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五、子曰:“君子矜而不争,…
作者:三才童子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733

二三五、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朱熹集注:庄以持己曰矜。然无乖戾之心,故不争。和以处众曰群。然无阿比之意,故不党。

国学网:孔子说:“君子庄重而不与别人争执,合群而不结党营私。”

我始终觉得语感不顺溜。

我顺便把另一个问题也解决了。子曰:“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古之狂也肆,今之狂也荡;古之矜也廉,今之矜也忿戾;古之愚也直,今之愚也诈而已矣。”

朱熹集注:气失其平则为疾,故气?之偏者亦谓之疾。昔所谓疾,今亦无之,伤俗之益衰也。狂者,志愿太高。肆,谓不拘小节。荡则?大闲矣。矜者,持守太严。廉,谓棱角?厉。忿戾则至于争矣。愚者,暗昧不明。直,谓径行自遂。诈则挟私妄作矣。范氏曰:“末世滋伪。岂惟贤者不如古哉?民性之蔽,亦与古人异矣。”

国学网:孔子说:“古代人有三种毛病,现在恐怕连这三种毛病也不是原来的样子了。古代的狂者不过是愿望太高,而现在的狂妄者却是*不羁;古代骄傲的人不过是难以接近,现在那些骄傲的人却是凶恶蛮横;古代愚笨的人不过是直率一些,现在的愚笨者却是欺诈啊!”

朱熹的解释纯粹是不知所云。

这儿的争议历来都有点杂。

都是无理取闹。

先争论这个 或 ,孔子说: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

或,有选择语气的时候,相对于春秋来说,已经是科幻时代了。所以,这里解释成 或者、或许都不贴切。

从前后的语气来看,这个 疾 很有斟究的必要,简单地理解为毛病或缺点,是不妥当的。因为孔子在后文中的语气,对古人的三疾持的是肯定态度.孔子,以及不满现实的所有理想者,对古时的民风,除了向往,就是称赞有加。所以,这个 疾,得另外想着儿。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荀子•劝学》,这个疾:强、猛、快、显著。

夜半,而城上四面鼓噪,敌人必或。――《墨子•备蛾传》

无或乎王之不智也。――《孟子•告子上》

擅创为令,迷或其君。――《管子•回称》

买则失实,卖则失理,其疑或滋益甚。――《盐铁论•错币》

贫贱吾恐其或失也。――《大戴礼记•曾子制言》

以上的或,通 惑,迷惑。

所以,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古时民风有三个显著的特点,如今呢,没搞懂那个,变质了(丢失了)。

任何与此相左的观点,都是白痴。我棒打古今,棒打一片,某些人,你别在那儿郁闷,这没什么。

孔子注重的就是一个 礼,所以,这儿要从 礼 着手,才能迎刃而解。

我其发出狂。――《书•微子》,狂,通 往 ,去。这儿指 去世。

肆筵设席,授几有缉御。――《诗•大雅•行苇》,肆,陈列、摆很多席位和祭品

矜,惜也。――《小尔雅》,即 同情者,外人(非亲人)。

哀以立廉。――《礼记•乐记》,廉,侧边,即站在侧边哀悼。

忿,用同“奋”。这个解释来源于字典,即奋力、尽量。

戾,会意,从犬,从户。犬从关着的门中挤出,必曲其身,即弯曲、溜边儿。四川话叫缩边边,不想参与。

所以,孔子接着说:古时人去世了,要摆很多席位和祭品,很隆重,现在呢,空荡荡的;古时的外人是站在侧边哀悼,现在呢,尽量溜边儿;古时的憨厚,是真的憨厚(直的),现在的憨厚,是装的咯啦(欺骗、虚伪)。

有点脑髓的人,都应该一目了然,谁整对了。

现在我们回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矜其血气,以规法度。――《庄子》。郭庆藩集释:“矜其血气,犹孟子言:苦其心志也。矜者,苦也。”

那么矜,有忍受的意思了。

群,聚集,四川话叫打堆儿、交朋友。

党于师人。――《韩非子•外储》,党:偏私、偏袒。(你以为是拉帮结伙?想象中更像那么回事儿,但学术不能靠想象。谁都有亲戚朋友,谁都有一帮人,但是公事,对于君子来说,偏私不偏私才是最难整的。)

因此,孔子说:君子,要善于忍耐,不要和人争斗;要交朋友,但不能偏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