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我也要去
作者:华表      更新:2020-02-07 19:37      字数:2095

当天晚上一家人在餐桌前坐定等着上饭菜时候,天赐对郝大人道:“伯父,我离家已经一个月了,眼下又是秋收季节,我想明天回家一趟,看望一下双亲和爷爷奶奶,顺便看看有没有什么能帮上忙的。”郝大人道:“难得你有这份孝心,那你明日便回去吧,如果没有重要的事情,五日后回来,回家这几天功晨跑不能间断。”天赐道:“伯父放心,天赐定然不会偷懒。”郝大人接着道:“等下让吴妈给你拿一坛状元红,你明日带回去给你爷爷品尝一下,顺便代我向你爷爷奶奶问好。”天赐道:“多谢伯父,我一定把您的问候带到。”

郝杕好奇道:“天赐哥哥,一直没有问过你家有多少亩田,怎么还要你回去帮手的?”

天赐到:“大概有八百多亩田,像秋收季节和夏收季节单靠我们一家人是干不了的,得雇佣几十个帮工才行,我回去基本上也插不上什么手。”

郝杕惊叹道:“天赐哥哥你家有这么多田呢,收庄稼时候热闹吗?”

天赐道:“还好,农户们一年到头在田里劳作,就靠夏收和秋收两季,每到农忙时候那真是热火朝天抢收抢种的,尽管累的不行,心里可是乐开了花。”

郝杕自言自语道:“好想去看看啊。”突然眼睛一放光看向郝大人道:“爹,能不能让我跟天赐哥哥一起到他家里看看怎么收庄稼的?书上说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我现在四体还算勤快,五谷可就没有亲身体验过,难得赶上天赐哥哥回去,就让我去吧?”

郝大人略一思量道:“就当走个亲戚串个门儿吧,只是不知道天赐他们家欢迎不欢迎你呀?”

天赐赶忙到:“欢迎,十分欢迎,家里人都是好客的,更不用说像郝杕妹妹这样的女孩子了。而且家里还算宽敞,别说小住几日,就是住个年儿半载的也不在话下。”

郝杕想到要亲眼看看庄稼的收获情况,禁不住兴奋道:“那我就跟天赐哥哥回去了。”

郝夫人道:“等下我帮你收拾下换洗的衣物,去了天赐他们家可要懂点事,别像在家里一样没大没小,女儿家要有个女儿家的样子,记住了吗?”

郝杕轻声道:“女儿记住了。娘是这样说话吧?”郝夫人不禁莞尔。郝大人道:“夫人放心,咱们的女儿还是知道分寸的。”

郝大人对天赐道:“等下跟我到书房。”天赐道:“是。”这时候吴妈几个人陆续把饭菜端上桌来,一家然简单吃罢饭,郝杕跟郝夫人去了后院,天赐跟随大人来到了书房。

书房里的摆设很简单,一个书架上面放着不少书籍,大多都是兵书史书传记之类,书架前方一张书桌还有一把太师椅,桌案上摆着文房四宝和烛台,房间正中一个大沙盘赫然是滑国的山山水水以及周边诸国。郝大人道:“以后这个房间就归你用了,里面的书籍你可以随意翻阅,等你回来我会教你看沙盘,《孙子兵法》你看的怎么样了?”天赐道:“这一个月只看这本书,基本倒背如流,只是还有一些不太懂的地方。”郝大人道:“等你回来再给你细细讲解一番,书中内容务必烂熟于心,等你真正接触军队时候有些东西自然而然就会懂,只是关于大局还有待随着阅历增长才能真正明白。”郝大人略一沉吟道:“天赐,还有一件事我想先听听你的真实想法。”天赐见大人忽然认真起来,心中疑惑,还是回答道:“有什么事情伯父尽管问,侄儿一定据实回答。”郝大人道:“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我来问你,你从军的目的何在,只事想谋一份差事还是说渴望建功立业?”天赐一听只是问这种事情,当下断然道:“请伯父放心,自小听书看戏时候便对那些青史留名的卓越将军们无比崇敬,大丈夫活这一世,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如果仅仅只是谋份差事,大可安安稳稳在家里种我的田。侄儿总想什么时候可以像他们一样开疆拓土安邦定国,也好在史书上留下一笔。”郝大人欣然道:“如此,我便知道怎么安排了。好了,你明日就要回去,今晚早点休息,明日一早就出发吧。”二人出了书房各自回屋。

天赐回到房间,看着屋子里堆着的平时买来的礼物,想到明日就要回家了,不觉一阵兴奋,连打起包裹来都充满里激情。这时吴妈叩门道:“公子,开门,状元红我给你取来了。”天赐道:“吴妈,就放门口吧,反正明日一早就走,不用拿进来那么麻烦。”吴妈道:“那就听公子的放门口,你明日要记得可别忘了。”说罢吴妈把状元红放在天赐房门口就离开了。

郝夫人帮郝杕收拾完包裹也回到了自己的房间,郝大人正坐在在几案前头喝茶,郝夫人道:“老爷为什么同意小杕去天赐家?”郝大人道:“丑媳妇早晚是要见公婆的,你既有意把女儿许配给天赐,何不借着这个机会让彼此更加深一下了解,顺道让女儿看看天赐的父母都什么样的德行,我们就这一个女儿,万一天赐的父母是刻薄之人我可不想女儿嫁过去受气。”郝夫人道:“看天赐这样,估计他父母应该也是宽厚之人吧。”郝大人道:“最好如此,这样一切就可以水到渠成了。”夫妻二人又聊些衙门里的事情就双双歇息了。

郝杕这是第一次要到乡下生活一段时间,想起来不由的还有点小激动,不禁想起《桃花源记》里的两句话: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虽然以前也是踏青过的,不过与亲自参加到秋收中相比还是有不少差距的,靠在床边翻了几页书便也歇息了。

秋夜清凉如水,一扫白日的燥热,夜晚的天空格外的透亮,洒下满地的月光。风雨中度过七百多年的滑国这个秋季算的上风调雨顺,粮食又迎来了一次丰收,民以食为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