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50章 神秘道人
作者:耶小七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920

{这一章因为有复制的内容,所以多传点,求推荐!}

“娲皇宫?火云洞?”敖丙闻言心中一动,火云洞中住的是三圣皇,很早就不出世了,而且也没有门人在外行走,想来应该不是火云宫的人。

更何况三圣皇都是上古圣人,德行天下,门下也不会有这么狠的门人。

倒是娲皇宫中的门人都是上古的一些大妖之后,做事不计后果,而且宫内多是女子,嫌疑最大,看来这事应该是和娲皇宫脱不了关系了!

不过敖丙现在只是道听途说,也不敢凭这只言片语就去娲皇宫要人。

不说他现在根本就不知道娲皇宫的确切所在,就算知道,能不能到达也是个未知之数!更何况就算真到了地头,人家也未必搭理自己。

“这事整的棘手了,看来还是现寻找一下邬文化的踪迹,也许从他口中能得到更多的消息!”敖丙想了一下,眼下也只有先寻访一下邬文化的踪迹,听听他是怎么说的。

好在这厮身量长达,远远别与常人,只要见过一眼的人基本上都会有些印象,自己一路寻访,还是有很大可能得到他的消息的。而且如今封神之劫也马上就要开始了,敖丙也要趁早谋划如何将定海神珠弄到手,将那神秘人解救出来。

定海神珠乃是盘古二十四根脊骨所化,非同小可,三界之内眼红的人不知道有多少,这里面最难对付的就是阐教如今的客卿长老燃灯道人了。

自己要夺定海神珠,而且惹怒过通天教主,先天就跟截教不合,如果再得罪了如今在阐教之中还颇有威望的燃灯道人,那任凭三界之大,只怕也没了自己的容身之处。

“多谢洞主了,今日之事容他日相报,告辞!”敖丙话音一落,整个人就化为了一条淡淡的水影,立刻消失不见,四周那么多人,没有一个人能看出来他使用的是何种遁术,如何走的。

“乖乖!幸亏没跟人家动手!”那壮汉有些后知后觉的擦了把冷汗。不过转念一想,今天这事总算是留下了一点香火之情,日后自己在水魔圣君手下混得不如意了,未尝不可前去投奔人家,也算多了一条出路,顿时又欢喜起来!

不说那壮汉领着一帮小妖重新回府吃喝,敖丙离了东海,一路往朝歌而去,他记得原著之中邬文化就是在朝歌参的军,虽然现在时间上有点不对,但多了自己这个变数,历史也不一定会按照原来的顺序发展,前去碰碰运气也好!

不说敖丙一路赶往朝歌,却说如今大商来历,那成汤乃黄帝之后也,姓子氏。初,帝喾次妃简狄祈于高禖,有玄鸟之祥,遂生契。契事唐虞为司徒,教民有功,封于商地。传十三世生太乙,是为成汤。

后因夏王桀王荒淫无道,民不聊生。伊尹乃相汤伐桀,放桀于南巢。诸侯大会,汤退而就诸侯之位。诸侯皆推汤为天子。于是汤始即位,都于亳。元年乙未,汤在位,除桀虐政,顺民所喜,远近归之。在位十三年而崩,寿百岁,享国六百四十年,传至商受而止。

那商受就是封神之中的纣王了,纣王乃帝乙之三子。帝乙生三子:长曰微子启、次曰微子衍、三曰寿王。因帝乙游于御园,领众文武玩赏牡丹,因飞云阁塌了一梁,寿王托梁换柱,力大无比。所以首相商容、上大夫梅柏、赵启等上本立东宫,乃立季子寿王为太子。后帝乙在位三十年而崩,托孤与太师闻仲,随立寿王为天子,名曰纣王,都朝歌。

却说这一日纣王上朝,天子问当驾官:“有奏章出班,无事朝散。”言未毕,只见右班中一人出班,俯伏金阶,高擎牙笏,三呼称臣:“臣商容待罪宰相,执掌朝纲,有事不敢不奏。明日乃三月十五日,女娲娘娘圣诞之辰,请陛下驾临女娲宫降香。”

纣王问道:“女娲有何功德,朕轻万乘而往降香?”

