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10点,城南新区创业路通街彩旗如林,市广电中心电视大楼落成庆典在大楼前门的广场上隆重举行。新建的竟陵广电大楼和高高矗立的电视发射塔气势辉宏,尤然成为城区一景,主楼墙壁上披挂的各色恭贺条幅,四周彩气球彩旗彩虹门和鲜红的地毯,喜庆洋溢的主席台以及宾客胸前的胸花,还有礼炮震天,狮舞龙腾,鼓乐歌舞足足热闹了一个小时,让人眼花缭乱,震耳欲聋。
竟陵市临时搭建的主席台上,书记卓萍、市长丰鸿昌和市委宣传部、文广新局的领导坐在首席上,会议主持人、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文广新局局长曹正安用手轻轻地拍了拍麦克,试了试音效,然后正了正身子,提高了嗓门:
“竟陵市广播电视中心新建电视大楼,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各级欲领导的关怀下、在全市人民的举力支助下,欣得社会名流、竟陵在外赤子、海外侨胞等倾力赞助,总共投资三千六百万元,历时十九个月,现已如期竣工,经验收评审为省级典范工程。今天,我们邀请到了部分为大楼建造作出贡献的朋友,在此举行隆重的落成庆典,下面有请*竟陵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丰鸿昌同志致贺词!”
丰鸿昌拿着讲稿从主宾首席上起身,站到麦克风前清了清嗓子,开始铿锵有力地念道:“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尊敬的先生们、尊贵的女士们、朋友们:大家好!”
掌声后,丰市长陈述了新建广电广电大厦的意义,列举了赞助50万元以上企业和个人的义举,代表市委政府向大家表示感谢!
接下来是市委书记卓萍致辞。首发她充分肯定了广电大厦的建成对竟陵经济、政治、文化事业发展的推动力,同时向为广电大厦建设投资捐资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地感谢!
沈文韬陪着从莞城和香港来的客人在贵宾席入座,尹志强临时过来通气,要请黎桂兴或者韩月影以来宾代表的身份讲话。黎桂兴连忙求饶,汪虹又挺个大肚子不能上去,沈文韬说就让韩月影上去讲最合适。
韩月影也没推辞,说:“讲话没问题,得有个稿子照着念不跑题才行啊。”
沈文韬说:“行,我让人给你写个讲稿吧。”
当即拿手机给坐在车里休息的晓兰电话,要她在十分钟内帮韩月影写份1000字的讲稿。
可以说,竟陵广电大楼落成典礼的头彩被韩月影一个人抢光了,给整个活动增添了色彩。她一出现在贵宾席就成了焦点,昨天在银花宾馆已经见过面的记者们早盯紧了她。活动进行到来宾致辞环节时,主持人宣布“有请捐资建楼嘉宾、银河影视传媒总经理、香港著名影视明星韩月影小姐致辞”,全场的目光都在四处寻找她的位置。当她盛装款步走上主席台时,几乎是被簇拥着上去的,那场面不亚于在广场演出。
活动结束时,省市领导邀请捐资人士占台合影留念,韩月影和纪舟成了中心里的核心,被折腾得筋疲力尽了。往停车场走的时候,韩月影意犹未尽地问沈文韬:“咦,沈兄,你那个帮我写了讲稿的小姨妹呢?”
沈文韬指着自己的车说:“那不,还坐的车里等着跟你照张合影哩。”
韩月影径直走过去,晓兰也下车迎上前了,两人拉着手亲热地象姐妹。韩月影说:“沈兄你小姨子人长得漂亮,还写一手好文章,我要有个这样的妹妹就好了!”
“站好别动。”纪舟上前仔细端详了一会,说:“不错,你俩个还蛮有娣妹相哦。来,我先跟两位美女合影。”
沈文韬朝人群中招招手,瘦高个汤中凡胸挂索尼数码相机过来,沈文韬笑着说:“麻烦你帮忙拍几张照片。”
小汤说:“愿意效劳!”
刚拍了两张合影,柯雅兰和组织部长黄建新走过来了。
大家寒喧后,柯雅兰说:“对不起,我们有点事要找晓兰,不能奉陪了。”
沈文韬便邀大家上车回宾馆去了。
柯雅兰拉着晓兰介绍给黄部长认识时,说话间无意中扫了拿相机拍照的汤中凡一眼,心里一怔。等她跟黄部长说完了话再回头找小汤时,那瘦高个已经钻进人群里不见影了。
晚上,市里负责文教卫生的宣传部长、副市长和文广新局局长、广播电视台台长等人在银花宾馆小客厅厅里和沈、黎、韩、纪就合作摄制电视连续剧《人在边缘》进行首谈。沈文韬提交了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并就具体合作方式作了说明。
《人在边缘》是沈文韬新近完成的一部描写打工人生活伦理的长篇小说,以自谋职业的大学生群体漂泊异乡,沉浮悲欢,艰苦创业为主线,剖析打工人身处边缘地带形成的边缘心态、边缘情感。小说里鲜活的青春气息、沉重的创业辛酸和起伏曲折的爱情纠葛、激烈的伦理道德斗争等元素,把打工群体无奈的边缘生活展示得淋漓尽致。
打工人离乡千万里,终年在他乡被人称之为“外来工”或“流动人口”,他们的青春年华在日夜思乡思亲的渴望中,在没有尊严的打工岁月里渐渐老去。在异乡,他们是如同浮萍般没有根基的“边缘人”;一年一度春节,他们归心似箭地艰难返乡,踏上家乡的土地,他们才体会到依然是“客”的感觉。因为故乡的山水土地承载不了他们人生的梦想,他们的希望的遥远的异乡,明天他们还要远游他乡。家,不过是他们生命的“客栈”,回到日思夜想的家乡,他们依然是“边缘人”。
作者题外话:* 敬请 投票 收藏 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