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这些人说他们是赵保吉大人手下。{Www。Shouda8.Com 首发 手.打/吧}”北山卫身旁一个懂党项语的兵士说道。
“这赵保吉是谁?”楚萱问道。
北山卫眉头一皱,道:“这赵保吉便是夏州刺史李继迁!淳化二年①,其降宋,太宗赐其姓名‘赵保吉’。”
李风语点点头,道:“原来如此。他的兵士怎的敢如此深入宋境?”
“这李继迁,不知皇恩,如今圣上不欲与他兵戈相向,他倒放纵兵士进我宋境烧杀掳掠。”北山卫怒道。
楚萱若有所思,道:“我觉得事有蹊跷。”
北山卫听言,侧身看着楚萱问道:“有何蹊跷?说来听听。”
楚萱点头道:“这李继迁军队在夏州一带,离延州太远,上百人的队伍不可能如此深入而不被觉察。再者,就算他们真想到延州劫掠,为何不乔装打扮,还穿着党项人的衣服?”
陈豪听言,接道:“这李继迁向来出尔反尔,或许根本是他无心和谈,故意派人破坏。”
楚萱道:“破坏和谈对他有何好处?既然他常常出尔反尔,朝廷此番必许会与丰厚条件,让他安心。他何不在收下朝廷和谈礼物后再撕毁合约。”
李风语道:“萱儿说得有些道理,此事恐怕不太简单。这些党项人适才战时不顾生死,为何被抓后却如此贪生怕死?其中恐有蹊跷。何不将这些人送到延安,再加审问。”
北山卫听言点点头,若有所思。然后转身对军士道:“将这些人押起,到延安再做定夺。”
很快,众人押着一干匪虏到了延安城外。还未到城门,远远就见一队人马立在城门下。原来是那延州刺史张崇贵早接快报,携城中大小官员到城下迎接。
到得门下,北山卫带着众人下马,与之行过了礼。唐小爱与楚萱等人跟在队伍后面,她细看那刺史,只见他身材高大面色白皙,高鼻小口,脸上无一根胡须,年纪似在五十岁上下。她心中有些奇怪,便悄声问身旁楚萱:“姐姐,这刺史大人为何这般年纪还没一缕胡须?”
楚萱道:“这个……我也不知。”
李青峦在一旁听到两人对话,便低声道:“我听说这位张刺史乃是‘外宦’。”
唐小爱更为好奇,问道:“何为‘外宦’?”
李青峦道:“就是朝廷外派为官的宦官。”
“哦!”唐小爱似乎明白了一点,转而又问道:“那他为何不在京城为官,却要跑到这偏僻之地?”
李青峦道:“这位刺史大人来历非凡,太祖时便在宫中伺候,后因其善射封为外官。几十年来屡建奇功,方才封得一方刺史,当今圣上甚是器重于他。”
“原来如此。”楚萱听言点头道。
却说张崇贵早见车队后押着一群党项人,近而又见军士们铠甲上血渍犹新,心中忐忑。与北山卫见过礼后,急忙开口问道:“钦差大人路上遇到何事?怎的捆绑了这么多党项人?”
北山卫回头看了一眼,道:“我等在城外五十里出遭李继迁匪兵袭击,幸得众将士力拼保住财务,未负圣上重托。”
张崇贵听言纳膝便拜,“望将军赎罪,张某治州无方,致使境内匪兵横行!”
北山卫上前一把扶住,道:“这恐怕是那李继迁有意为之,大人不必自责。”
那张崇贵不愧是久经沙场,一听此言便觉其中蹊跷,“多谢将军恕罪。不过延州离那夏州甚远,怎的会有党项匪兵?况且我在各处设有暗哨,若有异动必飞马来报。”
北山卫点点头道:“我也正有次怀疑,这些人就交与大人,我等先入城办了正事再说。”
张崇贵点头称是,引着人马到了州衙。进得大堂,北山卫让西门无拿来一个漆金木匣,从匣取出一个金色绣龙绸袋,又从袋内取出一卷金色丝绸,道:“延州刺史张崇贵接旨!”
张崇贵听言,率部将齐齐跪在北山卫跟前。
“朕膺昊天之眷命,自即位以来,常念河西战祸不断,民生多艰。今党项蛮夷李继迁,起战火,都灵州。朕本欲加兵*,示大宋威严。但又虑天下欣荣,兵戈战祸徒增百姓苦难,非上天所愿也。故特遣延州刺史张崇贵、张涉携器、币与之议和,使我西北永绝战祸,百姓得安,钦此!”
张崇贵接过圣旨,正欲安排众人歇息,北山卫把他请到一边,道:“圣上特安排我和西门无大人与特使一同前往灵州,大人请尽快准备。”说着他又从衣袖中去处一卷绢帛,“这是圣上密旨,请大人收好,我等明早便出发。”张崇贵点头称是,然后让内侍带着众人到驿馆歇息去了。
却说楚萱与唐小爱在驿馆客房内卸了铠甲,梳洗完毕,正躺在床上小憩。门外忽然传来敲门声,然后一个声音道:“表妹、唐小姐,北山卫和张刺史在隔壁酒楼设宴,请我们过去。”两人应声换了衣服,但依然是男子打扮。
三人到了酒楼,入得靠西一间雅阁,见张崇贵、北山卫、李风语、陈豪已经坐在了席上。此时,夕阳自窗外斜射入内,照在桌上热气腾腾的茶杯上,显得安静祥和。
张崇贵见人都到齐,便招呼道:“西北之地春寒料峭,诸位先喝杯热茶暖暖身体,我已安排人准备酒饭。”。
楚萱等人见了礼,在李风语身旁坐下。北山卫见人到齐,起身将在坐的人逐一向张崇贵做了介绍。楚萱这时心里却泛起嘀咕,“为何这张大人只宴请我们几位?其他兵士呢?”
李风语此时心中也觉蹊跷,便问道:“多谢张大人,不知其他兄弟安排在何处。”
张崇贵正要回答,北山卫先开口了:“刺史大人已安排他们在别处用餐,几位身份特殊,所以大人要亲自宴请。”
李风语道:“哪里,我等只是区区护卫,何来特殊?”
张崇贵道:“李大侠不用谦虚了,北山将军已告诉我,你们几位皆是寇大人举荐的护卫,武艺了得,此番遇贼兵也多亏了你等英勇退敌。”
李风语听言,方知无法再隐瞒什么,便道:“哪里,哪里,我等承蒙寇大人提携,又得圣上恩典,才得有幸此重任。明日前去灵州,风语等人必不辱使命。”
张崇贵听言和北山卫对视了一眼,叹道:“此去灵州,几位就不用跟随了!”
“啊!?”李青峦和陈豪听得张崇贵话语不禁惊呼。
①注:淳化二年,公元99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