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37
作者:信王朱由检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098

() 出奔洛阳的东海王大军行走速度并不快,东海王司马越虽然身在外地,但是对于京城的情况还是可以通过自己留下的军队,世子和首都市长等人知晓。前面说过,晋怀帝同志自己的警卫团早就让东海王缴了枪,下岗分流了,身边无兵可用,何伦的机会来了。

对于守着洛阳城,坐拥大量财富和美女的晋怀帝来说,身边的何伦绝对不是什么善类,先是借着兵威所要财物,接着荷尔蒙激素分泌过多,又从**索走宫女,可能是觉得宫女不够刺激,干脆对宫中的公主下手了。

对于这种比当年和当年董卓一样的人物,晋怀帝可没有当汉献帝的觉悟,公元311年,永嘉五年,这一年注定将因为屈辱而载入民族的史册,不过从当时的进程来看,晋怀帝并没有放弃希望。

青州刺史荀?当初因为分地盘的问题和东海王有矛盾,永嘉五年初,石勒发兵南下,丢了青州地盘的荀?跑到巨野,但是对于晋怀帝来说,荀?手里还有兵,还有地盘,最重要的是,荀?和自己一样恨司马越,因此是一个可以潜在的盟友。

荀?也在郁闷着,这边东海王坐下打手潘滔也在背后将自己坏话,荀?忍无可忍,要求交出潘滔人头(省一级地方大员要求交出首都市长的人头,越是末世,越是混乱),正好晋怀帝也早就对何伦,潘滔这一帮东海王留下的人马忍受不了了,当即诏书一下,两边就开始联络讨伐事宜了,只是东海王虽然军国大事十分糊涂,但是抢班夺权这一套他比谁都玩的转,抓了两人的信使,搜出信函,东海王打内战比打外战在行,当即命令兖州刺史杨瑁和徐州刺史裴盾,发兵攻击荀?。

东海王征讨石勒是假,回师封地,经营东南是真,把这个烂摊子丢给晋怀帝,到时候自己布下的局也可以收网了,只是手下两个刺史行军速度拖拖拉拉,谁都知道洛阳危在旦夕,没人想在这个时候为了别人卖命,结果拼命的荀?首先发动攻击,轻骑兵攻入洛阳,潘滔仓皇而逃。

何伦手下还有兵,双方开打,只是东海王司马越同志接到消息,竟然身体没撑住,一命呜呼,去邙山见老领导去了,东海王的正妻,世子和何伦接到消息,立刻带人跑路,至此,洛阳城终于清静了,但也是干干净净。

仗打完了,按理说当然要开表彰大会,表扬有功人员,处理犯罪人士。荀?勤王有功,晋怀帝任命他为大将军,大都督,都督青徐兖豫荆扬六州诸军事,这六个州当时基本都控制在东海王司马越的部下手里,所以荀?接到的基本还是口头支票。东海王司马越,则是让晋怀帝越想越气愤,虽然自己使东海王一手推上位置的,但是东海王之后的所作所为实在是超过了老好人晋怀帝的忍耐极限,因此剥夺东海王司马越的一切封号,降为县王(王的最低级),并且开动批斗大会,痛斥东海王的罪行,不过最让东海王情何以堪的是,自己一死,天下的情形竟然开始好转。

四川蔓延许久的战乱和流民闹事在益州忠于朝廷的将领下有了些许的好转,梁州刺史张光,率军光复汉中地区,驱除了石勒的军队,安抚流民。

这些小的方面的好转,很快就被石勒的一次辉煌胜利所掩盖,东海王司马越死后,太尉王衍作为官职最高的随行人员,被众人推选为领导者,只是王衍同志深感责任重大,个人能力欠缺,决心发扬一下风格,坚决不接受,反而提出集体领导,把随行的几位王爷,诸位大臣们统统吸收进入领导层,发扬民主决策精神,共同带领队伍走向胜利。

实话实说,王衍所带领的人马此时已经陷入危险境地了,永嘉五年年初,石勒率军南下,想要借着乱世的机会攻陷南方地区,兵威直指江夏,但是由于南方的降水和气候,使得瘟疫流行,因此不得不返回北方,而此时,回师路上,东海王的四万多军队和加起来有尽十万人的公款旅行大队正在从容不迫的行走着。

四月份,石勒开始动手了,苦县的宁平城,石勒的轻骑兵围住了晋朝最后一支主力军团,骑射手箭如雨下,射向人群。

骑射手,也就是手持弓箭的骑兵,这是游牧民族最常见的兵种,一般是袭扰作用,但是由于骑射手限于马匹,无法使用弩等破甲武器,所以直到突厥弓等复合弓出现之后,才能够对于披挂铠甲的士兵造成重大杀伤。

但是石勒不用骑射手射击士兵,而是那些随军而来的士族和平民,箭雨落下,从未见过鲜血和杀戮的平民瞬时间陷入混乱,连带着把布局防卫的晋军阵型冲散,随即骑兵发动冲锋,开始收割人命。

以步制骑不是晋朝所面临的问题,而是所有的大一统的中原王朝必考的高考命题,各朝有各朝的答题规范,但是有一个采分点必须拿到,那就是严密的组织和纪律。

限于农耕文明的弱势,中原无法培养出足够多的优秀骑射手,因此大部分时候自己的步兵要暴露在对方的箭雨之下,这个时候若是士兵无法忍受被动挨打的情况而贸然出击,就会使得阵型混乱,而给了对方的重骑兵以机会,因此,必须用严酷的纪律和坚强的组织来弥补这一缺憾。

但是遗憾的是,王衍同志之前不玩民主,到了要担责任的时候,开始想起民主集中制的好处,不用一个人背黑锅,只是这样一来,失去统一指挥的晋军无人指挥,几下之后便抛弃武器和难民一起逃命,石勒的轻骑兵从容不迫,弓箭,长矛,砍刀全都用上,十万人全军覆没,王爷大臣们统统被抓。

晋朝最后的机动部队全军覆没,连带着国家最精华的知识分子,文人,全部陷入石勒手中,王衍倒是想的通,先是劝进,推举石勒当皇帝,接着坚决痛斥以东海王为首的晋朝的**统治,对于少数民族的压迫和劳苦大众的压榨,决心坚决投身反晋斗争,只是石勒是个蛮族,还不懂得统一战线的妙处,不齿于王衍这种行为,直接将其用墙压死。

何伦紧赶慢赶,带着手下兄弟和世子等东海王家眷想玩一次胜利大逃亡,结果没想到又被石勒打个正着,一战之后,东海王的子嗣全部落入石勒手中,何伦成了光杆,一人逃命。

这里插一句,东海王正妻裴妃后来逃奔正在健康的琅琊王司马睿,当年司马睿走的是东海王的路线,才谋得琅琊王的位置,又是裴妃的帮助,才得以出镇东南,所以为了让恩人的血脉能够传承下去,所以将自己的儿子司马冲过继给裴氏,继承东海王的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