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25
作者:信王朱由检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486

() 无视,**裸的无视。

数万大军,震动天下,北宫纯还竟然敢孤军出城迎战,而且那个神情,根本不是送死,反而是出来武装越野五公里的。

作为一个有着极强自尊心的有为青年,王弥同志这次火大了,北宫纯严重伤害了他的自尊心,对于这个年纪的男人,自尊心和面子比什么都重要,于是,攻城武器不造了,大家放下手中的榔头,换上垂头,上阵砍人。

不能不说,王弥纵横数州之地,横扫官军不是没有原因的,首先就是老大本人很能打,作为一个世家子弟,马上骑射的功夫相当精湛,而且手下人马也都是经验丰富,用公共安全专家的话,就是一群惯犯,职业打群架分子,拿着好狠勇斗的刑事犯对付大部分是农民组成的晋军地方部队,当然屡战屡胜。

但是北宫纯也有自己的秘密武器,经过了张州长苦心经营,凉州地方军无论质量上还是数量上都上了一个台阶,具体来说,就是北宫纯直接带领着一百人,奔着王弥冲了过去。

具体来说,应该是一百人和一百匹马,这都是骑兵,而且是自从三国时代开始就享誉全国的凉州铁骑,魏晋南北朝时代,既是从未有过的乱世,也是一个新兴兵种登上历史舞台,并大发异彩的时代,而这个兵种就是甲骑具装,通俗来说,就是重骑兵。

曹阿瞒同志曾有有一次写信给友人,诉说当时自己和袁本初这对原本共同战斗在采花第一线的战友的贫富差距,先是带着半是艳慕,半是哀叹的口气说道袁本初有上百套战马使用的玄甲,随即又是长叹一声,自己的用十个指头就能数过来。

中国重骑兵的起源众说纷纭,有一种说法是受到当时的萨珊波斯的影响,萨珊当时和罗马人打的不亦乐乎,都是从农民中征召的步兵根本拿罗马的职业龟壳没办法,只能靠着自己的老本行,强悍的骑兵,而到了这个时候,为了防止马匹受到弓箭的杀伤(人身上有铁甲),因此开始给战马披上铠甲,再加上东方民族传统的对于弓箭的热爱,萨珊铁骑远可射箭,近可冲锋,完全变成了全能小坦克。

当然,凉州铁骑当时的装备并没有那么完善,马甲(玄甲)也没有发展到后来那样细致,出现专门用于马身上各个部位的细致分类,只是简单的在马的躯干部分简单的围上了用鳞片穿成的甲片,但是即使是这样,也不是王弥能够应付的。

敌众我寡,不宜久拖,北宫纯心里明白的很,带着手下就奔着王弥而去,擒贼先擒王,更何况王弥身材高大,体格健硕,本就是个极佳的目标。凉州铁骑先是一阵箭雨伺候,接着放倒长槊,整个标准的重骑兵冲锋的架势,杀进乱军之中。

甲骑具装的威力,不能用人数衡量,宁可少些,也要好些,这些出身士族的子弟,从小习武,每天骑马射箭,拿着长槊刺草人练技术,练好了再拉到边境地区锻炼,毕竟凉州当时并不算安生,周围反动势力还是蠢蠢欲动的。而事实求是的说,在平原上,面对面硬碰的话,当时还真没有什么能够遏制这些重型压路机的办法。

两军一项砰,高下立刻就分了出来,职业打手再狠也没法和正规军相比,更何况是在平地之上,当时有没有什么超长枪方阵,没有什么瑞士戟兵方阵,至于宋的神臂弩,步人甲更是千年之后的事了,更变态的是,长槊并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长枪或者欧洲骑士的那种骑枪,而是柔韧适中,适宜马上格斗的武器。当个撑杆跳的没问题。对于这样浑身上下都是铁甲的小坦克,抢劫犯们一没有莫洛托夫鸡尾酒瓶,而没有RPG,岳爷爷发明的滚到地上砍马腿的战法,又不是这群贪生怕死的职业犯罪分子能做的了的。

于是结果很简单,铁骑轻松的撕碎了王弥的阵型,随即奔着王弥而来。关键时刻,让领导先走的觉悟还是要有的,王弥的抢劫大军本来大部分来准备抢上一笔就走的主,死战不退的政治觉悟一点也没有,看着情势不妙,随即一哄而散。

作为资深惯匪,别的技能可以欠缺,但是跑路的能力一定要很强,王弥充分发挥了自己马上功夫,飞马而逃。留的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王抢劫瞬间变身为王跑跑。“让士兵先走,指挥官留下。”那是犹太人干的事。

到了这个时候,北宫纯才发觉一个问题,铁骑身上的铠甲太重了,根本没法追击,这也是甲骑具装的一个致命问题,由于负担了太重的重量(人马俱甲,还带着武器),所以重骑兵往往只能进行一次冲锋(让马加班也得给加班费),而且,冲锋距离还不能太长,而几乎无甲的抢劫犯们(那个年代,铁甲是宝贵物品,一般抢不到)这时候反而有了优势,无甲一身轻,小马蹄跑的飞快,很快就没影了。

永嘉二年的这场洛阳之战,就此结束,三天后,气不过的王弥还想回来碰碰运气,结果被胜利激发起信心的守军弓箭,石头一阵伺候,最后烧了个城门泄愤(破坏国家文物,又多条罪证),而原先龟缩在城中的左卫将军(负责洛阳防务,洛阳卫戍军区司令)王秉充分了发挥了痛打落水狗的精神,率军追击,把王弥彻底赶出了洛阳地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