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事2
作者:郭海鸿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313

转让机器跟转让老婆虽然不是一码事,但这个比方也有它的在理之处,说得李大和满脸通红。梁生又加了一句:“还记得我跟你说的吧,这就是规范管理的问题,不是机器,而是人的原因!光出力,不用脑子,机器能够转吗?”

李大和寻思,梁生这回是铁定了要按他的意思“加强管理”的了。他和刘晓梅分析过,梁生骨子里是不相信大陆员工的,鸿运达不是没有能人,而是梁生一贯以来的随意管理形成了群龙无首的状态。对手下的员工,要么有活干,没有明确职务,要么有职无权,大家没有责任感。就说车间主管吧,有问题的时候是主管,平时就是个全能运动员,跟大伙没有两样,工资待遇也不见得有什么差异。李大和本人也不例外,从外表上看好像很受倚仗器重,实际根本没有管理权限可言。梁生的老一套,似乎带有浓厚的江湖味道,以吃喝论亲疏,酒一喝是兄弟,酒一醒就是马仔。搬到新厂后,人马一下增加到一百五十多号,比过去整整扩大了一圈,管理上全凭梁生一张嘴,一壶酒,显然已经吃不稳了。

面临要规范管理了,梁生考虑的不是就地取材,而是“一家伙把这些打江山的弟兄们打死,一个也看不上”,李大和跟王叔聊到这个话题,老头子只顾摇头叹息,他也没有办法跟梁生沟通。王叔说:“我一个上了年纪的人,作为亲戚跟在他身边,他要的是踏实,而不是指望我多嘴,实际上很多事情他也不要我插手太多,他要发财,说到底靠的是你们。”

搬到新厂后,王叔和李大和住到了一个宿舍,一老一少,就像一对父子。王叔是惠州客家人,喜欢跟李大和唠叨客家人的历史。没跟王叔混在一起之前,李大和对客家人毫无了解,还以为是个少数民族呢。

鸿运达新厂基本实现了梁生的心愿,就是一个独立的小王国。而工人们就不那么适应了――虽然是在村子边上,但是离街区还有一段路,一到晚上,鸿运达就像一个冷清的小庙,看得到外面的灯火阑珊,要走出去,得经过一条两公里长没有路灯的沙子路。胆子大的男工们无所谓,吆喝着出去看录像投影,吃宵夜什么的,胆子小的女工只好窝在宿舍里不出门,或者是在围墙外散几圈步,聊以安慰对外界的向往。

李大和倒喜欢这个新环境,他爱清静,山沟里生山沟里长,习惯了吹灯睡觉,鸡鸣起床。而刘晓梅喜欢逛街,没什么街可逛,把黄土路也要逛成街。这可常常把李大和难倒,两人的关系一直保持地下状态,在厂里谁都看不出蛛丝马迹,越是这样,越给两人的约会见面增加了难度。特别是宿舍调整后,跟老头子住到一起,连下手的机会都没有了。

作者题外话:亲爱的读者……如果觉得《银质青春》值得一看,敬请收藏、投票、评论。

……是新浪用户的,登陆,直接点收藏,还不是用户,请先注册,再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