种诞生方式都是‘爆发’。与之相反,如果我们接受静态宇宙观,那么就有可能描绘出宇宙全景)。

爆发式的起源,代表宇宙将会按照三维整体拓展自身。根据膨胀的时间(比如137亿年),我们可以很简单的判断出,宇宙是一个直径137X2光年的圆球。

最快的速度是‘光’,所有景象的载体也是‘光’,所有探测的手段也依赖‘光’(辐射)。

从宇宙诞生到形成星球,最后产生可以意识到宇宙空间的智慧生物,这最少需要大约50~60亿年的时间(最乐观估计,第一批星球就能产生智慧生命)。也就是说,等我们开始观察宇宙空间的时候,我们已经错过了曾经有过的体验宇宙全景的时间点。

这种‘错过’,永远无法挽回。因为宇宙一直在膨胀着(膨胀速度最低也应该是光速),即便我们以光速向着另外一个宇宙面前进,我们始终间隔着一个极限距离:宇宙爆发点(如果真的有)。

这种现实,让我们不由得幻想着,在另一边的宇宙面里的智慧生物们是否会和我们一样意识到了这一点呢?那么,有没有可能,在未来,两个互相永不可见的宇宙面里的生物,在中间点来一次回合呢?---用不着太费劲,就可以得出肯定的答案:这一天,一定会到来。

而且,和我们在宇宙中位置不同的智慧生物们所观测到的宇宙空间,也不相同。仅仅间隔100光年,我们能看到的宇宙景象也会天差地别。越靠近爆发点,我们越远离宇宙的‘历史时光’。。。

这一切的设想,建立的基础是:宇宙的三维形状是一个‘球’,而不是一个‘面’。我们应该存在的是一个三维球体空间内,而不是在‘球’的表面上,也就是球形管式的空间里。

------------

一个高等智慧生命种群,如果愿意将自己的命运交给‘未知’,简直比宇宙是由作者创造的更不可思议。。。

每一种高等智慧生命,当拥有一定的条件后,都会不断的去尝试掌握自己的未来。而要掌握未来,就必须了解现在。那么进入宇宙,了解宇宙是必定会经历的过程。。。

在暗红色的亚巨星内部。。。未来号里。。。

即便是最外行的科尔,也可以断定,眼前这家伙是高等智慧生物。然而,在陈国豪等人眼前的这个生物体,想尽了一切办法,却最终无法真正的进入到宇宙空间里。。。

“生命的表现形式有很多,生命的起源方式更多。。。”擎天柱的话语,像是个不入流的星相师或者算命师在忽悠人。

这个存在于亚巨星内部的生命,与众不同的地方在于:没有‘身体’。

在一个巨大到无边无际(至少陈国豪看不到边际),由类似丝絮一样的物质组成的网络中,一个又一个表面带有淡蓝色电弧的丝絮组成的团在闪烁着光亮。好像有一些规律,又好像没有,在若干个丝絮团的中央会有一个体积更大一些的团状物,表面一样带着淡蓝色电弧。

这个由小丝絮团围绕大丝絮团的网络,一直延伸到天边,布满整个空间。

未来号就像是一个贸然闯入别人家里的庞然大物,面对着一群微小但充满灵性的生物。

陈国豪眯着眼仔仔细细的对比着这些丝絮团,期望能看到一些这些家伙之间的差异。

“他们是一些拥有无比的智慧,但却没有施展这种智慧的条件的生物。”大家在擎天柱的话语里,听出了一丝悲哀。“他们是来自宇宙的另一边,经过了漫长的旅途。期望能在我们这个宇宙面中,为自己的未来找到出路。”

最后未来号缓慢的停顿在星球内核附近,由于重力关系。。。应该说,因为陈国豪等人还是站在未来号内部的地面上,丝毫没有感觉到来自星球内核的引力,所以在陈国豪的心里,这个内核就像是在对面,而不是在下方,典型的重力错觉(也就是人体自然而然的会把脚下,当作‘地面’)。

擎天柱忽然没头没尾的说了一句:“又小了一些。”

随后,擎天柱对‘未来’说道:“给大家看一下内核,以及周边100公里的扫描图。”

不到3秒钟,在大家眼前展现出一个内核的三维立体图。让人惊奇的是,原本以为在空间中的这些丝絮物质总会与地面保持一个连接,或者说根部应该在地面上(这是常识)。但实际上,这个与地面的联系,太过脆弱了点。。。

空间中,无数丝絮网络,居然只有一个丝絮团伸出了细微的一根丝线插根在地面。布满整个星球内部空间的物质,竟然就依赖这一根丝线才不至于与内核完全脱离关系。。。就算从物理角度看,这也违背常理。

