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零一、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朱熹集注:尹氏曰:“德必修而后成,学必讲而后明,见善能徙,改过不吝,此四者日新之要也。苟未能之,圣人犹忧,况学者乎?”
我真的怀疑,四川人的语言习惯和商周时期几乎一样。
学之不讲,就是不讲学习,按照四川方言,就是偷懒儿,不学习,讲 就不是 讲 ,是讲究、研究。(讲习(共同讨论研习学问),道士讲火经。――唐•李朝威《柳毅传》)
你瞅那朱熹说:学必讲而后明,还感叹,苟未能之,圣人犹忧,况学者乎?
我真的想给朱熹一耳光,孔子还需要修德嗦,还需要闻义嗦、且还不能挪地儿嗦,他还改不了自己的缺点嗦,这句话,明显是在唠叨学生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