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死“福家军”
作者:张横渡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665

() 1、抽死“福家军”

布拉特说,非洲的俱乐部、国家队为世界足球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那么,亚洲呢?

日本足球,韩国足球,沙特足球,甚至伊朗和伊拉克都对世界足球作出了贡献。惟独中国足球,在节日一般的氛围里,怀着一颗忐忑和鬼祟的心,等待一支“签”决定命运。

抽好签,抽出亚洲!那已经是2002年以前的事情了。抽签的主角已由“龙哥”换成蔚少辉,人们可以说:完了,我们没有那么一只好手,抓到一支可以送中国队出线的好签。

事实也似乎证实了蔚少辉的运气实在忒差,怕谁来谁。中国队与卡塔尔、伊拉克和澳大利亚的袋鼠们分配在了一起。刚刚打点好行囊准备出征的中国国足心理上又投下了浓重的阴影。

其实并非签坏,原因还是实力太坏。综观5个小组,种子队为澳、日、韩、沙、伊,中国队任人摆布并不冤屈。即便分配到第二、第四小组与日本或沙特遭遇,中国队也难保顺利出线到2010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的“十强赛”中。

把命运系于“抽签”撞大运,中国足球的“投机主义”心态也暴露出过去的20多年里缺乏务实的工作。投机者总是留下大堆的问题交给明天处理,在我们的身边确实有着数不胜数的缺陷和麻烦。

没戏。早在两三年前,我们就已经预料到中国足球的今天。南非世界杯并不欢迎中国足球队,中国队被毫不留情地分在第一小组也印证了这点。有人可能还会天真地想:“凭中国旅游团的实力,没有国家不会欢迎中国足球的。”可惜,南非不是韩国,世界杯也不会因为中国队缺席而失去魅力。

参加世界杯?没有别的办法,只能寄望于中国申办2018年世界杯成功。

2、还得看春晚

昨天丢三落四看了两场足球,虽然都不过瘾,但其中的差别极大。

凌晨3点如若梦游,打开电视,正逢央视“奥运频道”播放2007年最佳镜头。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是梅西在美洲杯上的一记“隔空打牛”――面对出击门将,喜欢带球突进的梅西一反常态,轻轻一搓,皮球如同放慢镜一般飘入空门,令人叫绝。再看卡卡的几个“颠峰进球”时,还是那个评价:“幸运”,上帝指挥着皮球听从卡卡。我们将梅西评选为“2007年引领我们运动”的偶像之一,就是因梅西的激情和创造力惊人,他可能不是帅才,但确实是球场上地地道道的天才。

精彩射门集锦后,是意甲罗马对巴勒莫的比赛。

真正看比赛的时候,才会发现比赛是如此枯燥乏味。射门集锦之所以过瘾,就是破门的那一刹那几乎无法“讲理”,愈是精彩的射门,愈是难以说清合不合理。因此,不少青少年都会上了射门集锦的当。大踏步的带球突进,狂过四五人之后超远距离的怒射……这些画面其实都是些零星片段。

“罗马王子”托蒂流感之后依旧忧郁,不知道是不是为了庆祝托蒂痊愈,罗马队也统一穿上了黑色的长领衬衣,看上去每个人都围了一个黑色的脖套。一帮人围着巴勒莫的禁区传来倒去,试图寻找破门机会。搞得央视解说一个劲地在讨论“谁是前锋”。尽管罗马的进攻显得雍容大气,却成了安眠的良药。

到了昨天下午,观看国足与叙利亚队的这次“模拟考试”时,不免得有些后悔,觉得还是应该好好看看罗马的比赛。

先,这样的一场国际级的赛事,竟然毫无仪式感和雄壮感。你看看人家托蒂那眼神中的忧伤!尽管那可能是感冒后头晕的后遗症,也比“福家军”深沉了许多。还有那草皮,菜地一般。

不知是不是杜伊的到来让国足有些发疯,所有队员处理球都简单而粗糙,中场形同虚设,后防搞得跟豆腐渣一般。要不是那个名叫“拉胡”,或者“拉福”的叙队球员运气有点差,上半时国足就该0:2落后了。再跟罗马相比,国足对比赛的理解确实肤浅,在我们球员的脑袋里,比赛仅仅是“破坏”或“进攻”而已,完全没有更深刻的内容。

如果算上曲波在上半时15分钟左右击中的那次门柱,国足这场比赛只能算与叙队踢成3:3平。第90分钟,侯塞因那招“蝎子摆尾”式的人球分过令人叫绝,那是什么?天赋。国足与之能相媲美的,只是周海滨与朱挺的空中点对点的配合,这一球才是真正为他们挽住颜面的一球。假如在那之前,主裁吹了“爱国哨”,给中国队搞出个点球,这场比赛也许就会是彻底失败的比赛了。

好了,这下福拉多该笑了。瞧瞧,知道为啥赢球了?因为老杜把所有能踢球的人都拽走了,给我个朱挺周海滨,我也能踢攻势足球。

艰难地拿下比中国队排名靠后20多位的叙利亚,我们并没有看到任何希望。因此,现在就得做好心理准备――大年三十,还得看春晚。

3、第9次,还有没有信心?

不想去世界杯踢球的球员肯定不是好球员。倘若以前中国足球没有能力冲进世界杯的决赛尚可怨天尤人,那么目前又有多少球员渴望2010的南非世界杯?

无数磨砺之后,想必本来就“技不如人”的中国国脚们已不再惦记世界杯。

这个说法并无确凿的证据,但在不久前的亚洲杯上,我们倒是能观察出蛛丝马迹――现在的中国球员几乎到了历史上最没有进取心的阶段。十几年的职业化,并没有提升球员们的境界。相反,名气与财富的满足,以及屡逢大赛便遭羞辱的经历,让他们更加颓靡。

不少“大腕”上演这样的一幕一幕:国内联赛中趾高气扬,国际比赛中则黔驴技穷,毫无建树。

在这样的状态之下,国内舆论的呼声,以及任何国足教练班子都比以往都更倚赖“留洋球员”。前段时间,球迷们还在争论“打缅甸需不需要海外球员”的话题,真实的情况可能是――足协与国足教练所能倚仗的,只有在海外接受“职业熏陶”的球员。

即便是海外球员,又有几人值得信赖?

“留洋”者可能更关心自己现有的职业前途,国家队显得并不那么重要。而且,留洋成功与否,似乎也跟球员在国家队的表现毫无关系,例如董方卓。职业比赛就是商业比赛,和经济效益挂钩,中国市场的诱惑力完全值得欧洲俱乐部这么做,无非是在自己的球队里安插一个影响中国球迷注意力的“诱饵”。

第9次,中国球员还有没有激情与信心?

足协的头头脑脑们又对3年后的事情有没有想法?

谁能指望2008之后的事情?

不得不说,我们对福拉多的“国足执行主教练”前景很悲观。显然,他是拿着微薄的薪水,干着一份临时的差事。尽管面对世界杯外围赛的资格赛,又是打缅甸这样的弱队,但毕竟中国足球已经到了让人最没有底气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