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T.15
作者:信王朱由检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565

() 作为骑士

这些骑士就是未来的十字军悍将。他们年轻气盛、鲁莽灭裂、自命不凡,而且强壮得匪夷所思。他们有本事扛着重达20公斤的盔、甲舞刀弄剑,陷阵攻城。他们的招牌武器马槊以白蜡树、白杨或雪松的坚韧木材制造,长可达4米,直径5到7公分,本身质量就大,实战时还能获得部分人、马动量,持槊人若非体格健壮、技巧娴熟,反而会遭冲力戕害。他们钟爱的双刃剑重量在1到2公斤之间,长度约80厘米,能突刺,更善砍杀,操在行家手里,能豁开头盔、劈碎脑壳、一路切到肩膀,管你练什么外功都跟甘蔗似的料理了。古坟里还掘出过由肩膀直砍到大腿、一剑卸掉手臂和瞄准膝盖连断两腿的极端案例――刀剑尚且如此,斧钺就更不用谈了。

11世纪的诺曼人大大改进了欧洲的骑兵战术。马鞍前后两端如今耸得很高,能给骑士的腹、背提供有力支持;马镫又垂得低,因此几乎能伸直腿站在蹬上,稳稳地端起长而重的丈八槊洞穿厚盾重甲,而不用担心给反作用力抛下马背。槊尖铁制,紧挨着横杠或三角旗,免得命中后入肉太深难以拔出。但如果马槊仍过于深入,或折断,或刺空,让对手逼近,骑士就取出悬在鞍座上的剑、斧(斧背铸有刺牙用来破甲)或锤(有棱,棱缘锋利)左右开弓、居高临下地发动攻势。对于这样一个军事单位,贫甲的战马可能是唯一的弱点。所以到了12世纪,马铠开始在西欧复兴,马用战袍也流行开来――这些装备当然多少也会妨碍奔马奋蹄。战马若是跌了跟头,骑士很可能因为甲胄、兵器、盾牌和马刺的拖累无法及时站起来应战,以致被俘被杀。但若没能在那一刻结果骑士,就仍会面对一个披坚执锐的可怕对手――叫是叫“骑士”,却也不只是在马背上威风而已。

他们大多是不谙兵法的文盲,勇有余而谋不足,打起仗来听从本能,论阵型也无非三大主流:

楔形,拉丁文资料里常作cuneus或acies,头一排三五人,第二排七人,第三排九人,以此类推。优点是后头的同志能扩大先锋打开的缺口,缺点是没法让大家都出够风头。

线形,法语enhaye,所有人排成横队同时冲锋,效果虽好,但纪律涣散、临时拼凑的骑士部队恐怕很少能达到如此默契。

集团冲锋enfourragère,因能使匹夫之勇得到最自然的流露而成为骑士的首选。大家忘掉阵型,争先恐后地杀向敌阵,指望一鼓作气碾倒对手(所幸常常得逞),或者炮弹一样砸进侧翼,红着眼睛信手砍杀,确是把生死置之度外的一窝蛮蜂。

他们当然不认得火药,尽管中**队此时已经用上了蒺藜火球、毒药烟球、铁嘴火鹞、火药鞭箭、霹雳炮弹之类的新概念兵器。他们也没见识过长弓,直到这玩意儿在14世纪登场后凭着空前的射程和穿甲力大败法兰西罐装骑士。他们甚至不咋用十字弓。第一次十字军东征即将落幕时,这种兵器才开始在欧洲普及开来。好,弓箭还是有的,不过只有农奴才用。一个依赖远程道具阴损骑士的卑鄙弓箭手,根据12世纪的歌谣,乃是“不敢接近敌手的胆小鬼”。如果是步战,枪矛等长兵器也容易被看成懦夫逃避近战的武器,因为根据骑士精神,理想的战斗应该是捉对厮杀,贴身肉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