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作者:紫夜繁星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850

=======时间如水、生命若河,我们就如片片浮叶,随着或急或缓的水流,漂出或长或短的航迹,终又沉入河床化为河泥。就是这一段段或波澜不惊、或激昂壮丽的旅程,印证着每个人属于自己的传奇。-------二○一八年十月十二日。这个平常的周六,对于我们的主人公苏航来说,绝对是一个值得毕生纪念的日子。前一天晚上,苏航在和女友电话聊天时,又因房子问题上争执了一番。这天下午请假外出陪女友逛街,苏航终于第一次主动说出了“分手”。他将前夜的所思所想慢慢道出后,有点无奈地笑道:“很明显,我们的感情与上海的房价是成反比的――房价升得越快、感情降得越快,所以不如趁爱未归零先收心,有缘再见还能当朋友。”苏航长得算不上健壮,个头刚过一米七,体型不胖也又不瘦,论相貌可以排进帅哥行列,但也不是特别突出,初次见面差不多能让人眼睛一亮,但也仅止于此。不过多接触几次后,不少人就会被他随性的处世风格和闲适的生活态度所吸引,特别是他不时小露的才华和理性友善的气质,女生尤易着迷。除去所谓的早恋,十八岁至今他已谈过三场恋爱,每次都是女方主动挑明,他再被动接受――至少表面如此。大一下半学年开学后的那次春游,学校将活动交由各院系自行组织,苏航所在的管理学院与号称美女集中营的艺术学院联合组团爬佘山。明媚阳光下、烂漫花草间,娇子娇女们把自己幻想成了王子或公主,尽情演绎着吸引与被吸引的肥皂剧。一贯低调的苏航没有参与这场“求爱总动员”,只拍下一路风景。回学校后,他将照片剪成影片挂在自己的网络空间,却钓到了艺术学院的一位院花。女生对自己的靓丽形象出现在影片中表示了深切关注,又对影片中的她仅是群众演员之一表达了强烈不满,进而要求他作出合情合理的解释与补偿――他只好当起了她的男友――当年年底,女生跟着父母移民到美国,从此天各一方,爱亦成往事。大三第一学期,上海举办旅游节,学校依惯例招募志愿者,主打服务还是各类活动和场所的秩序维护。苏航当了两年地铁服务员,这次索性不再参加,却将那段影片加工一番后发给组委会,算是为旅游节“略尽绵力”。影片后来成为旅游节的佘山宣传片,他也因此小赚了一笔,还召来一位在外国语学院的大三女生――她在旅游节当同传时,听到了组委会官员对那段影片的评价,对名不见经传的他产生了浓厚兴趣――毕业时她回了重庆,他则留在上海,这段恋情也宣告终结。初任中队主官的那年春节,他所在的大队与一家外企组织联欢。晚会开得很成功,共庆了新春佳节、共谱了“双拥”新曲,更为两家单位的年轻男女共开了相亲平台,后来还促成了不少对新人。作为整场活动的策划人,苏航保持着自己不上台、不显名、不露脸的传统,却仍被人盯上了。那家外企安排了最漂亮的女孩作现场主持,与她搭档的是公认的大队第一帅哥,结果散场后女孩却抛开搭档,径自跑到他面前,强行要来了他的手机号码。后来她给出的解释是,在全场的情绪都被她挑到**时,他竟还是那副“闲品花开花落、坐看云卷云舒”的旁观者架式――这也太不给面子了。今年年初,他被她带回家拜访了准岳父母。二老对他也比较中意,当场拍板发话:“什么时候买房,什么时候领证!”那一刻,他萌生了退意。也从那时起,两人之间争吵渐多,女友口中的“分手”也渐频。通常情况下,在女人的词典里,“分手”后面基本上跟着省略号,意思多半是男人给的关爱该加倍了。而在男人的表述中,“分手”的后面基本上会加句号或惊叹号,多数男人对待感情还是比较执着的,不到最后关头不会翻开这张底牌。看着女友抹着眼泪登上公交,苏航的心里还是有点痛。在地铁里,苏航对这段恋情粗略回味了一番,郁闷之余也有一些解脱,毕竟短时间内,他不用再为“房子”烦心劳神了。-------下车后,苏航在路边书报亭买了一张“双色球”,还是老规矩――单组号五倍注。当天晚上,他第一次――也可能是唯一一次――在床上体会到了坐云宵飞车的感觉。“我的幸运天使……你终于降临了!”看着手中的彩票,苏航多想大笑三十声,碍于宿舍的隔音效果实在太差,他只好使劲地憋着――就像所有被天降横财砸到的人那样――从脖子到眼珠子几乎全红了。当晚,苏航辗转反侧地折腾到四、五点才合眼。第二日醒来,情绪已平复得差不多的他又将领奖事宜细细谋划了一番,才起床洗漱、请假换装、打车直奔福州路。领奖过程非常顺畅,没有出现设想中的那些意外,这也让苏航郁闷了一把:“早知道这么顺利,我就不会白折腾半个晚上了!”幸运天使一下砸给他二千五百万,扣除两成所得税还有两千万。虽然已花了不少时间去设想――包括以往的胡思乱想――怎么当一个有钱人,但真的看到账号里那一长串的位数,苏航还是感觉头晕眼花腿发软,小心脏似乎也漏跳了好几拍。