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想,这种状况,这种环境,市长正在气头上,如果,有机会解释,市长也不会让他解释,也是一句也听不进的。
市长似乎骂得有点累了,便坐在椅子上,他是瘫坐在椅子上的,让李向东感觉到一副败军之将之态,仿佛刚才被骂的不是李向东,而是市长本人。
这一刻,李向东反而有点同情他了,可怜他了,甚至于有了一丝儿好感。
他想,刚才,市长在市委记那里肯定也不好过。市委记一定列举了为什么让李向东分管招商引资的理由。这些理由一定提到这几个月来的招商引资状况。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市委记不满意这几个月的招商引资,不满意市长这几个月来的工作。
他想,市长还年青,虽然,也学了一些官场恶习,但城府不深,还算清澈得能让人看清。换一个老谋深算的家伙,才不会骂你李向东,相反地,他还会对你笑,当你面说好话,心里却狠狠地记上这一笔,瞄准机会,在某一个关键的时候,给你来招狠的,让你死都死得不明不白。
他想,市长向他泄出来了,至少给了他一个提示,给了他一个解释的机会。
李向东问市长:“还有什么吩咐吗?”
市长扬了扬手,示意他可以离开了。
然而,李向东却没有离开,相反地,他坐了下来。他们是隔着一张办公室,面对面坐着的。在李向东的记忆里,这好像还是次与市长这么面对面坐着。以前,他与老市长这么面对面坐着时,多是听候老市长部署,听候老市长训导。
今天,与市长这么面对面坐着,他却想调换一下角色。
他说:“我并去市委记那说了什么,我不是那样的人!”
他说,这几个月,你忙得很累,你很想出成绩,出那种让人看得见,摸得着的成绩。什么最能出成绩呢?招商引资!一不小心,把商招来了,把资引来了,就实实在在地放在那里了。谁都看得见!
他说,谁都想出政绩,特别是像你这样的年青领导干部,全地级市最年轻的市长。这个我很理解,所以我并没跟市委记提出要与你争招商引资。我始终认为,这项工作由市长负责最合适,原因有很多,但最重要的一条是,职务越高的人负责这件事,就越能直接拍板,越能让对方有信心。
他说,我会向市委记提出服从你的安排,认真处理好市政府的日常工作,让你有更多时间,更多精力投入到招商引资中。
他尽量顺着市长说一些他喜欢听的话。他说得有些艰难,说到后来,自己也觉得有些条理不清,思路混淆。但他想,市长应该是明白的。
市长说:“你不要急着到市委记那边去。否则,他以为是我指使你去的。”
李向东说:“我也这么想。”
市长说:“我很感谢你对我的理解,刚才,我是有点冲动了,希望你能原谅!”
李向东知道市长这话说得还不由衷。他不可能这么快就转过弯来,但是,他也像他一样,懂得不能太多地得罪人,不能树敌太多。他冷静下来了,也会为自己刚才的举动懊恼。毕竟,李向东后面还有一个市委记。
李向东站起来要离开的时候,市长又改变了主意。
他说:“你还是别去向市委记解释了。他那个脾气,你不是不知道。我想全市人民都知道。”
他说,我想,招商引资的工作你也要参与进来。除了处理好市政府的日常工作外,你还协助我抓好招商引资工作。
李向东笑了笑,说:“我听你安排。”
市长说:“明天开个市长会议,先把这事定了。”
李向东说:“那我去通知秘科科长,把会议通知下去。”
市长说:“你去安排!”
李向东心里很清楚,市长的这个改变不愧是两全之策,他既遂了市委记的意,又没有让李向东沾招商引资的边。看来,这市长也还是有自己的一套。
只要能看到一个人的优点,你就能看到这个人的长处。
至于,李向东自己,他却不在乎那么多,要他干什么都无所谓。