接着,擎天柱对‘未来’下达了一个很奇怪的命令,这个命令的逻辑性简直就像个‘悖论’一样,但又偏偏成立。。。

“将立体图倒推至1亿年前。”

图面在迅速变幻着,在现实里的一秒种,图面变幻的‘历史’也许就度过了几百年。。。

擎天柱像个蹩脚的导游,对着‘景点’解释着:“他们来自另外一个宇宙面。也就是,我们永远‘看’不到的那个宇宙里。。。”

“在那个宇宙面里,物质的运动规律大致与我们相同。但是,他们有独特的地方,他们那没有‘黑洞’但有‘白洞’。。。”

“等等,在另外一个‘宇宙面’里大质量天体最后的演化是什么样子的?”乔克问道。

“整体运行大致与我们这里一样,但是最后一秒,当大质量的天体突破了时空束缚的极限后,他们将形成突破时空障碍的白洞。。。”

乔克有点不耐烦的打断了擎天柱的表述,他说道:“接下去,你是不是想说,在另外一个宇宙面里,充满了白洞,而我们这个宇宙面里都是黑洞。这也是为什么,根据相对论推导出的白洞与黑洞理论,我们只能证明其中之一。。。没谁去过另外一个宇宙面,谁有确确实实的观察过所谓的白洞呢?”

此时,开尔文与赫尔曼都领悟了乔克不耐烦的原因。。。我们称之为‘黑洞’的现象,真的是认为是‘洞’,也就是有‘底部’的一个天文现象。

但是,如果加上了‘白洞’,这个天文现象就会变成一个通道。。。至少理论上,是这样。黑洞的性质是吞噬物质。白洞刚好相反,是喷射物质。而物质不会无缘无故的消失,自然也不会莫名其妙的产生。

黑洞,如果是‘洞’(有底部的存在),那么很容易推导出‘奇点’,也就是密度无限大,等等等等什么物理特性都是无限,偏偏体积无限小的这么一个‘点’。

白洞,却无法解释喷射的物质来源何处(也有一个不是解释的解释:天外有天,宇宙外有宇宙。。。宇宙整个就是个俄罗斯套娃的存在,这是另外一个很长的鬼扯话题)。

乔克很快就把自己不耐烦的原因说了出来:“如果宇宙中的物质,是在两个宇宙面之间单向传递,也就是我们这个宇宙面里的物质在不断的喷射到另外一个宇宙面,那么很快的两者之间的整体密度就会产生差异。”

“这意味着,每间隔一定的时间后,两个宇宙面会来一次逆转的过程。以便物资的分布能从新归于平衡。”乔克的语气越来越不屑,他说道:“难道你要告诉我们,宇宙打算翻个身子?”

在一个封闭的空间里(比如宇宙整体空间),物质(能量)的分布在大体上总是趋于平衡(就好像热传递的结果一样)。如果出现不平衡的现象呢?

“既然整个宇宙遵循的都是一套客观规律,那么我只能告诉你。没错,宇宙的确打算翻个身子。。。这是我们宇宙时空的第一次危机。”擎天柱轻描淡写的回答了乔克的质问,他说道:“中国有一种文化现象叫太极。相信陈国豪博士应该知道。”

陈国豪点了点头。

擎天柱继续说到:“那么宇宙的现状就和太极图显示的差不多,一半是黑洞一半是白洞。间隔一段时间后,就会水**融一次。。。”

大家还在努力消化宇宙会‘翻身’这个现象,此时‘未来’提醒着擎天柱:“他们准备好与我们开始联系了。”

在已经停顿下来的未来号外部,不计其数的丝絮网飘荡着的丝线,轻轻的连接在未来号的外壳之上。淡蓝色的电弧顷刻间就布满了未来号外部,整个飞船看上去就像是变成了一个蓝色的电球。

“我的种族选择了‘智慧’的发展道路,结果掉入了进化的陷阱里。而这些生物也一样选择了单纯的‘智慧’,不过他们更像是爱丽丝一样的存在。只是爱丽丝是身体进化到了极限导致他们的智慧处在类似极限的地步。”擎天柱将话题转换到眼前的这些生物身上,他说道:“这些生命,从一开始就是为了‘智慧’而存在的。。。”

这又是什么意思???

************

大概是因为更新不给力(也许是写的不好,但我不承认),导致收藏掉了一些。

周末没更新,去了广州出差。。。。。。悲哀啊。。。为了生活四处奔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