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末越国人,出生于苎萝山脚下苎萝村,原名施夷光。时越国称臣于吴国,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谋复国。在国难当头之际,天生丽质的西施忍辱负重,以身许国,与郑旦一起由越王勾践献给吴王夫差,成为吴王最宠爱的妃子,把吴王迷惑得众叛亲离,无心于国事,为勾践的东山再起起了掩护作用,吴国终被勾践所灭。后不知所综。为中国四大美女之首。
西施世居越国苎萝(今浙江省诸暨市苎萝村),相传西施在溪边浣纱,水中的鱼儿被她的美丽吸引,看得发呆,都忘了游泳,以至沉入水底,所以后世用“沉鱼”来形容女子的美貌。西施幼承浣纱之业,故世称“浣纱女”。
公元494年吴越交战,越败于吴, 越王勾践被迫屈膝求和,携妻将臣入吴为质三年。勾践归国后,发誓洗刷这奇耻大辱,于是采用文种提出的“美人计”。几经寻觅,终于得苎萝山卖薪女西施,准备送于吴王,但是西施不善歌舞,更不懂礼仪,于是,开始学习,在三年时间里终于练得能在悠扬的乐曲中,翩跹起舞,婀娜迷人.举手投足,均显美态,待人接物,十分得体。然后,又给她制作华丽适体的宫装,方进献吴王。吴王夫差大喜,在姑苏建造**宫,筑大池,池中设青龙舟,日与西施为水戏,又为西施建造了表演歌舞和欢宴的馆娃阁、灵馆等,西施擅长跳“响屐舞”,夫差又专门为她筑“响屐廊”,用数以百计的大缸,上铺木板,西施穿木屐起舞,裙系小铃,放置起来,铃声和大缸的回响声,“铮铮嗒嗒”交织在一起,使夫差如醉如痴,沉湎女色,不理朝政。而越国却上下一心,励精图治,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打败了吴国。
后世文人对西施褒贬不一,有人说她是红颜祸水,也有人说她有着高尚的爱国情操。唐代诗人罗隐以一首诗客观肯定了西施的人品和节操。诗中这样写道:“家国兴亡自有时, 吴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倾吴国, 越国亡来又是谁?”至到现在她那种为国为民,忍辱负重的精神还在时常传诵。
后人为纪念这位忍辱负重,以身许国的绝代佳人,就在苎萝山下修建了西施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