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总部对特种兵集训制定的方案计划,要求参加集训的每个学员必须在短期的时间里掌握包括器械、五公里越野、400米障碍、抗击打、射击,散打、战术、夜间作战基础、军事识图、跳伞、野外生存、100米冲刺、战场救援、投弹、攀岩等等知识,且必须达到考核所要求的标准,否则将不予顺利毕业,须参加为期一个月的补训并通过最终考核方为合格。
由于此前部队因为战备耽误了部分的训练时间,大队党委决定对学员延期集训,将原定于10月15日的结业时间更改为11月1日。令盼望集训生活早日结束的我们大倒苦水。而尚未进行的投弹、射击和野外生存三个课目需要在所剩的两个月时间内,并在高温的天气下将其完成对每一个学员而言未免有点过于残忍。
想起第一次在室内靶场进行训练的事,如今回想起来,都绝对好笑。那天,班长黄志华将全班带至室内靶场后对我们说:“射击训练重在悟性和心理意识,下面我对你们简单地进行个测试。”
黄志华走到我们身后接着说:“你们每个人向前三步走,然后快速回头。朱亚洲你先来。齐步走!立定!回头!告诉我,你看到了什么?”
朱亚洲:“我看见你了。”
黄志华摇了摇头。“刘新你来你看到了什么?”
刘新:“班长,你裤子拉链没拉好”
黄志华迅速拽上拉链。“往哪看呢?都不许笑,这可是训练。张子寒你来。你看见了什么?”
“我看到了靶心,那就是我们战场上的敌人。”
黄志华肯定地点点头。“周国雨你来。齐步走!立定!注意,迅速回头!说,看到什么?”
周国雨挺着脖子大声喊道:“报告班长!脖子折了!”
负责对我们进行射击知识讲解的是周铁刚教练,专门负责每期集训学员的射击教学。皮肤熏黑、个子勉强为170公分的中尉。1993年入伍后凭着过硬地射击本领于1998年被破例提干。听班长黄志华讲,当时集训大队只有一个提干名额,而大队党委上报的名单中却是他和周铁刚两个人,其提干条件上写的特长均是射击。负责干部编制管理的干部处在无奈之下,让两人进行专业比擂,从射击一练习到六练习,用成绩决定本次提干对象。最终黄志华在六练习中以一环之差屈服在周铁刚的枪口下。周铁刚顺利提干。而部队对士兵提干条件的逐渐严格让黄志华只能选择转为志愿兵。
教室里,周铁刚拿了三支枪开始为我们讲解枪支结构,其中一支是我国自行研制拥有自主产权刚刚装备部队不久的81-Ⅰ式自动步枪。周铁刚告诉我们,此枪不但性能优越,还安装了单、连发转换和保险,折叠式后坐托柄,多功能分体式刺刀。非常适合特种部队在实战和训练时使用。讲解到另外一支枪时,周铁刚大声地问:“在坐的各位有人了解这种枪的名称和基本配置吗?”
“报告!”我举起手臂向他示意。
“好,你说说看。”
我迅速放下左手同时迅速起立然后迅速回答:“这是一种采用导气式原理的自动步枪,名称叫AK-47,击锤回转式击发机构,枪机回转闭锁,分别设置了单发、连发和保险结构。枪身全重公斤,理论吞弹量每分钟600发,战斗射速每分钟80-100发。有效射程400米,弹匣容量30发。”
没等我说完,众多学员便向我投来了敬佩的目光。
我接着说:“AK-47的结构比较简单,故障性低,性能卓越,比较适合在恶劣环境下使用,特别之处在于它可以在水下完成射击。而其他枪支却并非都有此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