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光辉(书评)
作者:郭海鸿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207

人性的光辉

――读郭海鸿《银质青春》有感

南凤北栖(河南南阳)

郭海鸿的《银质青春》是一个非常偶然的机缘,从一个失去十多年联系的朋友那里知道的。几日接触下来,感觉与朋友的感情再难温暖,十几年时光虽是弹指一挥间,彼此的心灵和感悟却已经相距甚远,遂再度中断了联系,并且,在以后的岁月里都是不可能再联系的了。

而《银质青春》却永远留在了我的电脑的收藏夹里,只因《银质青春》让我难以抑制地回忆起了十多年前在深圳停留过的岁月,对于被内地朝九晚五的机关生活打磨得疲沓沉闷的我来说,那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文中的李大和、肖向利、何在江、刘晓梅等人,都是我非常熟悉的人物,是我曾经的工友,是我流浪他乡的兄弟姐妹。

郭海鸿的《银质青春》以平和恬静、自然朴实的语言,为读者讲述了李大和、何在江等几个年青人在特区的创业故事,小说描写了这几个年青人爱情故事的流变和对人情百态的沉淀。热火朝天的特区建设中,他们遭遇了很多生活的磨练,时而哭,时而笑,时而悲怆,时而欣慰,每一步,每一页,都留下了他们真实的身影,有血,有肉,有汗,有泪。{Www。Shouda8.Com 首发 手.打/吧}

时光匆匆,转眼,我回到内地定居已经十几年了,我离开深圳的时候,正是李大和个人创业的萌芽时期,那之后的特区生活,在我的意识和感受里,完全是一个空白。重新续上当年的回忆,我急于想在脑海里找到一段能与当年衔接的经历,也许唯一的目的只是想消除朋友所谓的“盲区”,因为我实在无法理解他那么决绝地让人难以接近,是否因为这十多年中,深圳的现实里充满了更多的物欲横流和尔虞我诈,是不是这些阴暗的东西彻底磨蚀了他的心,以至于他的冷漠和傲慢坚如磐石?

我力求从郭海鸿的《银质青春》里去寻找答案,从李大和创业之后的那段经历中去寻找,我渴望《银质青春》能告诉我,我离开深圳之后那十几年深圳打工人群人性的变换,是不是都与我那个朋友一样,被势利和傲慢占据了灵魂?而泯灭了之前对美好的追求?然而,我阅读《银质青春》之后的收获和我阅读之前的预想恰好相反,小说真实地再现了打工人群在南方的生活状态,但是这种再现不是普遍人们眼中的低下和卑微,不是堕落和挥霍,而是积极的,美好的,振奋人心的,充满了人性温暖的光辉,比如在事业有成之日,他们去寻找当年帮助他们的王叔,而这个老爷子已经中风在床;离别10年之后,李大和与刘晓梅重逢,可刘晓梅已经病入膏肓,他们几个送她走完了最后一程等等章节的描写。

那段在我的人生经历里是一片空白的时光,在郭海鸿的笔下却发出了动人心魄的光彩,那种光和色不刺眼,不炫耀,不张扬,它是那样的温情,温暖,温柔。郭海鸿笔下的人在深圳五光十色的淘洗下,始终保持着人性最本质的光辉,无论沧海桑田,他们传递给世人的始终是爱,是包容、宽容和仁慈,是道义、无私和真诚。

无数个夜深人静的时间段,我坐在书房的电脑前面,一字一句地阅读郭海鸿的《银质青春》,内心底处涌起的是被文中人物牵绊的感动,一阵,一阵,使心潮在静夜里久久难以平静。这个世界充满了太多的冷漠和傲慢,人性的变换更是朝更夕改,而人性深处那种最原始的感动,恰恰就是能使人走向美好生活的最大的动力,所以,我觉得人人都务必读读《银质青春》,因为你将从中找回人性流失了太久、太深的感动,以及那些渐行渐远的人类的真善美。

阅读《银质青春》,和李大和、何在江等人歌哭笑闹地“相处”了一段时间,我终于明白了朋友的态度因何如此。人世倥偬,世事如梦,少时的幼稚无知曾栽种和培植了一些遗憾之果,也锻造了一些珍贵而甜蜜的回忆片段。镜花水月,原本是生活中的一些游戏,聚散离合也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细节,他竟然放不下,想不开,实是憾事。而我,从《银质青春》里再度获得了走向美好生活的更充实的勇气和力量,我想,我是幸福的。

《银质青春》给了我很多力量――积极生活的力量,以及更深层次的反思――对人生意义的反思,对生活无常的反思。

感谢深圳,它埋葬了我半世刻骨铭心的初恋,也成就了我一生相濡以沫的婚姻。

感谢《银质青春》,感谢郭海鸿!

2010年8月10日

作者题外话:。。。。感谢南凤北栖的真诚点评,也感谢所有关注《银质青春》的朋友!青春无价,真诚无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