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遐想
作者:松间闲人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742

关若云母女就这样在兰州住下了,万春云对她们的照顾可以说无微不至。#本章节随风手打 SHOUDA8.com#

万春云先是安排公司的全体员工欢迎董事长的莅临,汇报了公司的各项工作,也请关若云对公司的发展定了定方向。本来想安排关若云在兰州会见各级相关领导,不过让关若云给否决了。她现在没有心情做这些,她需要休息,更需要调整自己。

就像义父所说,她需要一个真正落脚的地方,而这个地方,好像还真的是兰州。而兰州也是她误打误撞找来的,多亏了罗美恩的介绍,以及教会朋友的帮助,她找到了兰州,找到了这个她可以停留的地方,或者说是她的娘家。不,不,她是天津出生的。但是兰州的人和事却让她有了回娘家的温馨,到底是为什么呢?

关若云白天经常坐在自己办公室的软椅上眺望黄河,思绪也跟随着黄河水奔向远方。她以前追求爱情,甚至不惜一切代价,以为爱情就是生活的全部。后来又追求家庭,以为家庭可以让她安稳。在爱情和家庭给了她意想不到的打击后,她又转到商场上,追求成功。她成功了,得到了很多人无法企及的财富。可是,她依旧不快乐,不幸福,感觉木木的。她想知道为什么。李牧说她是基督徒,应该有使命感。可是她还是按照自己的本性生活,按照她心里所想的去追求。幸运的是,她得到了她追求的,或者说,她得到过了,感觉确是:不过如此。她失去了幸福感,失去了心里美好的憧憬,失去了努力的方向,她现在觉得生活失去了意义。她知道很多穷人没有钱,生活很清苦,但是因为怀抱着对未来的美好希望也能很幸福。她有钱了,可是她却对花钱失去了兴趣。她不喜欢任何奢侈品,因为她觉得奢侈品不值得,她也看不出奢侈品能带给拥有的人什么好处,除了虚荣。尽管她想成立基金会,帮助一些人,但是她觉得自己失去了心里的力量,她担心自己是否能做得下去。她羡慕黄河的汹涌澎湃,自己也曾经如此。可是,她感觉自己就像严冬的黄河一样,失去了波涛,被覆盖了厚厚的冰凌。她需要新的激情去生活,有谁能给她不再熄灭的生命激情呢?

晚上,等孩子睡着以后,她就看书。义父书房里有很多的大书柜,里面藏书丰富。她一摞一摞地看,一摞一摞地找。在千挑万选后,关若云把注意力停留在人物传记上,因为她直觉会比较真实。

《戴德生传》是她第一本专心读下去的书,原因是封皮上的一句话:“我若有百万英镑,不留下一镑不给中国。我若有千条性命,不留下一条不给中国。”她想了解到底是什么样的力量能让一个外国人如此爱中国,愿意为中国付出一切?

关若云被深深地吸引了,被这个鲜活的英国人吸引了,她喜欢上了戴德生。当清朝所有中国人都仇视外国人,甚至杀害外国人的时侯,戴德生毅然穿上中国人的服装,操着一口中国话,孤身进入中国内陆地区,传教、行医,差点被杀死。后来又呼召很多英国青年来到中国,将上帝的爱带向中国。

关若云好像发现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一种充满冒险而又履行使命的生活方式,她喜欢!原来,人还可以这样生活,日子还可以这样过!

她感觉自己被点燃了,被一种她不了解的情怀点燃了。中国人习惯叫蜡烛精神,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可是书中的戴德生在燃烧自己的时候,照亮了自己也照亮了别人。尽管当时的中国人真的不需要这个假洋鬼子来照亮,可他却一直死乞白赖地赖着不走,势要把中国照亮!关若云被戴德生感染了,被这个内心充满爱的人照亮了。这个外国人,多傻呀,哄也哄不走,骂也骂不走,甚至杀了他的孩子也依然挚爱中国,到底是图的什么呢?

关若云边看边流泪,为这个傻傻的英国宣教士,为他那份执着,为他那份对中国的无缘无故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