商容奏曰:“女娲娘娘乃上古神女,生有圣德。那时共工氏头触不周山,天倾西北,地陷东南;女娲乃采五色石,炼之以补青天,故有功于百姓。黎庶立禋祀以报之。今朝歌祀此福神,则四时康泰,国祚绵长,风调雨顺,灾害潜消。此福国庇民之正神,陛下当往行香。”

纣王听后,沉思少许曰:“准卿奏章。”纣王还宫。旨意传出:次日天子乘辇,随带两班文武,往女娲宫进香。——此一回纣王不来还好,只因进香,惹得四海荒荒,生民失业。正所谓:漫江撒下钩和线,从此钓出是非来。

王驾出朝歌南门,家家焚香设火,户户结彩铺氈。三千铁骑,八百御林,武成王黄飞虎保驾,满朝文武随行,前至女娲宫。天子离辇,上大殿,香焚炉中;文武随班拜贺毕。纣王细看殿中景致。

正是殿前华丽,五彩金妆。金童对对执幡幢;玉女双双捧如意。玉钩斜挂,半轮新月悬空;宝帐婆娑,万对彩鸾朝斗。碧落床边,俱是舞鹤翔鸾;沉香宝座,造就走龙飞凤。飘飘奇彩异寻常,金炉瑞霭;袅袅祯祥腾紫雾,银烛辉煌。

却说纣王正看此宫殿宇齐整,楼阁丰隆,忽一阵狂风,卷起幔帐,现出女娲圣像,容貌端丽,瑞彩翩跹,国色天姿,婉然如生;真是蕊宫仙子临凡,月殿嫦娥下世。古语云:“国之将兴,必有祯祥;国之将亡,必有妖孽。”

纣王一见,神魂飘荡,陡起淫心。自思:朕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纵有六院三宫,并无有此艳色。王曰:“取文房四宝。”侍驾官忙取将来,献与纣王。天子深润紫毫,在行宫粉壁之上作诗一首:

“凤鸾宝帐景非常,尽是泥金巧样妆。

曲曲远山飞翠色;翩翩舞袖映霞裳。

梨花带雨争娇艳;芍药笼烟骋媚妆。

但得妖娆能举动,取回长乐侍君王。”

天子作毕,只见首相商容启奏曰:“女娲乃上古之正神,朝歌之福主。老臣请驾拈香,祈求福德,使万民乐业,雨顺风调,兵火宁息。今陛下作诗亵渎圣明,毫无虔敬之诚,是获罪于神圣,非天子巡幸祈请之礼。愿主公以水洗之。恐天下百姓观见,传言圣上无有德政耳。”

纣王闻言不悦道:“朕看女娲之容有绝世之姿,因作诗以赞美之,岂有他意?卿毋多言。况孤乃万乘之尊,留与万姓观之,可见娘娘美貌绝世,亦见孤之遗笔耳。”言罢回朝。文武百官默默点首,莫敢谁何,俱钳口而回。

却说敖丙一路尾随纣王前往女娲庙而来,途中并无人发现,他以神念探查,也无法找到邬文化的消息,正要离去之时,发现那纣王身上似乎有件异宝,竟然能隔绝自己的神念窥探,不由心中一动,跟了上来。

待到纣王上香完毕,那阵恶风刮起,敖丙不由心中疑惑,轻“咦”了一声,运起化身全力观察,终于给他看到一点蛛丝马迹。

原来这股恶风不是天降,而是人为。而且敖丙通过化身感应,隐隐感到这放出恶风之人对自己的化身有很大的威胁,这不是运法推算,而是一种玄之又玄的心灵感应。

敖丙本来也不欲参合封神之事,但心中既然生出这股警兆,却也不敢大意,反而被勾起了好奇之心,刻意观察,终于看到一个影子似地遁光一闪而没,速度竟然不在自己的先天真水遁之下!

敖丙心中越发好奇起来,起了争胜之心,全力运起先天真水遁法追去,初时几百里还能感应到一些残留的气息,但渐渐就气息全无,完全失去了踪迹。

敖丙无奈之下只好停了下来,这才发现自己不知不觉之间已经追出了上千里的地界,眼下这片地方也不知道是倒了那里,但见穷山恶水,老树怪石,明显不是个善地。

敖丙心中一动,顿觉不妙,心中刚暗暗说了声:“不好!”还没来得及转身,就见眼前一派火光降下,面前已经多了一个身着大红降衣的神秘道人,此刻正似笑非笑的看着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