直到出门,他还一个劲地捂住衬衣左上口袋,一边拦车一边嘀咕:“这么多钱,我到底该怎么花呀?”中午,新晋“大富翁”苏航先生跑到一家五星级酒楼,三分尝鲜七分显摆地享受了一顿龙虾、鲍鱼加高档红酒的海鲜大餐,到买单出门他也没搞清楚自己喝的到底是什么酒。下午,头脑仍算清醒的他,借着酒精的刺激钻进了徐家汇的BMW专卖店,目标就是店内正中位置停放着的那辆他馋了大半年的E3。作为BMW的第一款量产型全电动力汽车,E3自年初正式推出就成为新动力汽车的领航者。在沿续新3系经典造型的同时,E3也沿用了新3系的大部分配置和性能指标,当然真正体现它50万售价的还是那套最大马力达200匹的全电动力系统――在满电状态下,E3能以180公里/小时以上的高速行驶近300公里,也能在150公里/小时以下的经济航速行驶500公里以上――每家BMW专卖店都配备了充电系统,客户要做的只是花两分钟,等待店员换上新的电池组。这种“客户用电、车店充电”的加能方式也与其他许多技术一起,成为全电动力系统汽车的业界标准。在得到不少优惠后,苏航一次性付清了所有款项,揣着全套合同――车子要下周才能到手――他趾高气扬地走出4S店,又马不停蹄地奔向了另一处销金点。在浦东的APPLE专卖店里,他直接让店员拿出I7套装。再出门时他已是左手拿着IPHONE7、右肩挎着IPAD7随身包、鼻梁上还架着一副IGLASS,小人得志的样子连自己都觉得可笑。-------苏航于一九九一年二月十八日出生在江西的一座小城,父亲是公务员,母亲是教师,六岁时就将他扔进了学校――为此母亲还走了点小后门――按部就班地从小学读到高中、考入复旦。大三那年,在学校驻军代表的蛊惑下,苏航成为一名光荣的国防生。毕业后干了一年半排长,又在机关当了两年参谋,前年年初升职为中队指导员。总得来说,除了几次关键时刻的自作主张,苏航这二十八年里一直过着与多数人相似的生活――四平八稳、波澜不惊。不过,既然幸运天使给他送来一份这么大的礼,再这样平平淡淡、庸庸碌碌过下去,绝对是上对不起天、下对不起地、中间对不起空气――搞不好还会挨雷劈。回到单位后,他又花去一个晚上时间,整出了一份自认为还过得去的转业报告。第二周他主动找到几位领导分别汇报一番,在送出不少货、挨了几顿批后,终于得到他们的首肯。周五,他将报告呈交给了政治处。除职能任务、组织结构、运转方式等自成一套外,部队其实也算一个小社会。是社会就少不了家长里短、蜚语流言,苏航转业的消息很快传播开来。官方对苏航的评价是“综合素质较强、发展空间较广”,而在同事们眼中,他虽然不太喜欢抛头露面,但确实有能力有魄力,凡出手总能给人带来惊喜――组织和策划的那几场观摩会与联欢会都成为类似活动的样板――作为一位公认的优秀干部,他的前途还是一片光明的。所以大家对他这次出人意料的举动表示非常疑惑,一时间谣言四起。有的说他可能是犯大错待不下去了,有的说他或许是与某领导闹僵被整治了,也有的说他应该是中大奖不想干了。最接近事实的谣言往往最不得人心――太过平淡无奇、缺少幻想空间,整不出内幕、爆不了眼球,怎能吸引观众?面对那些好心人或多事者的疑问,苏航用早想好的如“趁着年轻家里又有路子,早走早安心”、“相对上海,小城市的生活更安逸些”等托词进行解释,总算让关心他的人安下心来。至于那些谣言,就让它们自生自灭吧!元旦前,苏航将次年的假全打了上去。因已内定为转业对象,领导也没找什么麻烦,很干脆地批了。到家后,他将转业的事告诉了父母。母亲不出所料地大惊失色、大加批判。在认识到自身能量不足后,她又迅速召来一帮亲戚齐力批斗。面对舅舅、舅妈、姑姑、姑父们的苦口婆心,苏航只是笑脸相迎,但决不松口。当大家不得不接受这个事实,继而为他的后路操心时,他公布了中奖的消息――奖金缩水为四百万――并提示了楼下那辆E3的归属。在父母有意无意地培养下,苏航从小就很独立,十八岁的高考择校是他第一次自作主张,二十一岁的投笔从戎则成为他自食其力的标志。在部队的这几年,父母基本上认可了他的自立门户,相互间保持着一种互利互信、互不干涉的平等亲情关系。大家还在为这个消息震惊,苏航却看向了始终未开口的父亲。父亲笑着摇摇头,他也只好回之微笑、不再多言。父亲现在是市城建局局长,再有两年差不多就要退下来了,依他的意思,与其继续在官场打拼,不如早点混迹退休干部行列,下下棋、打打牌,轻松悠闲地过日子才是正理。一直以来,父亲总是以乐观其成的态度看着儿子成长成人,回过神来的亲戚又准备劝说时,他终于发话了:“苏航是成年人,知道自己想什么、要什么、做什么,你们就不用再为他操心了!”因为这句话,父亲被母亲罚睡了整整三天的客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