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佛应验了生意场上的某个咒语,林生一走,外发业务立即被终止。梁生试图通过各种手段挽回,但终归回天无力。李大和也自告奋勇专门找到已经接替林生职位的前翻译员冯生,摆了鸿运达眼下的困难,好话说尽,希望冯生施予援手,给个缓冲的余地。
气质儒雅的冯生两手一摊,对李大和说:“生也萧何,死也萧何,我看,你们就不要再费这个心了吧,就算是我想帮,也帮不上了。”冯生透露了个内情:鸿运达跟林生的合作,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帮了公司的忙,减轻了生产压力,但其中的一些细节让老板不能接受,也就是说,老板对林生起了疑惑。尽管没有继续追究,但深圳公司的全部权力被追回,以后,任何一笔外发业务一律由香港下单、结算。
对这场大风暴,全厂员工都是始料不及的。面对焦头烂额的梁生,李大和的心里有一丝隐隐的内疚,不是为自己帮林生做了“卧底”,而是没有在第一时间把消息告诉梁生。显然这又是互相矛盾的,即使第一时间告诉了他,结局也一样无可挽回,还是林生那句话,要怪就怪梁生这两年运气太差。这样一想,也就心安了一点。
鸿运达后来的搬厂、添置设备、增加员工,可以说很大程度上都是为林生的业务所为,更重要的是,为了全力做好这单业务,梁生已经把大部分客户给退了,而现在要续上新客户谈何容易!刚刚露出的一道曙光,就这么一闪即逝,要说什么是倒霉,梁生的遭遇就足以说明。从去年的股东纠葛,到今年的厂房搬迁,加上中间的各种波折,梁生付出的代价是李大和他们所无法想象的。现在,人和设备全部歇了下来,到底怎么扛,确实让梁生头疼欲裂。
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李大和就是怕敲门,因为他做了对鸿运达说是“不厚道”的事。没想,梁生真的敲门来了。
那天晚上,梁生叫王叔安排食堂做了个小灶,三人一起边喝酒边合计应对办法。这么大的动静,林生没有提前透露一点消息,梁生难于理解,一连几天都没睡个安稳觉,也不好跟人说。今天心情舒缓了点,想到要跟他们坐一坐,听听他们的想法了。
“这事实在太奇怪,事前怎么就一点迹象没有?”王叔也表达了他的百思不得其解,说话时面朝李大和,害得他心头一紧张,以为老头子是怪罪于他,说话就结巴起来:“这个……我真的不知道,要是知道,我还能不第一时间告诉老板?”
梁生见李大和情绪有些激动,赶忙圆场,一再强调完全没有怪罪他的意思。
“我还以为老板你怀疑我什么呢,要是这样,我还有什么可说!”李大和如释重负道。
“呵呵,别说不怪你,包括林生,我也不能全怪他,都是给人家打工,他有他的难处,”梁生道。其实,他对这个少年伙伴的怨气已经消化了大半,虽然两人之间有些私下的协议没有搞清楚,但林生能够挺完最后一天的班,帮他把帐目全部跟踪完毕,已属不易了。要知道,厂商之间太多类似的情况,业务接头人一走,老板就不认账,拒绝付款,把你折磨个半死不活!
酒菜摆在那里,三个人都没多少吃喝的劲头。事到如今,如何安置工人,怎么寻找救火的客户才是最紧迫的问题。王叔主张先疏散一批后期扩招的工人,毕竟大部分尚属试用期,不必支付辞工赔偿,也不会造成太大的动荡,其他老员工和技术骨干,则尽量维持稳定。
李大和同意王叔的意见,但被梁生否定了,他坚持一个也不炒,全部留下。他不想让外界以为他吃不住,兵败如山倒了。“过不了几天就是香港回归,不少港商要回去,我马上回去一趟,利用这个机会拜访老关系,碰碰运气,”梁生给自己打气,也给他俩打气,“不相信熬不过这一关。”
越是危急关头,越是硬挺挺逆势而上,这就是梁生这个打不死的小老板最突出的特点,虽然百般折腾,但是永不绝望。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第二天中午,李大和吃过饭,准备回宿舍躺一躺,补回昨晚缺的觉。刚要离开办公室,接到弟弟打来的电话,说母亲胃出血,被送到县城抢救,目前情况很不明朗。
听了电话,李大和整个人差点瘫倒在地。
梁生得悉,一面安慰他,一面心急火燎地打电话叫来朋友的车子,把他送到火车站赶晚上的火车。李大和从来没有想到过,第一次回家会是这个情形,压抑了一年多的思念,一遍遍被飞速的车轮碾过,铺满归乡的长路。
。。。。。明天更新下一章节《驻港部队》1、2、3.。。。。。】
作者题外话:亲爱的读者……《银质青春》期待您的收藏、投票、评论。
……是新浪用户的,登陆,直接点收藏,还不是用户,请先注册,再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