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长和周一天面对面,抽着烟,都没有说话。
局长狠狠的抽了一口,看着吐出的烟圈在缭绕,抬起头,指着办公桌上的几页纸,很谨慎的问:
“今天才收到的?有没有别的人知道?”
“下午上班,开门看到一封信在办公室内的门边地上,当时认为是收发人员把信从门下面塞了进来,打开看看,发现是一封举报信,举报的事比较特殊,立即就过来向局长汇报,这件事除了你我,暂时没有其他人知道!”
举报信的目标很明确,反映单位这次中层干部提拔有问题,说宋亚军是一个受过处分的人,竟然被研究提拔重用为发展规划处的处长,如果说处分是以前的事,可以不看,那么宋亚军说能力也没有能力,也没有什么功劳和政绩,这样的人提拔,是什么原因?肯定有个别领导得到了好处,希望纪检组能在干部任前公示期间给与查处和纠正,如果不给于纠正,将到市纪委和市领导那里去反映,求一个答复。局长又看了一遍,问周一天:
“你是纪检组长,怎么看这件事?”
周一天是黄天锋之后的纪检组长,说话肯定没有黄天锋的份量,不过也得局长信任。在没有摸清局长的真实意图之前,周一天肯定不敢发表意见。
“事情来的比较突然,看到信后,立即就向过来局长汇报,还没有来得及考虑如何处理!”
把球推给了局长,那是做官做好的保身之道。
局长摇了摇头,叹了口气说,最近一段时间,单位的风气很不正,一些人不做事整天就是惹事,看到别人进步就眼红,到处不负责任的乱议论,要么是这个人进不了有哪个做后台,那个人进步了有谁是背景,认为提拔的人没有关系就不可能,长此下去,就会对整个单位的风气带来很坏的影响,这些人必须给予处理,风气给与改变。
周一天机关工作多年,从局长的话语里知道自己该怎么说,就接上说:
“任用干部,就是要起到点燃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效果,党组选人完全是根据一个人的能力、态度、贡献来考虑的,考察他们也是根据*推荐情况来决定的,不是一个人两个人的观点,群众的眼睛是亮的,宋亚军*推荐过了半数,说明大部分人至少半数以上的人是维护的,是希望提拔他的,任用他可以说是顺应民心,反应民意,完全可以起到积极作用,匿名来信,说明来信本身就不光明,我个人认为,不能因匿名信或者说不光明正大的来信就改变党组的决定,做违背民意的决定,对匿名来信则暂时搁置不理,真的到了市纪委那里,也好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