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蜂窝
作者:郭海鸿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947

一个年纪轻轻,其貌不扬的大陆文员,如此有脾气,有性格,新任经理林生是毫无思想准备的。-=手打吧会员手打 www.shouDa8.com=*肖向利的举动,无异于狠狠地在大庭广众面前扬手给了他一句响亮的耳光。不过,他并不因此而恼火,反而像被迎头泼了盆冷水,一个激灵,醒了半边脑袋。

老板在香港招聘他的时候,专门提示他,到了深圳,你将面对的是一个特殊的部落。老板说的特殊部落,就是来自大陆内地的打工者了。老板也是留过洋的人,在英伦求学的经历,培育了他的西方视野。按他的说法,大陆员工有着一个很直观的理想,就是挣钱养家,光宗耀祖,虽然大部分来自内陆山区乡村,但是他们都有良好的品性,那就是“忠”,他们的个人情绪比较强烈,自觉地与资方形成对立关系。如何利用好他们的“忠”,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是每个管理者的技巧和判断能力问题。

林生的抱负当然不仅仅是做这么个外派管工,但是,家境不允许他无限期地在家待业,更没有条件让他寻求自己创业的机会。首发他必须尽快找到工作,从拥挤的家中搬离出去,填出一点空间,让家人歇口气。原来兄弟俩合住一个房间,现在大哥成家,房间当然得让给他。妹妹虽然出嫁了,夫家房屋更紧张,非但自己没有住过去,反而把老公带了回来。手心手背都是肉,父母为了把房间让给海外归来的二儿子,把阳台隔成了两老跻身的小笼房。

这就是现实香港的状况,父母一代从大陆老家过去,白手起家,生儿育女,购置房产,惨淡经营,创建了一份微薄的家业,而他们这一代,不仅没有将父辈的骄傲延续下去,反而是吃老本。为了供他读书,补贴家用,老父亲退休了还出去给别人的金行打金。林生读了一脑袋书回到香港,挫败感异常强烈,他感受到的是香港政府在回归前的寥落,他不看电视,看到港督彭定康就心里不爽,他勤快地买报纸,看招聘信息,一天打一百八十个电话,他要找工作,具体点说是要北上到深圳去。

那时候,每天经过罗湖海关的香港人,有一半是去深圳办工厂的,林生的多半同学伙伴已经到那边做了经理主管。他们告诉林生,在深圳,拿三分之一的薪水出来,就可以天天早上喝茶晚上唱K,过本港贵族的生活了。

老板不是粗人,所以看中了斯文的林生。林生的任务是做替补,他的前任是老板的表哥,管理无能,生活腐朽,嫖娼酗酒无所不为,更重要的是,上梁不正下梁歪,把一帮香港管工带坏了,写字楼成了一个猎艳场所,老板忍无可忍把表哥炒掉了,为此两老表反了目。

虽然谈不上踌躇满志,跨过罗湖桥,踏上大陆的地界,林生的内心还是升起了一番革新的畅想。

那天早上,一个香港管工把一封启封了的信交给他,说这是大陆工仔之间的猫腻,希望引起重视。看到那张50元面额的钞票,看了信的大致内容,林生展开了联想,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真如这个叫何在江的离职员工信里所说,是单纯的点钞失误吗?他没有张扬,自己亲自行动,希望做个了解。

殊不知由此捅出两个马蜂窝,这算是他履职以来第一次碰壁。不过,从这个事件中,他获得的恰恰是真相带给他的震撼――何在江的诚实信义,肖向利的无私率直,李大和的朴实隐忍,在他的心底里掀起了不小的波澜。在办公室闷了半天,抽了满满一包烟,林生给自己做总结,这件事反衬出自己作为管理者的粗糙简单,却无形中让他忽然拐进了大陆员工的真实境界。

后来李大和打架,林生一点也不惊奇,大概整个工厂,除了当事人就只有他明白李大和为什么会打架了。他们在楼下打得正欢,他在楼上迅即给自己刚才的想法做了调整,既然这里留不住他,那么,尽点力把他介绍到朋友的公司去。至于肖向利,他理解她的委屈,一时气头上,气消了再跟她好好谈谈,相信能够改变辞职的决定。

实际上,林生心里也有了忐忑,如果肖向利的事情处理不好,她把问题往老板那里一提交,自己大概也解释不清楚。要知道,在这个刚刚开始由家族管理转型的企业里,他还没有站稳脚跟,尚是试用期呢。能够敏锐地注意到肖向利的重要性,说明林生是个聪明人,这就是他跟其他香港管工的差别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