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突发事件(1)
作者:赵大秀才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040

“想要得到事实的真相,我们必须要知道一些历史,而且越是深刻越容易得到那些深藏已久的秘密。伟大的开国领袖**就是这类的典型,有专家分析,他的成功有三点,一个是符合民意,一个是可以海纳百川,最后一个就是他可以将二十四史倒背如流,并且还会在不同环境中创造性地发挥和演绎。”

这是温布尔善在一次大学讲座时即兴发挥出来的。当时,赵念蒙也在听课,他刻意将导师的这句话记录了下来,这句话也成为了他后来对历史感兴趣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于1226年出征西夏,1227年西夏亡,而在夏历七月十二日这天他怀揣满腹的遗憾病逝,终年65岁,成吉思汗去世的这770多年来,一直倍受人们的关注无疑就是他死后的埋葬地何在,寻找成陵的组织一直没有中断过,近十几年来尤为活跃,美国、日本、意大利、德国、法国、加拿大、俄罗斯、匈牙利、波兰、土尔其、韩国等十多个国家都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可惜他们后来基本都是无果而终。再看看元朝的那些皇帝们,由于蒙古族特殊的丧葬习俗,不只是成吉思汗一人,包括元朝所有皇帝的陵墓直到现在都还没有一个被发现。”

这是温布尔善在赵念蒙博士答辩后对他说的一席话。当时,赵念蒙听得热血沸腾,回新疆不久,他就借着这股热忱开办了属于自己的盛世霸业。

探险队在一个月后来到蒙古首都乌兰巴托,赵念蒙是第一次来这里,显得有些激动。韩娜似乎有些胆怯了,恐怕她是想到了上次在新疆乌鲁木齐街上遇见坏人的情景了,心里有了阴影。

五人找了一家中等旅馆安顿了下来,这家旅馆的老板叫妃丽,是个中年妇女,肥胖的脸,圆筒似的腰。妃丽是个热心肠的人,她一眼就看出这次的客人不像是来观光这么简单,几句寒暄之后,她便直截了当地对赵念蒙说道:“到这里,你得找个有资历的老导来带着你们,钱不多,又可以为你们节约很多时间,避开很多危险。”从妃丽的眼神明晃晃地像两把宰人的菜刀。

缠不过这位老板娘关切的劝说和恐吓,赵念蒙只得违心答应让妃丽帮忙在当地找个导游,后来,赵念蒙才知道,这里很多人都是这样靠游客吃饭的。

第二天,妃丽为探险队找来了一个看似弱不禁风的老者来做向导,最后她还补充告诉大家这老者不是蒙古人,是她在20多年前从死神手里把他救过来的,当时的情景妃丽已经记不清楚了,老者也失去了记忆。妃丽说老者可能是从中国南方某地过来的,他只知道自己叫国庆,但却对蒙古境内的环境熟悉非常,几年前的蒙日联合考古也是他带的队。

温布尔善在听到国庆这两个字后,只感觉大脑里记忆起了什么,但那段记忆似乎想和他捉迷藏,他越是着急越是想不出来。

接受了国庆的加入,探险队在妃丽的店里补充了必要的干粮和水后,在妃丽兴高采烈的欢送下离开了乌兰巴托。一路上,赵念蒙心生感慨,这里的发展相对国内而言实在是落后许多,不过如果要旅游的话,倒是别有一番异域滋味,这里的蒙古风俗保留得很完善,处处洋溢着浓厚的蒙古气息。

“阿布拉格遗址有着开阔形的草原地貌,遗址长1500米,宽500米,整个遗址没有什么过于特别的地方,与草原的自然风景浑然一体。《元史》里曾记载,成吉思汗有三个大行宫,冬春两季,他在克鲁伦河流域休养生息,夏季转移在别的地方避暑纳凉。行内有推测,阿布拉格宫殿遗址乃是当年三大行宫之一,那里被挖掘过三次,第一次在1960年,没有找到有价值的东西;第二次是从1992年的春天,日蒙联合考古队利用卫星探测仪器绘制了区域地图;2001年初,蒙古考古学家又与日本国学院大学联合再次对遗址进行挖掘,当时,我作为为数不多的民间技师参加了挖掘工作,我们发现了4层建筑物的地基。第一层厚60厘米,沙土坯构成,建造年代大约在12-13世纪。第二层高约10厘米,柱子基石;第三层只在北部发现了一段约19米长的土墙。其实,我觉得那不是什么土墙,应该是为了给上一层做奠基用的,打得结实了,就与周围有些不同了,这是他们的疏忽。我不想说太多,唯一令我开心的是在挖掘的过程中,我看见了一幅蒙古壁画,应该说是一幅出征图,为首的那人骑着独角马……独角马,啊……独角马,独角马……啊,我的头好痛……”国庆说得好好的,突然就发起了羊角风,先是嘴巴不自然地颤抖,随后整个人倒在车里剧烈的抽搐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