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四一、 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
师冕出。子张问曰:“与师言之道与?”子曰:“然。固相师之道也。”
朱熹集注:见,贤遍反。师,乐师,瞽者。冕,名。再言某在斯,历举在坐之人以诏之。与,平声。圣门学者,于夫子之一言一动,无不存心省察如此。相,去声。相,助也。古者瞽必有相,其道如此。盖圣人于此,非作意而为之,但尽其道而已。尹氏曰:“圣人处己为人,其心一致,无不尽其诚故也。有志于学者,求圣人之心,于斯亦可见矣。”范氏曰:“圣人不侮鳏寡,不虐无告,可见于此。推之天下,无一物不得其所矣。”
这里呢,反倒是论语注疏解得明白:师冕见,(孔曰:“师,乐人盲者,名冕。”)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孔曰:“历告以坐中人姓字、所在处。”)师冕出。子张问曰:“与师言之道与?”子曰:“然,固相师之道也。”(马曰:“相,导也。”)
只不过,他们没有把孔子的意思表达尽。
国学网:乐师冕来见孔子,走到台阶沿,孔子说:“这儿是台阶。”走到坐席旁,孔子说:“这是坐席。”等大家都坐下来,孔子告诉他:“某某在这里,某某在这里。”师冕走了以后,子张就问孔子:“这就是与乐师谈话的道吗?”孔子说:“这就是帮助乐师的道。”
先斟究一下这个 相 ,解释成 导,肯定是他自己的领会了。
相夫子。――《论语•季氏》,相:辅佐,扶助。
乐师是个瞎子,所以,来见孔子的时候,孔子就提醒他,梯坎、座位、在座的都有谁。
乐师走了,子张就问:给师冕(瞎子)提醒是道么?
孔子说:当然啦,帮助师冕(盲人)一直是道。
你们可以去搜一搜其它解释,就知道,谁解释得更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