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当户对3
作者:郭海鸿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280

康乐室是每天晚上和周末开门,白天基本上就是他们的二人世界。后勤没啥事,何在江的人就扎到了康乐室,帮助胡晓梅整理图书。胡晓梅好像天生就是一个优秀的图书管理员,无师自通,一丝不苟地把图书归类上架入档,将那些被爱书不惜书的家伙读破的书清捡出来,拿来剪刀、胶水、贴纸,一本本地修修补补,把翻边压直,把断页粘上,把污斑擦净,就像给心爱的人绣荷包,一针一线不愿意马虎。

身边有了电脑这个新玩意,何在江跃跃欲试,胡晓梅自然乐意充当起了他的电脑教师。可这家伙性子燥,每每坐下没几分钟就坐不住,屁股垫下好像长了刺包。胡晓梅笑他,“不是来学打字的,而是来学弹琴的”。何在江也笑道:“说弹琴你实在是抬举我了,我爷爷可是杀猪的,没这遗传基因!”

“哈哈,那我们就是门当户对了,”胡晓梅乐了,“我外公也是杀猪的!”

胡晓梅的开朗,不拘小节,让何在江相处起来甚感舒畅。课长是个明眼人,意味深长地说他:“自从胡晓梅调过来以后,你小子像涂了奶粉,越来越油了!”这话把何在江点拨了一下,他自己也觉得,胡晓梅是给他的生活带来了些什么变化。到底是什么变化,变化在什么地方,他也说不上来。

虽然有夜校同窗的关系,过去因为部门不同,加上胡晓梅作为一个流水线上的普通员工,在等级森严的台资企业里,无形中有着某种地位上的悬殊,平时自己不愿意去发现她的优点,而现在一下子拉近,天天零距离接触,过去被忽略的东西被放大开来。何在江现在就一个感觉:跟她在一起很舒坦,仿佛迷舟系上了缆绳,仿佛落单的羊羔听到了羊群的呼唤。

奇怪的是,这个时候,肖向利的身影忽然又时不时浮现出来。当然,这一切,都是因为身边多了胡晓梅这个参照。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女孩,一个从现实没入了传说,一个从传说渐渐走进现实。

如果说胡晓梅身上有什么特点,让何在江能够说得上来,那就是一派生活化的气息,比如吃穿随意,口齿随和,从不议论他人是非,连自己的工资待遇也从不斤斤计较。仿佛不是一个身处底层的打工妹,而是隐藏在底层的读书人。平日里,何在江就想多跟她泡在一起,看她旁若无人地在书架间忙碌,由她呵斥着弹琴般打几个字,抓一把她抽屉里的井冈山茶。

。。。。明天继续更新下一章节《有缘人》。。。。】

作者题外话:亲爱的读者……《银质青春》期待您的收藏、投票、评论。

……是新浪用户的,登陆,直接点收藏,还不是用户,请先注册,再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